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嬰幼兒服藥的3個誤區要避免

嬰幼兒服藥有哪些誤區?當孩子生病時不少媽媽都會手忙腳亂不知道如何是好,在選藥上他們總是認為選擇最貴的就是最好的,多吃一些總比少吃一些更有作用,但是育兒小編要提醒媽媽的是,以下這些服藥誤區你千萬要避開!

經常有媽咪詢問醫生,寶寶生病時吃什麼藥更安全一些,副作用會小一些。也有的媽咪們會陷入用藥誤區,導致寶寶病情的加重。那麼在這裡,就介紹幾個給寶寶服藥的誤區,也希望媽媽們能夠儘量避免這些誤區,幫助寶寶快速恢復健康。

1.重複使用同一種藥物

可能很多媽媽不懂,認為寶寶吃一種藥物效果特別好,就會在寶寶下次生病時繼續給寶寶吃同一種藥物。這樣做的結果就會導致寶寶體內產生抗藥性,也就是說,在同一種藥物的作用下,身體內的病毒、細菌會產生抗藥性,那麼這種藥物就不會起到真正的功效了,這也就是很多媽媽們發現的,為什麼藥物越來越不管用了的原因。因此,在每次給寶寶吃藥前,先詢問醫生必要的藥理知識,然後科學遵醫囑服藥是很重要的。

2.加大劑量服藥

很多新手父母有一個誤區,認為藥劑量大了,病情就會好的快一點。但是這完全是錯誤的。尤其是對於寶寶,寶寶由於體制問題,耐藥性是很差的,用藥劑量過大,可能會給寶寶的身體造成負擔,加重寶寶病情。所以,醫學上對於寶寶的用藥劑量有明確要求,除了藥盒上的規定用量,也需要遵醫囑進行給藥,從而將對寶寶的傷害降到最低。

3.多種成分藥物同時服用

這裡所說的多種成分藥物同時服用並不是醫學上的多劑量給藥,而是指同一成分的藥物重複服用。比如,治療小兒感冒的藥物有好娃娃、優卡丹等,它們的共同藥物成分都是對乙醯氨基酚,所以,在服藥時只需選取一種進行服用即可,如果兩種藥物同時使用則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

育兒小編溫馨提示:媽媽們在為寶寶買藥的時候,不要只聽商品名,也要注意查看藥物成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