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經驗:新生兒睡眠知識的學習和體會

作者介紹:夏天的陳小舒,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公共衛生學博士,專注兒童營養與健康研究,發佈以科研論文和權威資料為參考的原創科普。

微信公眾號:夏天的陳小舒(Shu_DrChen)

寫在前面的話:

我不是睡眠問題的專家,看過一些相關研究,但搜索並不全面,所以並不敢隨便指導大家睡眠問題。關於睡眠問題,我也是在摸索學習中。就我瞭解到的一些資訊,結合我的經驗給大家參考。具體操作請自己結合自家寶寶的情況斟酌。

睡眠理論比較多,一些書給出非常具體的睡眠計畫(我個人覺得“具體”計畫就不科學,忽略了個體差異),大都少不了不同程度的讓你忍著寶寶的哭鬧抗議。但少有研究結果支援他們的理論,主要是一些“成年上萬的媽媽用我的方法獲得了好睡眠”的經驗總結。這種經驗總結可能是有效的,但有沒有“副作用”也不知道。而我不想用“經驗總結”來訓練我的寶寶,我想要的是有科學證據的指導。

關於睡眠問題有一些寬泛的原則是有一定科學證據支持的,掌握這些大的原則,而細枝末節就自家情況決定,不用盲從,因為,每個寶寶真的不一樣,真的不一樣啊。

嬰兒睡眠特點和睡眠相關的科學指導

1.對於新生兒,日夜顛倒很正常

因為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是夜裡胎動多,白天睡得多的。這也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寶寶在輕微晃動下,比如車裡,推動的嬰兒車裡,搖籃裡,容易睡。

2.白天光亮和吵鬧的環境中哄睡

規律地帶寶寶出去散步等,接受日常光照(一歲內,皮膚嬌嫩,注意不直接曬到陽光)。有研究表明每天固定時間帶寶寶出去運動的媽媽和寶寶都擁有更好的睡眠,或許是因為這樣有助於睡眠相關的激素,褪黑素分泌,或許會影響到寶寶;夜間昏暗、安靜的環境中哄睡。這樣做有助於寶寶分清晝夜,調整過來日夜顛倒的生物鐘。

3.白天清醒時多陪伴玩耍。

儘管新生兒清醒的時間很短,也應該從一開始就陪伴玩耍。遊戲時間應該從第一天就有。可以利用好換尿布等寶寶清醒時間,多說話,唱兒歌,逗玩,趴著玩。陪伴寶寶,一起玩,既能建立好親子關係,刺激大腦發育,促進語言學習,也幫助分清晝夜。與此同時,夜間不互動,不逗玩,少說話,換尿片等都安靜地完成。

4.少抱嬰兒,培養獨立性的說法是不成立的。在寶寶六個月前,怎麼抱都不嫌多。

我看的所有澳洲政府給的資料都反反復複重複說,多抱抱寶寶。別擔心你多抱她會“寵壞”她。嬰兒來到這個世界上時,很多器官都還發育不成熟,他們喜歡你的懷抱,你的溫度和心跳會讓他們感到舒服。他們不知道自己和其他人的關聯,不知道自己是被愛,被照顧著的。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讓寶寶產生安全感,建立起對大人的信任,建立起親密關係,會讓他們更勇於探索和學習、感知。早期(一歲半前)多陪伴她玩,會讓她逐漸更能夠放心安心地自己玩,與人交流的能力也更好。

5.對於小寶寶的哭要及時回應。

一歲半前的寶寶還沒有自主意識,要瞭解寶寶哭背後的傳達的資訊。3個月前,嬰兒還不會通過哭來吸引你注意,她哭就是不舒服了,她還不知道你在那裡照顧她,可以幫助她舒服點。她雖然在對你傳達資訊,但是她不知道她給了你資訊。3月前越是及時回應,及時滿足他的需求,3個月後越是哭的少,因為前面3個月的經歷會讓寶寶逐漸學習到,她是被照顧的,她不需要大哭來引起注意。這是寶寶安全感建立的初級階段。3個月後寶寶會學會用哭聲表達情緒,開始有“溝通”,開始通過各種變著調的哭聲表達情緒,要合理引導。8個月後會開始學會負面情緒,由於對手腳的控制能力還不行,會時常有挫折感,也會通過哭向你表達不滿,寶寶哭時要多去瞭解他為什麼哭,去幫忙,或者轉移注意力。寶寶越大,越會用哭來達到目的,一歲半後,寶寶的自我意識已經形成,有他的喜好,想法,這時就不能被他控制,而是要去引導寶寶建立好習慣。

6.對於6個月內的嬰兒,可以通過裹繈褓的方式,給寶寶安全感,讓寶寶睡得更好。

3個月內,裹住雙手可以很好避免驚跳反射和揉臉把自己弄醒,弄傷。當驚跳反射逐漸消失,可以把寶寶的雙手放出來,只裹住身體和腿。但需要注意的時候,包裹繈褓的時候一定要給屁股以下的腿部留足夠的活動空間,不能把雙腿併攏包住。寶寶的腿需要呈自然的青蛙腿,有利於臀部發育。併攏雙腿容易脫臼。

