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震驚!寶寶的胎記竟然暗藏殺機

很多人覺得,胎記對寶寶的健康是沒有危害的,民間甚至稱胎記為“天使的吻痕”。然而,母嬰專家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胎記的種類分很多種,不同類型的胎記,有著不同的預示作用。那麼,下面就讓,小編來為你解答,胎記的危害以及胎記是怎麼形成的吧。


胎記是怎麼形成的

胎記指的是什麼

簡單來說,胎記就是出生後不久皮膚上發生的一塊彩色印記。胎記可以在出生時發現,也可能在初生幾個月後才慢慢浮現。胎記一般可分為色素型和血管型,按照危險程度,可將其分為兩類,一類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甚至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另一類則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在罕見的情況下,他們可以導致併發症或與其他因素一起形成危害。

胎記主要有哪些

1、鮭魚斑

鸛咬斑(或鮭魚斑)是皮膚表面呈紅色的平面區塊,在出生時即有。這是由皮膚內微血管無害的擴張而引起的。如果是位於中心線(額頭或頸部中間)或是對稱的(例如在兩邊的眼皮或眉毛上),通常在嬰兒出生後一年內就會消失,鮭魚斑不需要治療。

2、深色斑(葡萄酒色斑)

葡萄酒色斑在出生時只是一片粉紅色的印記,隨著年紀的增長,顏色會慢慢加深,變成暗黑色或者紫紅色。如果長在眼皮上可能增加患青光眼的風險。葡萄酒色斑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跡象,不過這種幾率通常不大。應該請醫師或皮膚專科醫師檢查。

3、蒙古斑(蒙古型藍印)

因為這種胎記罕見于亞洲人,因此被定名為“蒙古斑”。斑點平坦、光滑,常發於臀部和背部,通常呈藍色斑片狀,不過也有的呈藍灰色、藍黑色以及棕色。它們的形狀看起來像擦傷。大部份的斑點,幾乎都會在學齡期消失,一般來說,蒙古斑沒有必要進行治療。

4、咖啡牛奶斑

是出生時就可發現的光滑淡棕色斑塊,色澤自淡棕至深棕色不等,但每一片的顏色相同且十分均勻,深淺不受日曬的影響。常發於軀幹、臀部、腿部,隨著年齡的增長,形狀會變得更大,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然而,斑點面積的增長若超過了四分之一,那麼有可能是多發性神經纖維瘤以及色素沉著綜合症。

5、草莓記號(痣或血管瘤)

是皮膚上柔軟、紅色、圓的、凸起的區塊。一般來說在生命的第一年內會出現(並會變大),然後漸漸消失。如果是長在眼附近或者嘴邊的話,或者在其他會引起流血和被感染的地方,就需要和醫師討論將其去掉,雷射或冷凍治療可能可以不留下疤痕。

6、海綿狀血管瘤

海綿狀血管瘤是在出生時即出現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又稱為靜脈畸形。如果長得位置比較深,覆蓋其的皮膚看起來正常。常發於頭部和頸部,大多在青春期時會消失。病變除位於皮膚和皮下組織外,還可發生在粘膜下,肌肉甚至骨骼。海綿狀血管瘤如因外傷或繼發感染破潰時,有招致嚴重失血的危險。

所以,育兒的媽媽們,並非所有的胎記就是對身體健康的,一旦發現寶寶有上述的胎記,一定要謹慎了。如果自己不是很懂的話,最好要諮詢醫生,不要盲目的採取一些“土方法”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