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春季小心寶寶腹瀉 寶寶拉肚子怎麼辦?

春季是寶寶長高的黃金期,也是寶寶疾病易發的季節。氣溫升高,很多病菌找上寶寶,而寶寶的抵抗力又弱,感冒腹瀉等情況常常發生,面對這些情況,爸爸媽媽該如何應對呢?

寶寶拉肚子的原因

在中醫理論中慢性腹瀉多由脾虛引起。中醫學認為小兒“脾常不足”。寶寶生下來,脾胃是第一個經受壓力和考驗的系統,當脾胃的能力不足時,整個身體的活力和抵抗力都降低,寶寶也更易受到病毒感染(比如腸胃炎)或細菌感染而引起腹瀉。兒科專家認為治療寶寶拉肚子要從根本原因入手,通過強健脾胃解決寶寶腸胃問題。

緣由1:先天稟賦不足,後天調護失宜

中醫學認為寶寶脾胃先天稚嫩,如果後天餵養不當,比如長期過量餵養、母乳不耐受等一系列內外原因累積,易造成脾胃積勞成疾。如此一來,一旦飲食或天氣稍有改變,就易引發寶寶習慣性腹瀉。

緣由2:久病遷延不愈

人是陰陽相和的整體。寶寶如果因為脾虛腹瀉而失於治療,身體就會自動把肝臟的陽氣調動起來。脾越虛,調動的肝陽越多,慢慢地,肝越強脾越弱,因此變成不良迴圈,導致患兒體質漸差,更易引發長期反復腹瀉。

寶寶拉肚子的症狀與危害

常見表現:

·大便次數增加

·大便糊狀或黃綠色稀水便、蛋花湯樣,可混有黏液和膿血

·發熱、嘔吐、精神不佳

·脫水時產生口渴、眼窩凹陷等

·危重時,呼吸加快、昏迷

危害:

·干擾正常的胃腸功能

·引起體內水分、電解質丟失、失衡

·容易生病,抵抗力降低

·導致休克以致威脅寶寶生命

·長期腹瀉影響寶寶生長發育

防治腹瀉 專家來支招

小兒腹瀉其實是很容易預防的疾病,專家提示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幾點,就能減少寶寶腹瀉

發生:

一是要注意飲食衛生,食品應新鮮、清潔,奶瓶、奶嘴等食具必須消毒,飯前便後要徹底洗淨雙手。

二是適量飲食,由於小兒消化功能正處於發育階段,吃的太多消化不良反而容易引起脾虛腹瀉。

三是小兒在季節交替及夜晚睡覺時要避免腹部受涼,尤其要防止疲勞後著涼,在空調室內也不可大意。

四是生活要有規律,充足睡眠,要讓小孩加強戶外活動,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增強抵抗力。

最後專家指出,寶寶腹瀉後應注意合理搭配飲食,以清淡為主,只要不出現頻繁嘔吐應鼓勵自然進食,以流質和半流質食物為主。同時儘量不要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減少感染機會。而當發現寶寶腹瀉時,媽媽若能及早給寶寶使用丁桂兒臍貼,再加上正確護理,一般都能幫助寶寶擺脫腹瀉困擾,恢復健康哦。

相關閱讀:寶寶腹瀉能吃雞蛋嗎?寶寶拉肚子怎麼辦?

小兒腹瀉的治療

1.首先如果想要預防小兒腹瀉的出現,最好採用母乳餵養,因為母乳能夠提供給孩子足夠的營養。

母乳是孩子最好的營養品,母乳中含有大量小兒所需要的消化酶與抗體。

各種營養成分最適合小孩子,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所以孩子吃母乳可以防治小兒腹瀉。

2.日常生活中還可以用碗勺代替奶瓶對孩子進行餵養,這樣也可以非常有效預防小兒腹瀉的出現。

因為奶瓶難以消毒,容易造成污染,所以用碗勺餵養,小兒不容易出現腹瀉。

3.腹瀉的孩子需要及時的補充體液,防止孩子脫水。家長可以自己製成補充液體,家長可在500毫升開水(或米湯)中加入20克白糖(兩平匙)和1.75克食鹽(半啤酒瓶蓋),做成口服補液。

孩子腹瀉了會造成大量的水分流失,所以補償體液對孩子脫水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4.還有就是你日常生活中不要只讓孩子吃主食,日常生活中適當的吃點副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可以預防腹瀉。

無論是採取哪種餵養方式隨著孩子的成長都會需要添加輔食,比如可以添加菜湯、蛋黃等。

5.注意輔食的品質,添加輔食後需要根據孩子的情況決定是否繼續添加,應該注意輔食的品質,不然容易引起孩子腹瀉。

6.讓孩子進行必要的鍛煉,增強孩子的體質,增強孩子的抵抗能力,從而不容易患上腹瀉。

7.應該避免讓孩子過度疲勞,或者是受到驚嚇以及精神過度緊張,因為這些也會引起小兒腹瀉。

8.不要濫用抗生素,抗生素不僅僅對腹瀉沒有什麼作用,還會造成腸道菌群失調造成腹瀉加重。

9.不要對孩子禁食,因為禁食不僅僅對腹瀉沒有好處,而且會造成孩子快速脫水,造成病情加重。

10.可以將胡蘿蔔煮熟,搗爛成泥狀喂給孩子,一般來說喂兩天或者是三天大便就會成形。

相關閱讀:寶寶拉肚子分4種類型 謹記嬰兒腹瀉注意事項

腹瀉吃什麼好

蜜餞山楂

材料

生山楂500g、蜂蜜250g。

做法

將生山楂洗淨,去果柄、果核,放在鋁鍋內,加水適量,煎煮至七成熟爛、水將耗幹時加入蜂蜜,再以小火煮熟透收汁即可。

待冷,放入瓶罐中貯存備用。每日3次,每次15~30g。

食療功效

本方有開胃、消食、活血化瘀之功,適用於冠心病以及肉食不消腹瀉。

益脾餅

材料

白術30g,乾薑6g,紅棗250g,雞內金15g,麵粉500g,菜油、食鹽各適量。

做法

將白術、乾薑用紗布包成藥包紮緊,放入鍋內,下紅棗,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後用文火熬煮1小時左右,除去藥包和紅棗的核,把棗肉攪拌成棗泥待用。

將雞內金粉碎成細末,與麵粉混合均勻,再將棗泥倒入,加鹽、水適量,和成麵團。將麵團分成若干小團,做成薄餅,在鍋內放入菜油,用文火烙熟即成。

食療功效

本方有健脾益氣、開胃消食之功,適用於食欲不振、食後胃痛、慢性腹瀉、慢性胃腸病等。

相關閱讀:孩子腹瀉巧護理 小兒腸炎食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