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小兒抽搐病因多,家長切不可盲目應對

新生兒由於大腦皮層薄,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夠完善,更易於發生抽搐。新生兒抽搐多不典型,往往體現為兩眼注視,眼球震顫,臉上局部肌肉抽動,或四肢不規則的抽動。有的僅體現為面色蒼白或潮紅,出汗,呼吸不規則;或屏氣,呼吸暫停,皮膚紫紺。抽搐是小兒時期的一種嚴重症狀,尤其是新生兒。不僅抽搐時的體現會使家長驚惶失措,而且他切實可引起嚴重後果。一方面,引起新生兒抽搐的原因往往都是些嚴重疾病,這些病自身就可能致死或致殘。

新生兒抽搐的原因

1.患感染性疾病

比如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新生兒破傷風、肺炎,多於新生兒出生後一周內發病。這些疾病病症不典型,若是不能夠及時治療,易導致極其嚴重的後果。

2.代謝異常

比如低血糖、低血鈣、低血鈉、高血鈉、VB缺乏等。除此之外,某些病症如腦部發育不良、溶血症引發的核黃疸也是引起抽搐的原因之一。另外,如膽紅素、氨基酸等在體內的代謝異常,也是導致新生兒持續性抽搐的重要原因。

3.顱內疾病

(1)腦組織缺血缺氧:有三分之二患兒由於這個原因發病,一般在出生一天內發生該病症。

(2)顱內出血:一般在出生後兩到三天發作。

(3)腦梗阻:最常見的是動脈梗阻,一般在出生後四天內出現。

4.感染

一部分的病原體微生物感染也是導致新生兒抽搐的原因之一,主要有腦膜炎、破傷風、腦膿腫、敗血症等。倘若新生兒本身患有破傷風,一旦發生抽搐會有牙關咬緊的症狀。

若感染發生在出生之前,也就是尚在媽媽子宮裡的時候,一般會在出生後3天時發作。若感染發生在出生之後,一般會發生在出生後一個禮拜時。

5.藥物中毒或者藥物副作用

超量服用興奮劑、過度服用抗哮喘藥物、因誤服有機磷農藥而中毒,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抽搐現象的發生。除此之外,在懷孕期倘若使用麻醉類藥物或者抗癲癇藥物,會通過胎盤這道屏障對胎兒產生影響。由於新生兒在出生後環境發生變化,不再繼續從母體中獲取營養,因此也不會通過母體攝入藥物成分,從而發生撤藥反應,由此會導致抽搐現象的發生。新生兒在出生後發生抽搐和痙攣,通常在一至兩天時間內會恢復健康。

6.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良或者畸形

比如腦積水、腦功能不全、透露發育畸形等。

7.家族遺傳

通常在剛剛出生幾天內發作,發病概率比較大但病情往往不是很嚴重,多數患兒即使不進行治療,也會在幾周至幾月時間內自動痊癒。

8.其他原因

比如高血壓、紅細胞數量增多等。

相關閱讀:幼兒熱痙攣是怎麼回事

小兒抽搐症狀

抽搐的診斷 一、症狀表現:

抽搐的引發原因有很多,症狀也有很多表現形式,主要的有:

發熱,發燒,便秘,喉中痰鳴,痰黃、苔黃膩,壯熱口渴,便秘腹脹,斑疹、舌絳,煩躁、目赤、口苦,斷煩失眠,兼血虛,抽搐頻作,抽搐頻作,痰涎壅盛,痰涎壅盛,納呆、腹脹,肢冷、便溏,牙關緊閉,角弓反張,全身痙攣,上下肢抽動,發作不定時,神志清醒。

1、全身強直性抽風:全身肌肉強直,一陣陣抽動,呈角弓反張(頭後仰,全身向後彎呈弓形),雙眼上翻或凝視,神志不清。

2、局限性抽風:僅局部肌肉抽動,如僅一側肢體抽動,或面肌抽動,或手指、腳趾抽動,或眼球轉動,眼球震顫、眨眼動作、凝視等。大多神志不清。以上抽風的時尚可為幾秒鐘或數分鐘,嚴重者達數分鐘或反復發作,抽風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者稱驚厥的持續狀態。

