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爸爸在寶寶成長中的作用

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會認同,爸爸的形象總是高大和堅強的,因為,擁有著男人強勢一面和對寶寶關心一面的爸爸們,總是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那麼,具體的,爸爸在寶寶的成長中的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聽聽小編講解的爸爸手冊之爸爸在寶寶成長中的作用吧!

在當今社會,由於激烈的生存競爭,大多數家庭中的父親忙於工作,在職場上全力打拼,照顧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親一個人的肩上,致使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逐漸被弱化,甚至漸漸淡出,出現了“親情關係向母性群體傾斜”的現象。

這不僅有礙於良好家庭關係的建立,更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因而,近幾年來,在家庭教育研究領域,“父性教育” 越來越受重視。父性教育即對孩子提供充滿父親角色特性的教育,由父親來實施體現父親人格特徵的家庭教育。

專家呼籲,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結合起來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

一、父親是孩子最重要的遊戲夥伴,也是兒童積極情感的滿足者。

父親會更多地與孩子玩興奮、刺激、變化多樣的遊戲,而不像母親那樣與孩子做一些傳統、安靜、缺少變化的遊戲。所以,孩子更喜歡與父親玩。研究表明,有自由選擇遊戲物件時,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孩子把父親作為第一遊戲夥伴來選擇。

二、父愛有助於兒童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一般來說,父親通常具有獨立、自信、自主、堅毅、勇敢、果斷、堅強、敢於冒險、勇於克服困難、富有進取心、合作、熱情、外向、開朗、大方、寬厚等個性特徵。

孩子在與父親的不斷交往中,一方面潛移默化地感受著父愛,模仿、學習父親的言談舉止;另一方面,父親也自覺不自覺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個性特徵,尤其是對男孩要求更為嚴格。

三、正常的父愛能促進兒童扮演好自己的性別角色

男孩能模仿、學習男子漢的“陽剛之氣”,從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認同。如果男孩缺乏“父愛”或與父親交往過少,容易導致“女性化”傾向。對女孩來說,通過對父母性格特徵的識別,會更加強化自己的性別意識,掌握性別角色標準。

國外一些研究發現,在隨單親母親長大的女孩中,成年後往往拒絕做母親或妻子,在取得滿意的兩性關係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難。

四、父愛更易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

觀察和研究證明,母愛與父愛對兒童的智力影響是有差異的。孩子從母親那裡可以更多地接受語言、日常生活知識、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和藝術性等方面的知識。而父親會給予孩子更豐富、更廣闊的知識。

父親通過與孩子共同操作、探索多種形式的活動、遊戲,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意識,促進孩子求知欲、好奇心的發展。一項追蹤研究發現,凡與父親在一起交往機會多的兒童,其智力水準更高,尤其男孩更是如此。

由此可見,“親情關係向母性群體傾斜”是一種不利於兒童健康發展的現象,應引起我們家長的警惕。父親不要輕易放棄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多給孩子一些父愛。當然,對於單親家庭來說,應盡可能地消除“沒有父親”對孩子的不利影響,母親盡可能地要“母代父職”,與孩子多做一些男性常做的活動。

但最重要的還是要請家庭中的其他男子,如爺爺、叔叔、外公或舅舅等盡一份“男子影響”的責任,給孩子一些“父愛”,防止教育可能出現的片面性。

無論在日常的生活、工作還是學習中,在孩子的一生中,爸爸媽媽們的育兒教育總是會對其有著很深遠的影響。爸爸們在寶寶的成長中,可以作為寶寶們的遊戲夥伴,為寶寶的成長帶來快樂和一個大年齡的玩伴;也可以作為良好習慣形成的最佳例子,教寶寶們形成良好的習慣,對寶寶今後的成長產生有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