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不可不知的新生寶寶生長規律

 現在通訊交流設施如此發達,很多新生父母可以從網路,電視等方面學習很多的育兒方面的知識。還可以通過多與人交流來學習經餵養寶寶的經驗。有一些關於寶寶的生長發育規律是不得不學習的。因為這樣就可以充分瞭解自己寶寶的生長發育健康狀況,發育常識有助於寶寶的健康地餵養照顧。

身體發育規律

新生兒體重的發育,不是孤立的,與許多因素有關。新生兒出生1個月內,一般來說體重增加1千克是正常的。這與嬰兒出生時的體重密切相關。出生體重越大,滿月後體重相對越大;出生體重越小,滿月後體重相對越小。

嬰兒體重標準值的計算公式是:出生體重(千克)+月齡×70%。但這僅是一個平均值,實際上出生體重較大的嬰兒,滿月時的體重,往往超過平均值很多。

有的新生兒,出生後的前幾天裡,體重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這又是為什麼呢?在後面的有關章節,我們將展開論述新生兒生理性體重下降的問題。

新生兒體重, 平均每天可增加3 0 ~ 4 0克, 平均每週可增加200~300克。這種按正態分佈計算出來的平均值,代表的是新生兒整體普遍情況,每個個體只要在正態數值範圍內。或接近這個範圍,就都應算是正常的。體重指標是這樣,其他指標也是這樣,新手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為這些微小的差異而著急。

身高發育規律

新生兒出生時的平均身高是50釐米,個體差異的平均值在0.3~0.5釐米之間,男、女新生兒平均有0.5釐米的差異。新生兒滿月前後,身高增加3釐米~5釐米為正常。新生兒出生時的身高與遺傳關係不大,但進入嬰幼兒期,身高增長的個體差異性就表現出來了。

遺傳、營養、環境、疾病、運動等因素都與身高有著密切的關係。實際上, 現在的孩子由於生活、醫療、保健水準的提高,身高確實在不斷提高,但個體差異性還是明顯存在的。

頭部發育規律

1.頭圍發育規律

新生兒頭圍的平均值是34釐米。頭圍的增長速度,在出生後頭半年比較快,但總的變數還是比較小的,從新生兒到成人,頭圍相差也就是從十幾釐米到二十釐米。

滿月前後,寶寶的頭圍比剛出生時增長兩三釐米。如果測量方法不對,數值不準確,誤以為寶寶頭圍過大或過小,會給新手爸爸媽媽帶來不小的麻煩。頭圍增長是否正常,反映著母嬰大腦發育是否正常。小頭畸形、腦積水都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所以儘管頭圍增長速度不快,變化不大,也要認真對待。爸爸媽媽們遇到的寶寶頭圍問題,一般都是測量不准造成的。最好請有專業知識的醫護人員來測量。

2.前囟發育規律

新手爸爸媽媽們都認為,寶寶的囟門是命門,不允許碰,碰了囟門就會使寶寶變啞。上述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新生兒前囟門的斜徑平均是2.5釐米,也有個體差異。但寶寶前囟門如果小於1釐米,或大於3釐米,就應引起重視,因為前囟門過小常見於小頭畸形,前囟門過大常見於腦積水、佝僂病、呆小病。家長把頭圍、囟門視為腦部發育的象徵,非常重視,這固然是件好事,但面對體檢數值,往往會因為一點點的差異引起焦急,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本來孩子並沒有什麼病,卻因為一次測量結果而擔心,為孩子做沒有必要的檢查和治療,這就過度了。

光學習以上寶寶的生長發育規律肯定是遠遠不夠用的。現在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非常的愛護,因此可能稍有不正常的地方就很著急焦躁。因此要多多學習一些關於新生兒發育的科學知識。全面深入地瞭解寶寶出生以後是如何發育如何成長的。一定要用科學合理的照顧方式來餵養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