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身材矮小:科學養護 助力寶寶長高
【寶寶長高的規律:】
從寶寶呱呱墜地起,家長們就開始密切關注著他們的生長發育,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長高個兒,個高不僅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標誌,更能夠讓孩子在同齡人之間更加的自信。
骨骼的發育與季節是有關係的。合理的營養、科學的飲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一種單一食物都不具有助長功能,長個兒需要多種營養素協同作戰。
寶寶長個子是有規律的:
嬰兒出生時:平均身高約為50釐米;
出生第一年內:身高增長速度最快,平均增長約20—25釐米;
1—3歲:平均每年增長約8—10釐米,至一歲時身高約為75釐米,2歲時約為85釐米,3歲時約為95釐米;
3歲後:增長速度逐漸遞減,每年約增長5—7釐米;
進入青春期:男孩子可長20—30釐米,女孩子長15—25釐米;
青春期後:身高增長逐漸減緩至停止。
【新生兒身高標準】
新生兒男寶寶的平均身高會高於女寶寶一些,根據幼兒生長發育測評標準顯示,新生兒的身高標準範圍為男寶寶45.2-55.8cm,平均值為50.4cm,女寶寶44.7-55.0cm,平均值為49.7cm,伴隨著孩子的月份成長,由於受營養、遺傳、環境等因素影響,孩子的身高在迅速生長的同時,也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月份裡,都要一份標準量表,家長可隨時參考。
【嬰兒身高的測量方法】
測量嬰兒身高,最好由兩個人進行。一人用手固定好寶寶的膝關節、髖關節和頭部,另一人用皮尺測量,從寶寶頭頂的最高點,至足部的最高點。測量出的數值,即為寶寶身高。
道具:兩本厚重、不易移動的書(如字典)和一把卷尺。
方法:在寶寶熟睡時,把一本書輕輕抵住寶寶的頭;然後將寶寶的身體放平直,在用一隻手按直寶寶的同時,另一隻手將另一本書抵在寶寶的腳掌後;最後把兩本書都立穩後,將寶寶輕輕移開。這時兩本書的距離就是寶寶的身高了。
溫馨提醒:無需天天為寶寶測量身高,兩三周測量一次即可。
【影響嬰兒身高的因素】
一、遺傳因素
嬰幼兒的身材高矮、體質強弱以及發育狀態受其父母的遺傳因素影響很大。如果父母身材高大,體格健壯,沒有疾患,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就有了較好的基礎。如果父母體格不佳,有遺傳性疾病,嬰幼兒的生長受到負面影響的幾率就高。
但遺傳因素又不是絕對不能改變的,例如:通過鍛煉、注意營養和加強疾病的預防,是可以在原來的生物遺傳基礎上改善和提高,使孩子得到正常生長發育的。
因為寶寶的身高受遺傳的影響較大,所以從父母的身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寶寶以後的身高,公式如下:
男孩未來身高(釐米)=(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78÷2
女孩未來身高(釐米)=(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
二、母親的健康因素
母親在懷孕和哺乳期間的保健和營養直接關係到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狀態。懷孕和哺乳期間要注意營養,並注意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特別是傳染病。
三、營養因素
營養對體格發育,特別是對體重的影響很大,而且年齡越小影響越大。因為寶寶生長發育快,所需要的食物在品質上也要比成人的要求高。營養因素主要是指營養物質的充分供給和合理的餵養方法。
要重視孕期保健,保障孕婦有充足的營養;對嬰兒儘量採用母乳餵養,並作好輔助食品的添加;要改善嬰幼兒的膳食營養,重視早餐的品質。
四、睡眠因素
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是刺激孩子生長的重要激素。
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時內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時高於覺醒時。睡眠不足會影響孩於長個兒,一般要求初生小兒每晝夜睡20小時,2~6月時為15~18小時;6~18月時為13~15小時;18月~3歲為12~13小時。
孩子每天所需睡眠時間,個體差異較大,如果有的孩子睡眠時間較少,但精神、情緒和生長發育正常,也不必強求。
五、運動因素
運動能促進血液迴圈,改善骨骼的營養,使骨骼生長加速,骨質緻密,促進身長的增長。
3~4個月前的孩子,每天應俯臥數次,以促進全身活動,並應隨著月齡的增長,及時培養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
孩子不應過久地抱著或坐著,孩子抱著不便於活動全身,久坐會影響下肢發育。孩於學會坐後,常常不願學翻身和爬
六、生活環境因素
嬰幼兒應該生活在良好的環境中,有新鮮的空氣和充足的陽光,再結合鍛煉和營養,小兒的生長就較快。一年四季中,一般是秋季體重增長得快,春季身長長得快。
