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改變孩子飯來張口的壞習慣
怎樣改變孩子飯來張口的壞習慣
1、從小培育孩子自己穿衣吃飯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需要父母給予他關心和照顧。幫他穿衣服、洗衣服,給他餵奶餵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種習慣。父母成了習慣,孩子也成了習慣,習慣了父母對自己的照顧和寵愛,覺得父母給自己穿衣服和餵飯是理所應當的。但久而久之,這種習慣是會改變一個本來動手能力很強的孩子,孩子在這種習慣中慢慢的變成了只會依賴父母的“弱小兒”。在我們國家,這樣的弱小兒已經越來越多,並且正在蔓延。
2、父母的溺愛和“包辦”是最大的癥結所在
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是對的,把自己的孩子照顧好,也是天底下所有父母都希望做到的。但父母也許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對孩子的愛,還應該包括對他的教育和引導。孩子年齡小,給他餵飯、穿衣都成了大人的責任,但這種責任不是一直持續的,當孩子有了大人給他穿衣、餵飯的經驗後,他就已經對這個穿衣、餵飯的動作有了認知,只要父母稍加引導,孩子是會按照這些動作的要領去完成的。千萬別低估了我們孩子的能力,他們的潛在能力很大,就要看父母和老師如何去教育和引導他們。可能有的孩子接受能力不強,學習能力也不強,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總也學不會,就放棄了,覺得還是幫孩子穿好,給他喂飽,不讓他凍著、餓著。孩子在長大後雖然學會了穿衣吃飯,但他卻沒學會自立,而是學會了依賴別人,這種思想會伴隨其一生,給他今後的發展帶來了很多的阻礙與不便。
3、家長學會對幼兒“放手”
在幼稚園裡,剛入園不久的孩子們就表現出了各自不同的能力,有的孩子很能幹,會自己穿衣,吃飯;有的孩子能力很弱,幾乎不會穿衣吃飯,但仍然在努力的嘗試著做;還有的孩子已經學會了吃飯穿衣,可他卻待在原地遲遲不見動手,他的小眼睛總是望著老師或是其他穿好衣服或已經吃完飯的小朋友,他希望會有人去幫幫他。這些孩子在相同的環境因素下,他們的表現已經存在差異了,這就是家庭教育的關鍵所在。和家長反應情況後,有的家長會引起重視,也有的家長則表示如果讓他們自己來完成,他們總是穿不起衣服會被凍病的,不喂他們吃飯,他們會把飯吃冷。家長不肯對幼兒“放手”,導致了家園教育的不一致,這樣一來,老師在幼稚園對幼兒的引導全都歸零,幼兒在家依舊還是依靠父母,在幼稚園也會依賴老師,即使老師不幫他,他心裡也知道,反正爸爸媽媽會幫自己就行了。有了這樣的想法,我們才會有了那麼多的“弱小兒”。
改變影響孩子一生的壞習慣
1、脾氣暴躁
小小年紀的他,因為自己得不到的東西,竟然大大出手,推倒了桌椅,掀翻了桌上的東西,甚至還躺在地上打起滾來了呢。有時貪吃大肉、零食等,父母為了不讓其多吃,竟然也用這種耍脾氣的方式來解決。在這個時候,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妥協,不然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孩子以後就會用這種方式來“要脅”父母的。針對這種情況,做父母的首先要等孩子耍完脾氣之後,讓其肆意進行,不管再怎麼鬧,家長不用管它,哭過鬧過之後,就會停下來的,因為孩子一旦發現你關注于他時,就會變本加厲地苦惱,索性不裡他們,孩子反而會過段時間平靜下來,等平靜下來後再進行好好地引導,明確地告訴他耍脾氣是沒有用的,要用語氣平和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才行。
2、有暴力傾向
不管是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耍,還是在家中有人大人的責備,孩子都明顯地表現出煩躁的心態,並且還出手打人,孩子才不管是比自己小的小朋友還是是自己的長輩,反正是不合自己心意的,一律就動手打,或者手腳並用,手打腳踢的。有的家長都拿孩子沒有辦法,其實對於這樣的情況,做家長的除了反省自己日常的行為以外,要特別注意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動手打人絕對是不對的,這樣的人走上社會以後,很容易因為自己的情緒而受人排斥的,教育孩子擁有一個好的道德品質,不然以後孩子會給你惹很多的麻煩的。不要總以為自己的孩子小,放縱他,其實這無形中會讓孩子變本加厲,所以,孩子的暴力行為不可忽視。
3、經常說謊
孩子經常說謊,做大人的我們也要深刻地反省一下,是不是我們平時對孩子的承諾太多,而沒有完成呢,首先這個是一方面,還有有的孩子在學校受了懲罰之後,不敢告訴家長,因為平時家長對孩子總是打罵的,所以為了保住自己不挨打,孩子也撒謊起來了。對待孩子的撒謊,我們一定要找出原因,從而一起克服這個壞習慣,不然孩子總是活在謊言裡,長大後會找不到一種真實的感覺,總覺得事事空虛、無聊。蹲下身來,瞭解下我們孩子為什麼說謊,態度平和地和孩子說,讓孩子從內心真正打開自己的心結,避免孩子今後再說謊,因為孩子一旦養成說謊的習慣,那就很難從他的口中瞭解一些真實的情況,這個也必須引起家長的注意。為孩子以後的一生,自己多花點心思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