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媽媽的出於愛心的舉動,卻導致一歲多寶寶沒長牙

寶寶過了1歲,牙齒卻還沒能長出來,昨日在醫院口腔科瞭解到,不少家長抱怨寶寶的牙齒長得慢,而醫生指出,這與寶寶餵養太精細有很大關係。

熊女士的寶寶已滿了一歲,看著同齡的孩子都長出了不少牙齒,而自己寶寶的牙齒一個都沒長出,熊女士十分著急,昨日便抱著寶寶到醫院諮詢。

醫院口腔科醫生介紹,現在像熊女士的寶寶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常見,都是因為餵養太過精細引起的。

許多年輕父母怕寶寶喉嚨太細,咽不下固體食物或者被食物卡住,喜歡將食物咀嚼後再喂寶寶,更多的父母因時間有限,就買雞肉泥、胡蘿蔔泥等罐裝的泥狀食物餵養寶寶。使寶寶的飲食過於精細,牙齦缺乏刺激,不但會造成牙齒的發育遲緩,還容易引起牙齒排列不整齊。

家長給寶寶添加輔食時,應讓寶寶開始學會咀嚼食物,還要給寶寶適當吃硬一點的食物,以刺激牙齦,促進牙齒的萌出。如果寶寶超過12個月還未出牙,應到醫院查明原因,及早診治。

各類輔食的添加順序

從種類講:應按澱粉(穀物)——蔬菜——水果——動物”的順序來添加。首先應添加穀類食物並可以適當地加入含鐵的營養素(如嬰兒含鐵營養素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然後就是水果汁/泥,最後開始添加動物性的食物(如蛋羹、魚、禽、畜肉泥或肉鬆等)。

建議動物性的食物添加順序為:蛋羹泥、魚泥(剔淨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注意不要用蛋羹去代替含鐵的嬰兒米粉來給嬰兒補充鐵元素,同時也不要再寶寶未滿6個月的時候去添加含肉的輔食。

從數量講:應按由少到多的順序,一開始只是給寶寶試吃與品嘗,或者說在餵奶之後試吃一點,在寶寶適應後逐漸增加。

從質地講:按如下順序添加——先液體(如米糊、菜水、果汁等),再泥糊(如濃米糊、菜泥、肉泥、魚泥、蛋黃等),再固體(如軟飯、爛麵條、小饅頭片等)。

從時間講:建議從4月齡開始添加流食(如奶粉、米糊、菜泥等)。從6月齡開始添加半固體的食物(如果泥、蛋黃泥、魚泥等)。7~9月齡時可以由半固體的食物逐漸過度到可咀嚼的軟固體食物(面粥、碎菜粥等)。1-~12月齡時,大多數寶寶可以逐漸轉化為進食固體食物為主的輔食。

寶寶完全不吃輔食怎麼辦

給寶寶喂輔食的時候,寶寶就會轉過頭,或者會抓著勺子不放,有的時候,也會推擋著不吃,還會以哭來拒絕。這時候,家長就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

剛給寶寶喂輔食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勉強寶寶,可以通過一兩周的嘗試。第一次喂寶寶吃輔食,他當然會不習慣,這時候也不要太勉強,要理解寶寶。一定要讓寶寶以快樂的心情去接受新生事物。媽媽對此也要放輕鬆,學會用“很好吃”、“真乖”的方式來哄寶寶吃下去。再或者換其他人來試著喂寶寶,如果還是不行的話,就只有過段時間再試試看了。

寶寶的第一勺輔食要以對腸胃沒有任何負擔的米粉開始。第一天只需要給寶寶喂一兩勺,再觀察寶寶的情況,第二天、第三天可以增加到兩三勺,之後再慢慢進行增加。到4-5天后,可以在米粉裡面添加一些蔬菜泥,等寶寶習慣過後,可以增加各種不同的蔬菜種類。

給寶寶添加輔食要注意什麼

1、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

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大部分營養以及兒科專家都認為,在寶寶4—6個月時,開始為他添加輔食最理想。因為從4個月開始,寶寶已經進入學習咀嚼及味覺發育的敏感期,對食物表現出興趣。此時添加輔食.寶寶會很樂意接受,也很容易學會咀嚼吞咽。

2.、鈣劑的補充

應該開始滿月之後,就為寶貝補鈣了。寶寶長牙與骨骼發育,都離不開鈣離子。由於寶寶還比較小,每天的食物攝入有限,因此最好給寶寶額外服用鈣劑。在鈣劑的選擇上,育兒專家建議選擇比葡萄糖酸鈣吸收更好的複方碳酸鈣泡騰顆粒,補充效果好,還不會給寶寶的腸胃帶來負擔。

3、米粉

首先要為寶寶準備的第一個輔食就是米粉。因為米粉引起嬰兒過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其主要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寶寶到了4個月,體內的澱粉酶達到成人水準,已經可以消化澱粉類食物了。建議4個月時每日添加一次米粉即可,到了5個月,可以在傍晚6點左右再多加一次米粉。最好讓寶寶先吃原味米粉,用40度左右的溫水調成糊狀,待寶寶適應一段時間後,再嘗試選擇其他口味的米粉。

4、每天喝奶

雖提倡應堅持哺乳到寶貝滿1歲半,但母乳喂哺到這個階段已遠不能滿足寶貝的生長發育需要了。所以應該讓寶寶每天補充配方奶。如果輔食添加正常,寶貝每天應保持飲奶300—500ml,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

5、蛋黃

蛋黃是4個月以上的寶貝首選的蛋白質類輔食,它的致敏性低,比蛋清或其他蛋白質類食品更加安全。首次添加蛋黃時不妨謹慎一些,從1/8到1/4個開始耐心嘗試,確定寶貝沒有嘔吐、腹瀉、濕疹等過敏的表現再逐漸加量。到寶寶6個月時,可逐漸過渡到加1個蛋黃。可將蛋黃混合在米湯或牛奶中喂哺。

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宜喂蛋清,因為此時寶寶的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而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較小,易透過腸壁黏膜進入血液,引起過敏反應,如皮膚濕疹、蕁麻疹等。而有些寶寶在吃完蛋黃後表現出同樣的過敏反應,對於這類寶寶,建議1歲以後嘗試添加蛋黃。

蛋黃可製作出好多讓寶貝垂涎的食物:比如蛋黃醬(把蛋黃研碎、過濾,加上肉湯、澱粉煮)、蛋黃菜糊糊(把番茄、洋蔥切碎,扁豆煮軟切碎,加些肉湯煮,最後,倒入調勻的蛋黃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