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家有腦癱嬰兒父母怎麼辦

腦性癱瘓(以下簡稱腦癱)是大腦在發育成熟前,因受到損傷或發生病變而引起的以運動和姿勢障礙為主的臨床綜合症。家有腦癱兒,操碎父母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艱辛。苦點、累點並不可怕,他們最揪心的是孩子的將來。“將來”兩字,對腦癱兒來說是沉重的,他們將會遇到哪些問題呢?現抬起主要的幾點,逐一分析如下

家有腦癱嬰兒父母怎麼辦

一、腦癱會不會傳染?

腦癱是一種非傳染性疾病,絕對不會通過接觸傳染。因此,不應將患兒與正常兒童隔離,而應讓他們相互接觸,一起做遊戲和進行活動,以促進腦癱患兒的生長發育。

二、腦癱是否一定會導致弱智?

雖然有些腦癱患兒智力上有缺陷,但腦癱並不等於弱智。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智力發育延遲的腦癱患兒,並非智力本身有問題,而是因為長期缺少外界環境的適宜刺激,以及學習的機會少於正常兒童所致。很多資料顯示,有些腦癱患兒的智力甚至高於一般兒童,只要給予機會,他們完全可以創造出令人矚目的成就。

三、腦癱能夠治癒嗎?

腦癱是一種非進展性疾病,一旦患病,已經受損傷的腦組織是不可能通過治療而被修復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而言,腦癱不可能通過治療而達到通常所說的痊癒。但是,通過積極的治療,腦癱患兒的功能卻是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發展。所以,決不可以放棄對腦癱患兒的治療和訓練,應該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四、腦癱可以預防嗎?

無論哪個國家和地區,到處都有腦癱的病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辦法能完全防止腦癱的發生。但針對腦癱的病因採取相應的措施,如確保孕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等,還是可以降低其發生率的。

相關連結 奶瓶餵養會出現哪些問題 怎樣的哺乳步驟才正確 產後媽媽5款食療催乳良方

五、腦癱患兒是否永遠不會行走?

家有腦癱嬰兒父母怎麼辦

這是每個家長都極為關注的問題。可以肯定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腦癱患兒都能學會走路。但對每個患兒來說,則要視其病情輕重而定。另外,有許多腦癱患兒直到7歲甚至10歲以後才能夠行走。因此,需謹慎對待這一問題,切勿過早草率定論而放棄努力。從孩子的需求角度來而言,也許其他方面的技能訓練更為重要。有人提出,一個孩子要想幸福、獨立地生活,下列方面是必不可少的:(1)自信、自愛;(2)與他人能很好地交流和建立良好的關係;(3)生活能自理,如能自己吃飯、穿衣等;(4)能自己從一處轉移至另一處;(5)可能時,能自己行走。

上述5個方面是根據其重要性大小的順序排列。從中可以看出,行走並非是孩子所需要的最為重要的技能。因此,即使孩子不能行走,也還有許多更重要的方面應予以注意,如進食、洗漱、穿衣、玩耍、交流等。同時,也可採用多種方式説明不能行走的孩子到他們想去的地方,如使用輪椅、手搖三輪車、特製行走架等。

六、藥物對腦癱有無幫助?

一般地說,藥物對腦癱沒有作用。但若患兒有癲癇發作時,則可用抗癲癇藥物來控制。

七、手術能不能治療腦癱?

手術不能治療腦癱本身,但有時可用於矯正攣縮(使縮短的肌腱延長),或減少痙攣肌肉的拉力,以預防攣縮發生,但這有可能使運動更加困難。因此,只有在患兒已學會行走時,才能考慮手術治療。還應注意的是,説明患兒的最好方式,是鼓勵其在良好的體位和姿勢下,對張力增高的肌肉進行主動牽伸運動。

八、腦癱會在同一家庭中再次發生嗎?

一個家庭內同時有兩個腦癱患兒的情況極為罕見,因此不必過慮。

九、腦癱患兒成年後能結婚和生育嗎?

一般而言,腦癱患兒的後代不會出現腦癱,除非是有家庭性痙攣性截癱的患者。因此,腦癱患兒成年後可以結婚,生育。

家有腦癱患兒固然不幸,但是應該看到,腦癱患兒在很多方面有著發展的空間和緩解的條件,只要給患兒更多、更全面的關愛,一樣能夠長成有用之才。

相關連結 奶瓶餵養會出現哪些問題 怎樣的哺乳步驟才正確 產後媽媽5款食療催乳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