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春季帶寶寶多曬太陽 增強免疫力

人曬太陽的主要目的,是可以通過陽光中紫外線的照射,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能增強人體對鈣離子的吸收能力,所以常被用來防治兒童的佝僂病和成人的軟骨病,關節痛等。而缺乏維生素D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引起兒童佝僂病和成人的軟骨病。

此外,缺乏維生素D還有可能造成肌肉萎縮、痢疾腹瀉、失眠、緊張等。同時,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以刺激骨髓製造紅細胞、防止貧血,並可殺滅空氣裡和皮膚上的細菌,增強皮膚抵抗力。陽光也能幫助人體預防流感。

如何帶寶寶曬太陽

帶寶寶曬太陽抓住兩個時段。一般情況下,曬太陽時間以上午9—10時或下午4—5時最好,因為上午9—10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下午4—5時紫外線中的 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而12—14時的陽光比較強烈,對孩子的皮膚不好。

春天帶寶寶曬太陽不宜超過一小時。大部分人認為春天的陽光較柔,多曬不會對皮膚造成危害。但據專家介紹,春天的太陽紫外線含量也很高,許多媽媽經常抱著孩子一曬就是兩個小時,這是不合理的,因為嬰幼兒的皮膚嬌嫩脆弱,長時間曬太陽可能導致皮膚乾燥、粗糙、起紅疙瘩等。專家建議,嬰幼兒每天曬太陽不宜超過一小時。

正確選擇曬太陽的場所。有些家長抱著寶寶在室內陽臺上曬太陽,但是隔著玻璃曬太陽實際上沒什麼作用。滿月以後的寶寶就可以到戶外曬太陽了。可以選擇帶寶寶到一些綠化較好、空氣清新的公園曬太陽。不要在靠近街道的廣場,渾濁的空氣、汽車尾氣和太多的粉塵,對寶寶的呼吸道不好。

總結:在曬太陽過程中,應該在保證寶寶暖和的前提下,讓寶寶的頭、手、腳以及能露的地方儘量露出,但孩子的面部和眼睛最好避開陽光直射。同時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責任編輯:劉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