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手足口病高峰季到來 5歲以下嬰幼兒要重點預防

每年4-6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媽媽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遠離手足口病呢?想要寶寶遠離手足口病,那麼先來瞭解一下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吧!

手足口病高峰季到來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為3-5天。一般而言,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第一個發病高峰,9-10月是發病次高峰。

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症狀,感染後一般7-10天內痊癒。少數患者可發展為重症,出現無菌性腦膜炎、急性弛緩性麻痹、神經源性肺水腫和心肌炎等症狀,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可導致死亡。

5歲以下嬰幼兒是發病主力

手足口病多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

該病的初期症狀和感冒很相似,患兒可能會有咳嗽、流涕、流口水等症狀。部分患兒會發熱,嘴內會有皰疹、潰瘍。接著,皰疹會出現在患兒的手足部、臀部。這種皰疹約米粒大小,周圍有紅暈,皰內液體較少。

白細胞計數升高、血糖升高、血壓升高、呼吸頻率變快、發燒至39℃及以上或是反復發燒、心跳特別快,這些都是重症手足口病的特徵。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家長應及時送孩子就醫。

手足口病的症狀:

手足口病初期症狀

潛伏期為4~7日,起病以低熱、口腔潰瘍、口痛為主,伴有流口水、食欲減退等。症狀重者可以出現高熱,體溫38℃~40℃。起病後手心、足心可見皮疹,先為紅色丘疹,後轉為水皰疹,軀幹部一般無皮疹。

手足口病的皰疹特點

現有發熱現象,再出現發生於手指,足趾足跟,口腔的皰疹。手足的皰疹表現為米粒至豌豆大小水皰,圓形或橢圓形,皰壁薄,內容澄清,呈乳白色。水皰可出現中心凹陷變黃、乾燥、脫掉(脫屑)。口腔的皰疹表現為粟粒大小水皰,疼痛,迅速破潰呈灰白色的一層膜或淺潰瘍。

手足口病嚴重嗎?不治療會怎麼樣?

絕大多數的手足口病患兒都屬於輕症,經過一周時間一般可治癒。少數病情嚴重的患兒可併發腦炎、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如果患兒出現胸悶氣促、嘔吐、頸項強直等,應及時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相關閱讀:手足口病疫苗將於近期上市 全球尚無先例

手足口病的症狀

①前驅症狀:發疹前可有低熱、頭痛、食欲減退等。症狀重者可以出現高熱,體溫38℃~40℃。

②手足損害:主要表現在手、足、指(趾)背或側緣,尤其是指(趾)甲的周圍及足跟的側緣發生米粒至豌豆大小水皰,圓形或橢圓形,皰壁薄,內容澄清,呈乳白色。水皰偶發於掌蹠及指的掌側,其長軸與皮紋的走向一致,面部可有自發性疼痛或觸痛。

③口腔損害:硬齶、頰黏膜、舌、唇及齒齦等處發生粟粒大小水皰,疼痛,迅速破潰呈灰白色糜爛或淺潰瘍,繞以紅暈。

④心腦損害: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腦炎。

⑤周圍血象淋巴細胞增多。血清學試驗柯薩奇病毒抗體滴度升高。

⑥病程約為1周,很少復發。

相關閱讀:手足口病患兒常用生理鹽水漱口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通過唾沫、污染物品或食品進行傳播,因此,預防“病從口入”,加強日常用具消毒和隔離病人是控制蔓延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1、勤洗手

寶寶在飯前便後、外出回家後,要用流動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續至少20秒;洗完手後應使用獨立毛巾擦乾。不僅孩子要洗淨手,父母在接觸孩子前或為孩子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也要洗淨雙手。

2、勤消毒

寶寶的餐飲具、奶瓶每次使用前,應煮沸20分鐘或高溫消毒;玩具更應該每週清洗;寶寶的尿布、毛巾、衣物、被褥也要經常換洗和晾曬。

3、常通風

保持居家、教室等場所衛生,經常通風換氣。

4、吃熟食

不要吃生冷或半生不熟、不潔的食物,確保食物安全。家長和寶寶在飲水時也要注意,不喝生水,多喝開水。

5、少湊熱鬧

在流行季節和地區儘量少帶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如電影院、公園、商場等,避免交叉感染。

溫馨提醒,家長要注意關注兒童體溫變化並時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若發現兒童有疑似手足口病的症狀,不可掉以輕心,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相關閱讀:預防手足口病要做好1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