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行為發展階段】寶寶依戀有幾個階段
養生之道網導讀:
瞭解寶寶行為發展階段對寶媽極為重要,那麼如何瞭解寶寶行為發展階段?瞭解寶寶行為發展階段並不困難。寶寶行為調節階段
在寶寶一歲之前,寶寶的行為調節可以分為兩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以對之前的經驗進行重新歸類作為標誌。刺激和感情模式在記憶形成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細膩的相處能夠促進寶寶的行為調節,能夠使寶寶控制自己的壓力。
在第一個發展階段中,也就是兩到三個月時,以出現社交微笑為標誌,父母開始把寶寶看作是一個社交物件。這時候因為大量的發育,寶寶能夠發送明確的表情信號。
同時,寶寶生來就有的自我感知也進一步發展。他越來越覺得自己和別人是分開的。“易感染”在情感方面長期占主導地位。有些情感的前身可以在寶寶剛出生時就觀察到,另一些則是在一歲之前慢慢地發展。寶寶的笑會讓媽媽受到感染,因此感到愉快,反過來也一樣。
在第二個階段中,也就是半歲以後,寶寶開始明白物體和人的存繼性。在和他人相處時,這種全新的能力首先表現為“怕生”。這會對自我感知產生影響,使自我的感覺越來越清晰。首次出現了特別的情感。這都讓寶寶對和依戀物件的共同感更加強烈。
基於這些巨大的變化,寶寶和父母之間發展出了依戀。這以大量共同經歷的情景為依據。它的性質決定了寶寶之後的社交能力,因為不斷重複和獨特的交往模式會儲存在寶寶的記憶中。
依戀是寶寶和依戀物件之間的一種獨特的、長久的情感聯繫。寶寶在一歲的最後幾個月裡出現的情感讓依戀更加穩固。特定的行為方式被認為是依戀行為,例如哭、笑、抱住和仿效。
在進化史中,依戀證明了自己的重要性。父母的理解影響了依戀關係的類型。在這期間,寶寶的兩種極端需求不斷交替:對安全感的需求和自己的好奇心。為了探索這個世界,他需要確保自己能隨時回到父母身邊。和寶寶在依戀關係中經歷的安全感有關的是,寶寶能在多大程度上追隨自己探索世界的好奇。
科學上將依戀分為不同的模式:安全型依戀、不安全型依戀和混亂型依戀。不安全型依戀又分為回避型依戀和矛盾型依戀。
嬰兒期依戀的形成和發展
依戀是指嬰兒和照看人之間親密的、持久的情緒關係,表現為嬰兒和照看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體現在母親和嬰兒之間。
依戀形成和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前依戀期、依戀建立期、依戀關係明確期、目的協調的夥伴關係,在嬰兒期主要表現為前兩個階段。
前依戀期(出生~2個月):寶寶對所有的人都做出反應,不能將他們進行區分,對特殊的人(如親人)沒有特別的反應。剛出生時,他們用哭聲喚起別人的注意,似乎他們懂得,成人絕不會對他們的哭置之不理,肯定會同他們進行接觸。
隨後,他們用微笑、注視和咿呀語同成人進行交流。這時的嬰兒對於前去安慰他的成人沒什麼選擇性,所以此階段又叫無區別的依戀階段。
依戀建立期(2個月~7-12個月)。寶寶開始對熟悉的人有特殊的友好關係,能從周圍的人中區分出最親近的人,並特別願意和他接近。這時的寶寶仍然能夠接受比較陌生的人的注意和關照,也能忍耐同父母的暫時分離,但是會帶有一點傷感的情緒。
對嬰兒起主要影響作用的是母親。母親是否能夠敏銳地和適當地對寶寶的行為作出反應,母親是否能積極地同她的小寶寶接觸,是否在孩子哭的時候給予及時的安慰,是否能在擁抱她的小寶寶時更小心體貼,是否能正確認識小寶寶的能力及軟弱性等等,都直接影響著這種母子依戀的形成。
嬰兒對母親和父親的依戀幾乎是同等程度的,儘管通常是母親和寶寶在一起的時間多。但母親和父親在同寶寶的關係上有一些區別,父親通常更充滿活力和體力,母親則更安靜而且語言更多一些。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