七、疾病因素
很多疾病都會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一般急性病僅影響體重,慢性病則能影響身高。如果經過長期測量觀察,孩子的身高始終低於同年齡孩子平均身高的10%以上,則稱為生長遲緩;低於30%以上,則屬異常,都應及時診治。
【嬰兒身體矮小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嬰兒身體矮小的原因
在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因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生長速度減慢或停滯,引起生長延遲或障礙,最終導致身體矮小的,稱為矮小症,發病率大約為1%。假如寶寶身高比同年紀、同性別健康兒低於30%以上或在同齡兒均勻值2個標準差或第三個百分位以下,就是患上了矮小症。
一、家族性遺傳
寶寶的生長速度正常,骨齡也正常,矮小情況不嚴重,只是父母的身高偏矮,這屬於家族遺傳性身矮。
二、低體重兒生長緩慢
低體重兒即出生時體重小於2500克,無家族矮小史,也沒有內分泌異常的情況,生長速度在正常低值範圍內,骨齡正常或落後。他們的生長激素激發試驗正常,但有生長激素分泌節律的改變。
三、疾病或營養缺乏
如嚴重營養不良,慢性心肝腎疾病,嬰兒期慢性腹瀉等。這類寶寶矮小並不嚴重,內分泌檢查生長激素也不低,在調整營養、治療疾病後,身高和骨齡將有機會進入正常範圍。
內分泌對身高的影響也很大,生長激素缺少、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功能增生等原因都可使孩子長不高。另外,全身性疾病如養分不良、心血管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可導致機體代謝障礙,也可引起身體矮小。
四、精神因素
家庭環境的不理想,或者缺少母親的關愛和陪伴,容易引起寶寶身材過矮,這在國外稱為“情感遮斷性身材過矮症”。
五、垂體性侏儒
這是由生長激素缺乏引起的。罹患垂體性侏儒的男女比例約為3:1,2~4歲時會發現明顯的生長落後,生長速度每年小於4釐米以下,不過這樣的寶寶肢體還比較勻稱,只是面容幼稚、腹部脂肪堆積,這是這種疾病的典型表現。此外,骨齡延遲常與身高齡相符,出牙、換牙延遲,智力正常。
溫馨提醒:發現寶寶有矮小症徵兆時,應儘早診斷治療,將不良影響減到最低。
【嬰兒身體矮小的解決方法】
經明確診斷,有疾病的寶寶應直接轉向專科門診治療。而在排除各種疾病後,對於正常兒童和單純矮小寶寶,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方法一、定期體檢,觀察身高增長速度
1歲內每3個月一次,1歲以後6個月隨訪一次,2歲後每年身高的長速大於5釐米的寶寶就可以排除矮小情況。骨齡則一年複查一次。
方法二、採取正確餵養和護理方法
對於單純矮小的寶寶,在養護時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點:如保證充足睡眠,加強體格鍛煉與戶外陽光照射等,以促進其生長。同時要特別注意營養均衡,但不可以因為寶寶身高矮就給寶寶吃大量的補品,特別是人參蜂王漿等一些給老人、婦女吃的補品,因為其中可能含有激素等,可能刺激兒童提早發育成熟,造成矮小。
【推薦:寶寶長高必不可少的7種食物】
1、牛奶
牛奶中富含製造骨骼的營養物質——鈣,而且容易被處於成長期的孩子吸收。雖然喝牛奶不能保證一定會長高,但是身體缺乏鈣質肯定是長不高的。所以多喝牛奶是不會有壞處的。
每天喝3杯牛奶就可以攝取到成長期必需的鈣質。
2、雞蛋
雞蛋是最容易購買到的高蛋白食物。很多孩子都喜歡吃雞蛋,特別是蛋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非常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有些媽媽擔心蛋黃中含有的膽固醇對孩子不好,但是處於成長期的孩子不用擔心膽固醇值,每天吃1-2個雞蛋是比較合適的。
3、黑大豆
大豆是公認的高蛋白食物,其中黑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更高,是有利於成長的好食品。做米飯時加進去,或者磨成豆漿喝都可以。
4、沙丁魚
沙丁魚中富含蛋白質和鈣。沙丁魚中的鈣比其他海藻類中含有的植物性鈣更容易消化吸收,對孩子成長很有幫助。此外鳳尾魚、銀魚、胡瓜魚等連骨頭帶肉一起吃的海鮮類都是很好的食物。如果當菜吃銀魚感覺吃的量有限的話,可以磨成銀魚粉喝牛奶時一起喝。
5、菠菜
菠菜中富含鐵和鈣。很多孩子都不喜歡吃菠菜,所以不要做成涼拌菜,可以切成細絲炒飯,或者加在紫菜包飯裡面。
6、橘子
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鈣的吸收。但是橘子是秋冬的應季水果,所以根據不同的季節可以選擇草莓、鳳梨、葡萄、獼猴桃等其他應季水果。這樣可以很好地攝取維生素。
7、胡蘿蔔
富含維生素a,能幫助蛋白質的合成。孩子一般不喜歡吃整塊的胡蘿蔔,所以可以做成不同菜肴。比如榨汁喝,如果不喜歡胡蘿蔔汁,可以跟蘋果一起榨汁中和胡蘿蔔的味道。此外做雞肉、豬肉、牛肉時可以把胡蘿蔔切成細絲一起炒,這樣不僅可以調味兒,營養也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