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新生兒母乳性黃疸症狀與照護

一、新生兒黃疸形成原因 1、體內代謝廢物

紅血球老化之後,其中有一種稱為膽紅素的物質,是在人體內經由代謝而產生的廢物,最後透過肝臟然後排出體外。基本上,許多原因會造成膽紅素累積而形成所謂的黃疸現象。

2、膽紅素所堆積

若是體內廢物過多或者無法正常排出,例如:肝膽功能異常引起排出問題等等情形,膽紅素就會在身體內累積,造成皮膚與眼白泛黃,所以就形成黃疸。

新生兒常會出現黃疸症狀。

二、喂母奶引起黃疸症狀 1、早發母乳黃疸

若黃疸發現時間於一個禮拜左右,且母奶餵食不夠,造成排便量降低,導致體內隨糞便排泄出的膽紅素變少,就稱為早發性的母乳性黃疸。

2、晚發母乳黃疸

若黃疸發現時間於兩個禮拜上下,即稱之晚發性的母乳性黃疸,可能需要兩到三個月才能消退完全,發生的原因可能與母奶內容中的物質相關。

溫馨提醒:母乳性黃疸在一般而言,很少導致嚴重的病況,故不用因為黃疸的關係而停止餵食母奶。

三、照護黃疸兒相關事項 1、黃疸遍佈程度

如果孩子呈現的皮膚泛黃在肚子及肚子以下,或者從面部延伸至胸腹部的泛黃速度相當快時,就需要到醫院診治。

2、觀察排泄狀況

假若有發現小孩排出灰白色糞便,或者解出濃茶色小便等現象,就要趕緊送醫,並且告知醫師所觀察到的情形。

3、調整哺喂情況

若原先就喂哺母奶,此時仍可用足夠的母奶繼續餵食寶寶,並且加上光照治療;假若母乳量不夠,可以混入配方奶或者暫時全以配方奶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