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斜頸你注意到了嗎?別讓孩子成為歪脖子寶寶

出生不久的寶寶,除了吃就是睡,你很難發現寶寶的異常。但你要學會多多觀察,興許有些小毛病,現在沒發現,就會釀成今後的大問題,比如寶寶斜頸。

與寶寶“斜頸”過招

琪琪出生後,吃和睡都非常好。在他二十幾天的時候,媽媽發現寶寶的頭有點睡偏了,媽媽以為寶寶喜歡臉沖著陽光,於是給他轉了一下,誰知寶寶依然是左側偏頭睡,如果趁寶寶睡著搬動他的頭,寶寶馬上哭起來。後來媽媽發現寶寶的右側頸部,有一塊突起,硬得像骨頭,而左側就沒有。媽媽緊張起來,於是趕緊帶寶寶到兒童醫院,醫生的診斷結果讓媽媽吃了一驚——斜頸。

斜頸信號

只要細心觀察,判斷斜頸一點也不難。下面的幾點寶寶若是有,媽媽就該注意啦!

1. 頭傾向一側,下巴朝對側肩膀;

2. 頸部出現硬塊;

3. 臉部左右大小不對稱;

4. 頸部活動受限制。

這些症狀可能一出生就有,也可能在後來才慢慢出現,有些症狀也可能不經治療而自己消失。

斜頸為何纏上寶寶

懷孕時:有些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就存在胎位不正,小脖子就是歪歪的,這就導致寶寶出生後就存在斜頸。

生產時:有些寶寶斜頸是出生時造成的。嬰兒的頸部肌肉受到損傷,比如非正常分娩的,如臀位產、剖宮產和產鉗牽拉等。頸部的肌肉受到牽拉損傷,出現血腫,最後血腫纖維化,使肌肉攣縮變短。這種損傷多是一側,這樣就使頸部兩側肌肉長度不等,力量不均,導致患兒的脖子偏向肌肉短縮一側。

2個治療關鍵期

頸部你能摸到的“硬骨頭”,實際上是肌肉的纖維化,纖維組織通常是身體在修補受傷部位用的。纖維化的肌肉不能正常收縮放鬆,除了失去功能以外,還限制了頸部的運動,使兩側肌肉發育不對稱。

別以為這是小問題,如果不加以重視,大的問題就來了!

6個月

因為一直睡同一側,頭、臉會被壓成左右不對稱。因嬰幼兒的頭骨仍在成長中,在6個月大之前的不對稱仍有機會恢復,6個月以後相對定型,糾正起來就非常困難。

寶寶正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時期,各個器官都在不停地生長變化,這種偏斜的情況如果持續3~4周以上,就可導致面部發育不平衡。具體可表現為偏斜側的面部和顱骨均比對側小,兩側的眼睛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即偏斜側低,對側高,鼻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偏斜。而且隨著小兒年齡的增長,這種面部不對稱情況將日益嚴重,終致不可挽回。

相關閱讀:不同睡姿對寶寶有何影響 哪種睡姿最適合寶寶?

2歲 以內

年齡已超過1歲的寶寶則應進行手術治療,切斷纖維化的肌肉。

如果能在2歲以前糾正斜頸,還不至於發生明顯的面部偏斜畸形,面部五官偏斜可隨著發育逐步糾正。年齡較大的斜頸寶寶,即使做了手術,但面部偏斜畸形也難以矯正。

居家斜頸糾正法

如果發現寶寶斜頸比較及時,在家就可幫助寶寶,往往通過居家護理寶寶就能痊癒,避免手術。

捏揉局部腫塊

讓寶寶側臥,患側在上,背朝媽媽,媽媽用拇指與中指、食指捏住局部腫塊,順著硬條肌肉的走向,由上向下,然後由下向上反復捏揉20~30次,並逐漸加大指力,捏揉約10分鐘,手法及指力適當時腫塊會變軟。再捏住包塊,向其垂直方向左右撥動,每日2次,每次約10分鐘。

睡覺糾正

睡覺用與畸形相反的體位,如果寶寶不愛往畸形側歪頭,可以讓寶寶側身睡,母親坐位橫抱寶寶時要讓病側向上,通過抬頭,訓練頸部的肌肉。

毛巾熱敷

當寶寶睡熟後,把小塊方巾在50℃水溫的水中浸一下,然後拿出擰乾水,敷在脖子的突起的肌肉上。每天兩次,每次10分鐘。用熱水袋敷也可以,但注意皮膚上墊一塊幹毛巾,熱水袋溫度在50℃左右,摸起來比皮膚溫度稍高些就好。

玩具逗引

寶寶往往對新事物感興趣,當給寶寶玩玩具時,用玩具吸引嬰兒將頭部轉向與畸形相反的方向,或者發出聲音、叫寶寶名字,讓寶寶尋找。

相關閱讀:淺談小兒斜頸的病因與治療

先天性肌性斜頸的預防:

瞭解了先天性肌性斜頸之後,那麼預防先天性肌性斜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斜頸的病因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預防先天性肌性斜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吧!

新生兒出現斜頸的原因

新生兒出生後常表現為頭面、頸部不對稱,面部多持續扭向一側,多數人認為臀位、異常分娩、產傷導致胸鎖乳突肌血腫機化、萎縮、壞死瘢痕形成,此外還有子宮內、外感染,遺傳及動靜脈栓塞而致肌肉壞死等。為探索其發生原因。

治療方法

新生兒出生後一旦發現為cmt,理療科醫生即予以推拿按摩保守治療。

方法

(1)一手托患兒頸部,另一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在患側胸鎖乳突肌處按摩10rain,手法輕柔。

(2)一手托扶患側肩部,另一手托扶患兒頭枕部,使患兒頭部漸漸向健側肩部方向傾斜並扭轉,反復4—5次。有腫塊時,採用推、捏、提的手法,注意避免損傷局部皮膚。期間對家長進行教育,出院後注意配合校正,注意嬰兒頸部姿勢,沙枕固定和被動活動並按摩。5—7d為一療程,周後複診觀察療效,決定是否行第二療程。出院後定期隨訪。

相關閱讀:如何預防新生兒斜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