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婆婆不是媽,婆婆是領導

閨蜜要結婚了,心花怒放又誠惶誠恐。暢談婚姻生活的最後,我問她一個關鍵問題:婆媳關係你準備怎麼處?她臉上頓時浮現出共產主義信仰一般的神情,莊嚴肅穆地說:婆婆說了,她拿我當親女兒,那我就拿她當親媽。我沒忍住,當場哈哈大笑。

當了媽的都知道,什麼叫血肉親情。當你一天累成狗,見誰都是一副“佛擋殺佛”的神情,看到孩子卻還能面露微笑;當你半夜好不容易睡著,老公打個呼就想掐死他,但孩子哭鬧,卻立刻鯉魚打挺跳起來去哄。這一切的一切只因為——那是我親生的啊!你覺得,兩個基本算是陌生人的成年人間,能無緣無故產生這種感情麼?最後親如母女的婆媳,一定是共同歷經了歲月考驗,人心換得人心,信任疊加信任而來。一開始就有?騙誰呢!

閨蜜好迷茫:那怎麼辦?我覺得婆婆對我很好呢!我點頭:對對,很多領導在招新員工面試時候都很可親,上班了一定好相處麼?閨蜜眼睛發光:你說婆婆就像領導?

當然,婆婆不光是領導,還是公司創始人。老公,就是她花了一生時間心血經營的一個項目。只不過到了新階段,專案為了更進一步的發展,不得不找一個經理人來,那個經理人,就是媳婦。

所以婆媳關係,好比創始人和經理人的關係。一般而言,分成以下四種模式:

1.最傳統模式:經理人成為創始人傀儡。

創始人垂簾聽政,凡事拿主意;經理人唯唯諾諾,只求有個飯碗。這就是傳統的婆媳關係——婆婆大過天,媳婦負責受氣和聽話。

這種關係其實非常和諧,有利於項目繼續進行,但只有兩個致命缺陷:第一,經理人很不爽;第二,不符合時代潮流。以前的經理人不能辭職,創始人還可以多安排幾個副經理來牽制經理人,經理人被一家公司開除也很難找到下家。但現在時代不同了。就算婆家是名門望族,也架不住媳婦是新時代獨立女性,抱著“寧當雞頭不當鳳尾”的信念辭職跳槽。更何況現在創業環境也好了,哪怕不繼續找下家,媳婦就不能自己創業麼?自己過也能好好的。

2.最常見模式:創始人經理人不睦,明爭暗鬥。

今天這件事東風壓倒了西風,明天那件事西風壓倒了東風。小矛小盾,磕磕碰碰,專案運作雖然不平穩,但好歹還一直在向前推進。

那麼,你爭我奪些什麼呢?一是爭奪項目主導權;二是看不慣彼此的經營理念。有的婆婆,看到兒子媳婦親熱,心裡就難受,恨不得什麼事都插在他們中間,實在無計可施,生生病也是好的;而反過來,有些媳婦也看不得老公和婆婆親密,隔三差五,“媽寶”和“愚孝”的帽子就往上扣,恨不得枕邊人是個孤兒。從“你老婆為什麼天天在網上買衣服?”到“你媽為什麼老吃隔夜飯”,生活方方面面互相看不慣的地方多了去了。千古難題“老媽和老婆同時落水你到底救誰?”,其實說的是,有她沒我,有我沒她,一個家裡只有一個女主人。

3.最家鬥模式:經理人逼走創始人。

既然有婆婆能完全壓制住媳婦,自然也有的媳婦能完全壓制住婆婆。

有些婦女論壇上的論調非常前衛,一旦有任何婆媳不睦,就嚷嚷讓婆婆滾蛋,老公如果有異議,就一起滾蛋。夫妻關係當然應該是家庭裡的第一順位關係,但除非婆婆是當世極品,血緣之親怎麼可能容易割捨?創始人含辛茹苦孵化出一個項目,天然占著原始股,要是那麼容易可以清盤出局,這個項目還有什麼奔頭?況且日後媳婦自己生兒育女,不知該怎麼教育孩子,等孩子長大結婚後,又要如何自處?

4.最和諧模式:創始人經理人各司其職,相處甚歡。

親如母女當然是最好的狀態,但界限分明,彼此都能以專業的精神相處,也是難能可貴。你視她為領導,她待你如同事。

閨蜜聽到前三種,已瀕臨絕望,直到此時,才有絕處逢生的表情,催促:“快點說說到底應該怎麼辦!”

首先,和領導相處,當然要尊重她。她是領導,是創始人,沒有她就不會有這個項目,自然在態度上要尊重。

其次,領導拿你當自己人可以,可千萬別拿領導當親媽。對親媽,不高興了發個脾氣,轉臉撒個嬌就沒事,對領導行麼?向領導彙報項目執行時的難處可以,能吐槽這個項目爛麼?和領導相處,分寸拿捏最重要。沒有瞭解和信任的基石,掏心掏肺大多都掏得血淋淋。

再次,面子是自己掙回來的,要領導放手工作必須先證明自己的能力。有些領導懂得放權,但有些領導就是喜歡微管理。婆婆樣樣插手小家事務,有一大可能,是還把你們當沒長大的孩子。你不能一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邊抱怨不被當作成年人尊重。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要證明自己在這個項目裡的不可替代性。要麼,你能給專案帶來別人帶不來的資源;要麼,你和專案結合緊密無法取代。要贏得婆婆的認可,也無非要麼是媳婦能幹相夫有道,又或者,老公愛你用心護你得利。

婆婆不是媽,婆婆是領導。祝願閨蜜步入婚姻後,端正態度,不卑不亢,用自己的實力贏得尊重,用自己的真心換取真心。

來日方長,大家慢慢處。

本文配圖來自電視劇《當婆婆遇上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