7.不必太過糾結於哄睡方式。

無論怎麼哄睡,寶寶睡是目的之一,你輕鬆是目的之二。抱睡和奶睡對新生兒是不可避免的。對於哄睡方式,你可以給自己排個序,什麼方式對你和寶寶最有利就用什麼方式。隨著寶寶的成長,不斷調整哄睡方式,比如又奶睡,到抱睡,到講故事講到睡等,直到形成你們認為最佳的方式。

8.建立睡前程式。

通常來說寶寶滿2個月到6個月後(個體差異很大),會逐漸形成他的作息規律。當寶寶自己有一定的規律形成,可以在固定的,適當的時機哄睡,幫助寶寶建立規律的作息。建立睡前程式可以從2個月到6個月期間,孩子本身有相對固定的犯困時間開始。可以洗個澡,餵奶,唱兒歌或講故事,輕搖輕拍等。哄睡方式根據自己和寶寶的情況決定。

9.奶睡對於新生兒來說不可避免,但是媽媽自己掌握個度。

隨著寶寶長大,精力變好,胃容量變大,生長速度變慢,生理上不再需要頻繁地餵奶,以及頻繁的夜奶的時候,建議逐漸把餵奶和睡覺的時間拉開。就像成人,我們通常也不是吃了馬上就入睡。在餵奶後,安排一點別的不引起寶寶興奮的睡前程式,比如講故事,唱兒歌,搖籃輕搖等。

長期的奶睡的確和頻繁夜醒相關聯。不過,夜奶的媽媽也不用太擔心,夜奶並不影響寶寶發育。儘管夜奶的孩子更容易醒,但是總的睡眠時間並不比不夜奶的孩子少。所以你大可不必擔心夜奶過多影響孩子的發育,研究表明,母乳夜奶不影響生長發育。但是,夜奶過多可能影響到媽媽的睡眠和健康。為了避免日後長期的夜奶,或頻繁夜奶,早一點,平和地從源頭解決夜奶的問題,就是逐漸減少奶睡。

我的個人經驗

我妞是2014年12月26日出生,出生時剛好37周,出生體重3.1kg,身長51cm。目前她約12周,約6.5kg,身長約61cm。

1.第一個月

一開始當然也是奶睡。頭一個月的時候,很容易還沒有喝飽奶已經睡著了。需要用各種方法弄醒繼續喝奶,比如,一旦“消極怠工”就捏腳,一旦睡著就換尿片,接著喂另外一邊乳☆禁☆房。頭一個月的新生兒很容易因為沒有喝飽奶而頻繁醒。頭一個月裡,幾乎所有的哭都和餓有關。如果喝飽奶,睡2-4小時不是夢。白天不用介意頻繁喂,因為還需要讓奶水更多。夜裡儘量喂飽,你才有可能休息得好點。

我妞是從出生起,白天頻繁喝奶,夜間能夠睡3-4小時長覺。但是在她睡長覺前,她都會喝很久奶,頻繁喝奶,大約到8點-10點,直到很滿足,才開始睡長覺。這種情況下,我每天都會等著她11點到1點間醒的那一次,喂飽飽,我再睡覺。在我睡覺後到第二天天亮,她只需要一次夜奶,偶爾兩次。夜裡她基本上能睡3-4小時。

一開始我夜裡每邊乳☆禁☆房喂20分鐘(每次餵奶換尿片弄醒繼續喂,大概要1個小時),後來奶越來越多,每邊喂15分鐘,每邊喂12分鐘,後來每邊喂10分鐘,後來每邊喂7、8分鐘,再後來,大概是2個月後,她的夜奶需求變小了,一邊5分鐘就怎麼也不喝了。

2.第二個月

第二個月開始,精力明顯比頭一個月好得多了。醒著的時間增加,睡眠開始成為困擾我的問題,尤其是白天。驚跳反射加上手舞足蹈,讓白天根本不可能再像第一個月裡一樣,只要喝飽什麼都好說,隨便弄也不擔心她哭鬧或者不睡覺。她總是像揉麵團一樣使勁揉臉,把自己揉醒。

進入第二個月,白天開始抱睡,並且不可能放下,放下秒醒。由於她只有在懷抱裡,在汽車上才能夠入睡了,我就給她懷抱,滿足她。好好抱她,讓她安眠。開始動用背巾,在看她困了的時候哄睡,背起來可以睡2小時以上。但通常1個半小時就把她放下,放下後她最多還能睡20分鐘必醒。如果是抱著她入睡,抱20分鐘試著放下。醒了接著抱睡,不睡就算了。

白天抱睡,不斷嘗試放下,動用枕頭,抱枕等道具,製造人工擁抱系統,有時候能夠管用一會。

夜間睡眠無規律,時好時壞,相比第一個月,夜奶次數增多到2-5次。

3.第三個月

滿了2個月後,也就是進入第三個月,睡眠能力一下子提高不少。白天還是需要抱睡,但是相對容易放下了。放下她後,她總是很快醒。小睡很短,但是我不再糾結了。繼續各種方式哄睡,並不斷嘗試放下。

