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育兒經:做個不插手的“懶”媽媽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強調如何養育寶寶,卻鮮有人說媽媽們也要在育兒的過程中懂得釋放自己。女人,並非是指結婚生子之後就沒了自己,而是應該在角色變化中更好地做自己,今天小編就教你,如何做一個不插手的“懶”媽媽。


做個不插手的“懶”媽媽

1、觀察寶寶玩耍

端杯茶、倚在沙發上看寶寶自己玩耍其實也是和孩子互動的好方法。在觀察的過程中你不但能夠鍛煉孩子自己的行動力、想像力,更重要的還看到自己的行為在孩子身上的反射,從中發現問題呦。

獨自專注於遊戲或玩具中的寶寶很少打擾媽媽、也不纏人,媽媽也就贏得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幹自己的事或給自己充電。所以,媽媽不妨給寶寶規定一段“獨處時間”,全家人都安靜下來做自己的事。

2、別做24孝老媽

親,如果你是那種什麼事都幫寶寶安排好、任何困難和障礙都擋在前的超級媽媽,那麼就在現在停下來吧!要改善這一點,最好的方式就是“適當放手”。

研究表明:總是由父母做決定的孩子,長大後常常缺乏判斷力和選擇的能力,而且缺乏責任感。因此建議父母給孩子一點做決定的機會,讓孩子學會如何做決定。

3、關上電視和一切電子產品

長期的盯著電視、電腦或手機螢幕不但影響寶寶的視力發展,還可能導致小傢伙不善於表達和社交。雖然這些電子產品在對付吵鬧的小傢伙上確實討巧,但有什麼能比一本書、一件玩具、一首兒歌更能讓孩子的小腦袋轉動起來呢?

4、接近大自然

自信美麗的你總能給周圍人帶來正面能量,寶寶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美媽認為:哪個寶寶不愛自信、美麗的媽咪呢?適當的給自己放個假,讓自己的另一半扮演媽媽的較色不但能夠增進他們間的聯繫,還能讓小傢伙從爸爸哪學到不少呢。

5、做個自信的媽媽

寶貝們能夠從大自然中學到意想不到的知識哦。0~3歲的寶寶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及肢體動作的發展來認識這個世界,而大自然中繽紛的色彩、時令的變化與所有富有生命力的物種,正是孩子最天然的學習場所。

孩子到了大自然中可能會很興奮、新奇,什麼東西都要去碰一碰、拉一拉、抓一抓,不過也可能會因為陌生的環境或空間而感到害怕。此時,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去探索自然,克服孩子的恐懼心理,與大自然做友善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