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孩子語言教育】孩子為什麼說話晚

養生之道網導讀:

瞭解孩子語言教育對寶媽極為重要,那麼如何瞭解孩子語言教育?瞭解孩子語言教育並不困難。

為什麼孩子說話有早有晚

孩子說話有早有晚,通常的情況下,孩子長到10--13個月的時候就能夠開始說出有意思的話語,少數孩子可能較單一蝗,或者較晚一些,有的孩子還會延遲到第15~17個月左右才開始同你有問有答。影響孩子說話有早、晚的因素是很複雜的。

有時是一種因素,這種差異的形成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係。就是說,有些孩子的父親或母親小時候學說話就比較晚,這些孩子受到父母遺傳的影響,開口說話的時間可能會延遲一些。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大可不必過分焦急。

有時是幾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除了遺傳因素的影響之外,在此要特別強調的是後天家庭環境與教育的直接影響。例如,有的家長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平時很少主動與孩子說話,使孩子很少得到練習說話的機會。

有時還會強調“忙”,很少主動與孩子接觸,使得孩子沒有模仿說話的對象和缺乏進行言語交流的欲望,孩子就很難得到開口說話的訓練了。還有的父母不愛說話,還不喜歡帶孩子接觸其他人,就更得不到刺激和訓練了。

所以,父母要多付出一些愛心,加強親子間的言語溝通,給孩子充分的言語刺激,孩子一定不會辜負你們的期望,他一定會在你們的關愛之下迅速進步的。

在這裡還要提醒家長,一方面要抓緊施教,多多訓練,一方面還是要細心觀察,注意孩子的點點進步,及時鼓勵孩子,幫助孩子獲得信心和滿足。隨著親子關係間的密切合作,你有時可以欣喜地看到孩子似乎在一夜之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到那個時候再來和孩子一起品味成功的喜悅和辛勞付出之後的豐碩的成果。

這個時期為了使小孩能夠較準確地使用一些簡單的詞,要經常鼓勵小孩自己表述需求。引導孩子多說一些有名詞和動詞的雙語簡單句。例如“媽媽抱”,“寶寶喝水”,“我要”等要求語,以及“我不要”,“不鼓勁”等否定語。

本段時期的語言教育活動

1歲半至2歲的幼兒處於言語發生階段的後一階段,即雙詞句階段。他們往往用兩個單詞表示一個句子,如“媽媽抱抱”“囡囡飯飯……蘋果削”等。這一階段幼兒似乎突然開了口,說話的積極性很高,詞語大量增加,出現了“詞語爆炸現象”。

而且,從1歲半開始,孩子對詞句的掌握也迅速發展,由單詞句——雙詞句——完整句發展。總之,這是幼兒掌握詞語的第一個關鍵期,宜提供下列一些語言教育活動。

1.提供良好的言語榜樣和言語示範幼兒掌握的語言主要是通過對周圍語言環境的模仿而獲得的。

2.正確對待嬰兒的提問。幼兒在這階段好像成了一個“勤學好問”的人,他常常不斷地提問,想瞭解大幹世界裡的一切問題。這時候成人應耐心回答,以鼓勵、讚賞的態度激發孩子的求知欲,保護他的好奇心。除了認真對待孩子的提問,成人更要注意抓住機會,把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不厭其煩地告訴他。

3.傾聽文學作品,觀看動畫片。每天讓幼兒傾聽一些優美動人、題材鮮明、短小精悍的故事。

4.維續開展早期閱讀指導。這一階段幼兒讀圖畫書的興趣較為濃厚,成人可以和孩子共同閱讀,並作適當地講解。還應創設條件,讓孩子學會獨立地閱讀,培養看圖說話的能力。

5.通過遊戲豐富和鞏固詞彙。

(1)問答式詞語接龍。如成人問:“誰會飛?”孩子答:“鳥會飛。”成人問:“誰會遊?”孩子答:“魚會遊。”

(2)傳聲筒遊戲。孩子拿著用報紙做的傳聲筒模仿成人說的話。如媽媽在傳聲筒一端說“星星亮晶晶”,幼兒在另一端重複媽媽的話“星星亮晶晶”。

媽媽講故事

太陽和小魚

太陽公公小時候很調皮。有一次,他跳到海裡去游泳,游呀遊呀,就是不肯回天上去了。天上黑洞洞的,什麼事也不能幹了。

人們想了個辦法,用粗繩子系住太陽的腰往上拉。可是,太陽太重了,剛拉上來一點,繩子就斷了。

人們又想了一個辦法:用天網套住太陽,往上拉,可是,太陽太重了,剛拉上來一點,天網就破了。

怎麼辦呢?有一條小灰魚悄悄向大海遊去。

小灰魚遊到太陽身旁,用它的小尾巴在太陽肚皮上抓癢癢。

“哈哈哈!嘿嘿嘿!”太陽一邊笑,一面逃,“謔”地一下升上了天空。天空有了太陽,人們重新得到了光明和溫暖。

大家要感謝小灰魚,小灰魚卻不見了,原來,它被太陽光變成了美麗的小金魚。

影響孩子說話晚的因素

從寶寶懂得開始咿咿呀呀地和大人交流開始,爸爸媽媽們就在等著他們開口第一叫“爸爸”“媽媽”,但這個等待時間卻有的長有的短。同年齡的孩子,有的已經會唱兒歌了,有的卻剛學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為什麼有的孩子會說話晚?專家表示,除了遺傳和生理因素的影響,家庭環境也會影響孩子說話的早晚。

1.語言環境太複雜

有的家庭成員來自不同的地方,有的家長希望孩子早早接觸英語,因此家裡普通話、方言、英語齊上陣,有的家長講話速遞偏快或偏複雜,這些都會給孩子造成複雜的語言環境。而語言的學習主要靠模仿,在複雜的語言環境下,孩子模仿起來有困難,就會變得不願意說話。

2.缺少語言交流

家人在陪伴孩子時,太注重自我表達,缺乏與孩子目光的對視,沒有耐心聽孩子咿呀兒語,很少對孩子的表達做出回應,這些都可能導致孩子缺少語言交流的機會,從而造成孩子說話晚。

3.過於溺愛

有的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總是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甚至在孩子發出表達信號之前,家長已經說出並滿足了孩子的需求,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意識到無需開口,只要指一指手、動一動眼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學說話的動機因此被抑制。

4.模仿孩子說話

孩子因為剛學習說話,很多發音不準確,有的家長就會模仿孩子的說話,覺得這樣很有趣,但這種做法相當於鼓勵孩子延續這種錯誤的表達,同時也會阻礙孩子對正確發音的學習。

5.“圈養”孩子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在外面容易沾染細菌、病毒,因此把孩子圈養在家,很少和其它小朋友接觸。殊不知,在遊戲中,年齡小的孩子會主動學大孩子說話,積極性非常高,相反,若孩子生活中接觸的人太少,就會習慣沉默寡言。因此,如果孩子缺少玩伴,也可能造成說話晚。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