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給寶寶沖奶粉一定要把握好濃度

寶寶在嬰兒階段,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之一,因此,父母們一定要十分重視此時寶寶們的餵養和成長情況,為寶寶今後的健康生長發育,奠定基礎。下面,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沖奶粉的技巧,讓你把握好沖奶粉的濃度和尺度,掌握正確、科學的寶寶餵養指南!

案例:兩個月的小敏從出生以來,體重都沒增加。仔細詢問原因,問題就出在沖泡奶粉上。小敏的媽媽由於生產後母乳偏少,不得不給孩子喂些奶粉。可能是因為生怕孩子營養跟不上,每次沖奶粉,她都會多加上一大勺,把奶泡得濃濃的。沒想到卻適得其反。

專家解釋,小敏之所以沒長胖全是因為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則是因為奶粉太濃造成的。原來,這與嬰兒胃腸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有關。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其胃腸消化功能較弱,而牛奶中主要是酪蛋白,不易消化。

若牛奶過濃就更難以消化吸收,會引起消化不良,大便乾燥,嚴重的可引起壞死性出血性小腸炎,導致嚴重的後果。

因此,嬰兒不宜食用奶粉沖制的過濃牛奶。即便使用鮮牛奶餵養,在新生兒早期或早產兒也應經稀釋後再餵食。當然,奶粉沖得太稀也不行,這會導致蛋白質含量不足,同樣也會引起營養不良。

那麼什麼樣的牛奶濃度是合適的呢?掌握的方法首先要靠家長的細心。一般開始時可以多加水或米湯,然後觀察嬰兒是否老是短時間內就哭鬧著要吃;同時注意觀察嬰兒的大便,看大便是否過稀、內含不消化的奶瓣。

如果大便正常或略幹,而嬰兒經常哭鬧有饑餓想吃的表現,那就是牛奶太稀,嬰兒營養不夠,可以稍加濃一些;如果嬰兒沒有老想再吃的表現,而大便過稀並有奶瓣,那就是牛奶太濃,嬰兒消化不好,就得適當將牛奶調稀一些。

教你三大沖奶粉的誤區:

錯誤一:沖調嬰兒奶粉時候,我都是先倒好奶粉,再加入水的。

這恐怕是很多媽媽常犯的錯誤吧!先加奶粉還是先加水有什麼不一樣嗎?其實,這是有區別的。沖調嬰兒奶粉濃度要精確,因嬰兒發育未成熟,包括消化、代謝與排泄功能都未完善,奶的濃度要盡可能接近母乳。

如先加奶粉,後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濃了;而先加水,後加奶粉,會漲出一些,但濃度合宜。嬰兒吃過濃的奶,胃腸消化能力難以負擔,腎臟的排泄能力也難以承受。

家長希望奶濃些孩子長快些,反使小兒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腹瀉,生長反受挫。有報告新生兒餵奶過濃,發生腎功能衰竭。

錯誤二:沖好的奶粉感覺有點冷,不如再煮一下吧,煮沸一次正好可以殺菌。

已經沖調好的奶粉若再煮沸,會使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寶寶再喝這樣奶水,多獲得的營養也要大打折扣。

錯誤三:晚上把沖調好的奶粉放在溫奶器中,等到寶寶晚上要吃奶時,再拿出來,方便又省事。

有些媽媽這樣做主要是想晚上餵奶省力點,但這樣做不好。 泡好的奶粉在未吃過的情況下,常溫存放不能超過2小時(暖奶器裡的溫度一定是超過常溫的),若放在冰箱冷藏,則不能超過24小時。若吃過了,有剩的,則應丟棄,不能再吃的。

其實現沖也是很快的,教你一個小竅門: 若想以最快的速度沖好奶,可以把熱水先倒在奶瓶裡,放進保溫器,把規定量的奶粉也先舀入奶粉盒中待用,到時候直接把奶粉盒中的奶粉倒入奶瓶晃一下就行了。同樣方便省事。

希望以上小編介紹的有關沖奶粉的技巧,能夠對媽媽們有用。其實,沖奶粉是一項高深的技術活,用適當的水溫,沖出適當濃度的奶,是最奶粉營養物質傷害最少,且最含有豐富營養物質的方法。因此,媽媽們一定要在平時的育兒過程中,多加注意,避免陷入一些沖奶粉的誤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