夜裡像第一個月一樣,喝完奶可以立即入睡了。睡眠開始有點規律了。每天晚上6點左右開始犯困,我喂點奶,給她洗澡,按摩,接著餵奶,仍然是奶睡為主,頻繁喝奶,喝很久。從7點左右一直要到9、10點才算真的睡下去,中間夜奶2、3次,到7、8點左右清醒地醒來。

大概在她9周左右的時候,她開始每天夜裡規律地2點醒一次,5點醒一次,7點醒來起床。醒來後喝奶,但是喝不多,7點醒來後不喝奶,一直沖我笑,堅決不喝奶。我希望她2點和5點合併起來,就喂一次。我擔心是因為奶睡造成這樣的規律夜醒(當然也可能不是奶睡的問題,而僅僅是因為她喝奶、睡覺的時間變規律,餓的時間也跟著規律),而且斷斷續續哄睡和喂兩小時奶真的讓我很累,於是嘗試改變奶睡。

改變奶睡

首先,我相信她持續2個小時的頻繁喝奶,到後來並不是因為還很餓,我相信我的奶很多,根本不需要她喝那麼久,我相信她已經喝飽。我相信改變奶睡的時機已經到了。在我確信她喝飽後,開始用背巾背起來哄睡。我妞根本無法抗拒和我身體緊貼加上我走路的輕微晃動,幾分鐘就睡了。她在背巾裡,能夠睡得非常非常沉,如果我不放下她,我真不知道她能睡到什麼時候。

有時候背起來後,她還會一直吮吸吮吸吮吸,一直吸我胸口。我把她的頭和我胸口分開,不讓她吮,很快就睡了。

改變哄睡方式後,第一天妞就很給力,在10點過又喂了一次,我睡覺後,半夜裡只夜奶一次了。後來都持續在12點前喝一次,半夜一次,直到天亮。感覺又回到了頭一個月裡那種,對我而言僅是一次夜奶的狀態。

我並不是每天都用背巾,我也餵奶,抱睡,一直抱2、30分鐘直到她完全熟睡後放下。有時候用背巾,比抱著輕鬆。第一覺睡好後,後面的餵奶接覺都不是問題。前天她一覺睡了5小時的整覺,昨天晚上她從9點上背巾,一直睡到淩晨4點半!三點半時我漲奶醒來,好驚訝妞沒醒,第一件事竟然是檢查她呼吸。。。到4點半時,她其實也沒有醒,是我聽到她吮手指吮得很響,主動餵奶。

今晚我從8點背巾抱起她,到10點放下她還接著睡,到現在她仍然在熟睡中。

寶寶睡覺的能力越來越好了,我相信,自己睡覺只是時間問題。

關於白天的小睡

小月齡的寶寶幾乎都不能夠做到白天自己在小床入睡,還能夠睡足2小時不醒。3個月前的寶寶能夠做到的媽媽舉個手?

很多媽媽都因為看多了睡眠理論,被白天的小睡時間不夠搞得很緊張,因此也搞得家人都很緊張。放鬆一點。

我覺得睡眠養睡眠在某種程度上挺扯淡的,有個媽媽說得好,寶寶就像小電池,電用沒了,自然會睡。我寶寶白天如果完全靠抱,做到三次小睡,每次1-2小時,晚上能夠睡好;不靠抱,小睡僅僅10-30分鐘,睡得很少,夜裡必然能夠睡長覺,也能夠睡很沉;白天睡太多,夜裡必然睡得少。

我的理解是,如果出現困倦,不讓她睡,沒有睡到,就會哭鬧。但是只要睡到了,哪怕20分鐘就醒來,精神了,她並不會因此哭鬧,也不會因為小覺沒有“達標”而夜裡睡不好。

不過這也許僅僅是我的寶寶的特點。多觀察自己的寶寶,找到她的特點和規律,不必拘泥於別人的經驗。

關於“吃-玩-睡”模式。

有的寶寶適應吃-玩-睡,有的寶寶習慣吃-睡-玩,不必太強求。小月齡、生長高峰期的寶寶可能餓很快,吃奶已經夠費勁了,還玩一個小時,這還怎麼踏實睡啊?很快就又困又餓,睡睡哭哭。如果發現easy模式不適合,喂飽才睡得久,就做調整。等寶寶大點,生長慢下來,就比較容易習慣吃-玩-睡。

每個寶寶真的不一樣,不需要一模一樣的生活方式。根據自己的家庭習慣、寶寶和媽媽的意願調整磨合。可以學習一些嬰兒睡眠知識和哄睡技巧,但不需要硬套“7/8點睡覺”,“玩一小時就會困”,“3-4小時喂一次”,“不奶睡”,“吃-玩-睡”等。這些都是很個體化的,比如嬰兒應3-4小時喂一次是錯誤認識。多久喝一次奶,個體差異很大,即使是同一個寶寶,也跟她上一頓的食量,她上一頓喝奶後的活動量有關。應該瞭解寶寶的需求,滿足她的吃和睡的需求,而不是設定一定人人一致的範本。

放鬆一點,去瞭解自己的寶寶,給她成長的時間,並且不斷嘗試,給她適當的幫助,總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