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爸寶媽們,寶寶夏天護理你們真做對了嗎?

夏季來臨,剛出生的寶寶非常嬌嫩,對外界抵抗力也較差,需要爸爸媽媽的特別呵護。嬰幼兒的健康清潔在成長的不同年齡段各有側重,對於新生兒(出生-28天)來說,臍帶、耳朵、臀部、口腔這四個方面的護理需要格外關注!

寶爸寶媽們夏日護理你們真的會做嗎?

臍部護理

新生兒出生後,剪斷的臍帶會形成斷端,長好通常需要7-10天時間。但細菌極其容易通過斷端感染,可能引起敗血症等。

臍帶部位的主要護理原則是保持乾燥,洗澡時儘量避免沾水,給寶寶穿紙尿褲或包尿布時,也要避免覆蓋臍部,將臍部露出。

臀部護理

新生兒大小便後,家長應及時更換尿不濕,但排尿後的更換往往不及時,這對寶寶有很大影響,尤其是在夏天,如果長時間使用尿不濕,會影響寶寶臀部的通風、透氣。

寶寶尿濕後,家長能夠及時發現並更換。在換尿布時,也要用清水對寶寶臀部進行清洗,避免寶寶因臀部清潔不夠、不透氣出現臀紅、尿布疹等症狀。

耳朵護理

新生兒耳道發炎也是新手爸媽們需要特別注意的。

造成新生兒耳道發炎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新生兒非常容易吐奶,吐奶嚴重時,很容易流入耳中;另一方面,新生兒相當一部分時間是在哭泣中度過的,但此時他們還不會翻身,眼淚也容易流入耳朵。另外,平時洗澡進水等也可能引起耳道發炎。

家長在給新生兒洗澡時,儘量用手指擋住其外耳道,避免進水。當發現進水時,可以用消毒棉簽清洗其外耳道及耳廓。如果已經流進耳朵內部,建議前往醫院就診,家長不要自行操作,避免弄傷寶寶。

口腔護理

新生兒口腔黏膜非常薄,摩擦容易造成兒童口腔黏膜破損。

新生兒夏季如何護理

“對於父母來說,夏天新生兒護理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情。夏季新生兒護理,要從餵養、飲水、睡眠、大便、皮膚、洗澡六方面著手”,陳紅武教授說,只有全面做好準備,才能打好夏季攻防戰,讓寶寶安然度夏。

1、新生兒餵養攻略:

提倡母乳餵養,母乳餵養是新生兒安度夏季的最好食品,因為母乳營養成分合理,易於消化,溫度適宜,不易被污染,同時含有抵抗病毒和細菌的各種抗體和溶解微生物的溶菌酶;如果母乳不夠可補充配方奶,早產兒則建議專用奶粉。母乳寶寶一般是按需餵養,即寶寶饑餓時立刻給予哺乳,奶粉寶寶則一天量為120~150ml/kg,大約3小時餵養一次。

既往老人家一直認為哺乳期間,媽媽不能吃冷飲和水果是不正確的。因為哺乳媽媽食用冷飲和水果,經過消化和乳汁代謝,不會影響寶寶腸胃功能,但冷飲也不能進食太多。另外不要過多進補,對寶寶體內激素有影響。當媽媽有傳染病,如結核病等,不主張哺乳。一般小感冒,多喝水,是可以哺乳的,但是服用一些特殊藥物後建議暫不哺乳。

2、新生兒飲水攻略:

母乳寶寶不需要特別補水,母乳充足時不需要;奶粉寶寶則需要補水,可在兩餐之間或睡醒時補充淡淡的葡萄糖水。

一天喝水的量可根據寶寶尿量來判斷是否足夠,如果寶寶排尿次數多,尿量大,提示不需增加飲水量。

3、新生兒睡眠攻略:

老人家會覺得將寶寶四肢包嚴實可以增加安全感,但現在主張不要包住手腳,讓其自由活動,有利於健康生長發育;衣服不要包得太多,比成人多一件就可以了。

新生兒一天應該睡16小時以上,早產兒則睡的時間要更長。晚上不睡覺或睡得少,跟其睡眠節律打亂有關,儘量白天不要睡太多,塑造一個安靜、昏暗的環境有利於其睡眠。睡覺時突然驚醒或哭鬧不止,可能是早期缺鈣的表現,可以適當補鈣,多曬太陽。

4、新生兒大便攻略:

正常新生兒多數於12小時內開始排便,胎便呈深綠色,如24小時不見胎便排出,應注意檢查有無消化道畸形。如乳汁供應充分,胎便2至4天排完即轉變為正常新生兒大便,由深綠色轉為黃色。

母乳寶寶大便一天6、7次或2天一次也是正常的,呈淺黃色糊狀便,帶有腥臭味,奶粉寶寶大便呈金黃色,帶有不消化的奶瓣。若出現嘔吐、腹脹、脫水等,大便為蛋花湯樣、有血絲和粘液,就要去醫院就診治療。

5、新生兒皮膚攻略:

新生兒的皮膚柔嫩,防禦功能差,每天要用溫水洗浴。新生兒皮膚最外面的一層叫表皮的角化層,由於發育不完善,因此很薄,容易脫落。在嬰兒剛出生的幾天,手心和腳底部都會脫皮,2-3天后就會消失。

如果皮膚上出現小紅點,可能是膿皰疹或奶癬,膿皰疹主要和感染有關,奶癬則可能是過敏或衛生不注意引起,所以在每次喝奶後要注意寶寶口周清潔,清潔後可塗爐甘石或氧化鋅止癢。紅臀則是因為寶寶夏天包尿布時間太久、散熱不良引起,注意勤換和保持通風透氣,及時塗鞣酸軟膏或紅黴素軟膏。

6、新生兒洗澡攻略:

夏天洗澡,可以幫助孩子調節體溫,還可以使皮膚上汗腺開口不被上皮細胞阻塞,有利散熱。新生兒最好每天洗澡2至3次,水溫37度左右。

臍部可以沾水,洗澡後應擦乾水跡,用酒精棉枝消毒,發炎時也是同樣處理,2周後自然脫落。洗澡後進行新生兒撫觸,可以促進寶寶皮膚感知,增加親子關係,提高機體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