3、高熱驚厥:主要見於6個月到4歲小兒在高熱時發生抽風。高熱驚厥發作為時短暫,抽後神志恢復快,多發生在發熱的早期,在一次患病發熱中,常只發作一次抽風,可以排除腦內疾病及其它嚴重病疾,且熱退後一周作腦電圖正常。

相關閱讀:新生兒睡覺抽搐正常嗎

小兒抽搐怎麼辦?

但凡發燒、脫水、低血糖、腦部病變、外傷、腫瘤,都可能造成抽搐現象,而其中為熱性痙攣的比例最高。熱性痙攣主要是因為嬰幼兒腦神經功能還不穩定,體溫急遽升高引起腦細胞不正常放電,造成突然不省人事、四肢僵直抽動、口吐白沫、眼球上吊、嘴唇發青等現象。熱性痙攣常在發熱24小時以內發生,大多數為全身性的大發作,發作的時間多在15分鐘以內。熱性痙攣好發於六個月至五歲大的孩童,在臺灣六歲以下兒童,其發生率為3~4%。熱性痙攣小朋友中約有20-40%家族中有熱性痙攣病史的成員。但是抽搐並發燒,並不一定就是熱性痙攣,也可能是其他嚴重的疾病如腦膜炎引起,可以藉由與熱性痙攣不同的症狀來區分熱性痙攣病童於抽搐後,經短暫睡眠,多半有很好的活力,不像腦膜炎、腦炎或其他問題,持續昏睡。折疊家中緊急處理孩子在家中突然出現抽搐的現象,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如此才能幫助小孩,以下幾點提供家長參考:

1、應先將孩子側躺,挪除周圍尖銳危險物品,以免發作時撞到。

2、鬆開衣物,頭抬高,使呼吸道暢通。

3、測量體溫,若發燒,立即使用肛門塞劑退燒

4、若口腔中有異物容易取出者,可在側躺後清出。

5、請仔細觀察小孩抽搐時眼睛、臉、四肢的變化如雙側或僅是單側抽搐,也需注意抽搐時間的長短。

6、在抽搐時或抽搐後不要馬上給小孩喝東西以免嗆到。

7、若是第一次抽搐、抽搐超過十分鐘或連續抽搐、神智無法恢復時,應緊急送醫。如欲妥善治療就要先找出孩子抽搐的原因。對於第一次發燒合併抽搐的孩童,醫師會詳細詢問家長孩子抽搐時間的長短、抽搐表現及家族史,需搭配詳細看診及血液檢查,必要時會安排腦脊髓液檢查或腦部斷層掃瞄,以便排除腦膜炎、電解質不平衡、代謝性疾病。或其他原因的可能。第一次發燒合併抽搐的孩童,通常需打點滴留院觀察6~8小時,因為有可能短時間再發作。若急性發作,會以靜脈注射或直腸塞劑方式給予抗癲癇藥物來停止抽搐,嚴重重複抽搐者需安排住院治療。熱性痙攣的病患會於第一次發作後了至10天安排腦波檢查。

居家照顧

1、熱性痙攣的小孩若生病,應儘早就醫。

2、平常家中就應準備退燒塞劑,發燒時應採取正確積極的方法退燒,避免因體溫持續上升再度引起抽搐。

3、熱性痙攣的小孩應避免常發生全身性熱性痙攣,以免增加日後變成癲癇的危險。折疊NG處理法1、不要為了叫醒或壓制小孩痙攣,而不斷晃動或束縛小朋友的身體。

4、幹萬不可因擔心孩子咬到舌頭,而硬將湯匙或父母的手指頭塞入小孩緊閉的嘴巴中,這樣可能會誘發嘔吐,若東西不慎掉入反而會引起呼吸哽塞,造成進一步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