家有宝宝网

旅途中如何搞定吃睡行,輕鬆帶寶寶旅遊

國內十一長假馬上就要到了,最近我好多朋友都在向我詢問如何帶娃出遊。今天大J就推送一個出行專題,這些都是我們和小D出行時的親身經歷。

希望這些可以給正在猶豫是否帶娃出遊的媽媽們一些啟發。趁著這次長假,趕緊帶娃去看世界吧。

————

第一次帶小D出遊是去波士頓,我們自駕遊,路上需要4個半小時。臨出發,我們還是各種擔心。

“路上她大哭怎麼辦?暈車怎麼辦?”

“她吃什麼?作息打亂了怎麼辦?睡不好怎麼辦?”

帶著這麼多“怎麼辦”,打包完行李我們上路了。旅途回來,我們兩個都異口同聲地說,原來帶娃旅遊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

開車前準備工作

安全座椅是必備的,安全第一,這是不能妥協的。安全座椅一定要安裝在後排座位,裝的時候需要確保座椅已經非常穩固地裝進了底座,也要確保寶寶的安全帶系好了。

途中有個特別好玩的事情,小D還在用安全搖籃,這需要朝後安裝。所以兩天來回車程,小D是看不見爸爸在前排開車,只是一直有爸爸的聲音。她就覺得爸爸其實不在車上,這對小D爸爸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回來之後立刻就入手下面這個鏡子,那麼通過後視鏡,小D就可以看見爸爸了。

車上寶寶鬧了怎麼辦?

音樂,出發前小D的老師強烈建議我們在車廂內放些小D熟悉的音樂。我們出發前就在手機裡下載了小D平時在家一直聽的音樂電臺,熟悉的音樂確實能在一開始的行程中幫助小D安靜下來。

食物,可以挑寶寶最喜歡,但是也最方便的那些。我們一路上就給小D吃的是泡芙餅乾,真的是一放到嘴巴裡就立刻安靜了。

遊戲,我會在後排和小D一起坐。如果她開始不耐煩,就和她玩不同的遊戲,躲貓貓,讀書,左右手交換杯子。這也是很好的機會多訓練她說話。

關於寶寶暈車

出發前,大J還挺擔心小D會暈車的,我把這個憂慮和小D的大運動康復師說了。她非常肯定地和我說,小D肯定不會暈車的。大J太驚訝了,就問她的評判依據是什麼。她告訴我,暈車是因為內庭發育不良,寶寶年幼時,內庭還在不斷發展,此時抓緊鍛煉內庭,是可以防止暈車的。很多大人暈車,就是因為小時候內庭沒有得到充足鍛煉。

寶寶鍛煉內庭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讓寶寶適應動的狀態。小月齡寶寶頭控不好的時候,可以抱著寶寶多跳舞。等寶寶頭控好了,可以把寶寶舉起放下,或者舉起轉圈。另外寶寶翻身也是訓練內庭的方法,有些寶寶遲遲不肯翻身,除了肌肉沒力量外還有可能就是寶寶害怕動的狀態。

小D剛剛從醫院回家,我們的康復師就這麼建議了,我還記得剛剛開始舉起小D轉圈,她是非常害怕地大哭了。如今小D只要我們轉圈,她就開心地“咯咯”笑。果然,這次出行,小D完全沒有暈車的現象。

行程安排

小D是早睡早起型,平時在家基本上晚上7點入睡,第二天早上6點半醒。所以旅行的行程安排就要根據小D的作息,我們會早點出門活動,然後按照她的吃飯時間安排休息和吃飯。所以我們這次行程排得一點都不滿,這樣大人不焦慮,小D看到玩到也沒有太打亂她的作息。這裡提醒一下,如果你家也是早睡型,定酒店一定記得定帶客廳的。這樣寶寶睡了,你和老公還有個空間可以二人世界。


(波士頓公園一景)

飲食安排

小D現在矯正11個月了,一天是四頓奶,三頓輔食。這次在旅途中,奶粉是即喝即沖,這樣就免去了熱奶的步驟了。三餐的話,小D是跟著我們的一日三餐一起吃的。儘管我帶了一些成品泥,但其實這兩天小D幾乎沒有吃過成品泥,其實餐廳是有很多食物是可以給小寶寶吃得,我會選擇小D可以咬得動又是少鹽少糖的食物,同時注意營養搭配。

下面就是小D的三餐安排,我們吃過西餐也吃過中餐,還是有一定代表性。小D目前矯正11個月,供大家參考:

早飯:酒店自助,炒雞蛋、吐司麵包、炒菠菜和原味希臘優酪乳

午飯:牛排店(西餐廳),水煮西蘭花,這是小D爸爸牛排的配菜,我們額外多點了一份。煎三文魚,這是我的午飯,我讓服務員把本來要澆在三文魚上的醬汁額外放一邊,這樣我就先把小D的那份“沒味道”的三文魚勻出,然後我再自己吃,還有前菜送的吐司麵包。這樣一頓,小D都可以自己抓著吃,小D吃的也開心,我們大人吃飯也沒影響。

晚飯:粵菜館(中餐廳),白粥(這個是中餐廳的標配)。上湯蘆筍,清蒸海鱸魚,這兩樣因為都是比較清淡的做法,我用水過了一下,然後把蘆筍剪成短條、鱸魚撕成片,讓小D自己抓著啃。

我給小D輔食安排的一個原則就是每頓一定要有蛋白質、有蔬菜、有主食,然後在這個原則上靈活掌握。如果餐廳實在沒有適合她吃的,那就用成品輔食補上。這次出門的一個新發現,小D喜歡和大家一起吃飯,她看著我們和周圍的人吃飯,她也胃口大開,吃得又多又好,比在家吃飯還好。

睡眠安排

小D平時在家就是睡她自己的床,出發前我們打電話給酒店預訂了嬰兒搖籃。我們知道小D是個敏感寶寶,所以特地在她入睡之前,和她在新床上玩了一會,讓她先熟悉一下新床。估計白天也是累了,喝完最後一頓奶,她放下就睡著了。沒想到,晚上11點左右,她醒了哼哼了幾下,這是淺睡眠的表現,以前在家也有過,一般不需要管,她自己又會入睡。結果這次,她從哼哼變成了大哭,進去看時她已經完全哭醒了,所以我就把她抱著哄睡了。

我以前有提到,小D晚上睡覺基本上是可以放下自己入睡的,我們最多是坐在她床邊拍拍。這次出門在外,我抱著哄睡了,我挺能理解她這種感受的,半夜突然醒了,環境是完全新的,是會有不安全感的。我把她抱起,對她輕聲說,不怕,爸爸媽媽在,我們在波士頓旅遊呢。然後,我就拍拍她,大概哄了15分鐘,她又重新入睡。父母應該對孩子的不安全感及時給出回應,越及時孩子就會越容易安撫。不要以為孩子這麼小,什麼都不懂,要告訴她,我們去了哪裡。重新放回床時,也要告訴她(輕輕地說),這其實也是哄睡的一個技巧。

這次旅行回來,小D突然長大了很多,小D開始會揮手來表示"hi"和"byebye"了。最明顯的就是在吃飯這件事上。以前我都是等她吃完再自己吃飯的,她基本上一半吃手指食物,一半我喂輔食泥。這次回來後,她自主進食的意識變得非常強,完全可以自己吃完一頓輔食。於是我們開始邀請小D坐在餐桌旁和我們一起吃飯了。

通過這次旅行,我和老公特別有感觸,很多時候是我們的“以為她不行”而限制了寶寶。也許她三歲前出門旅行並不會記住什麼,但我們永遠不知道旅行中出現的人或事會變成小D發展的催化劑。世界那麼大,我想帶你去看看,這不僅僅是句承諾,而是立刻、馬上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