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中耳炎怎麼辦
孩子一旦患者了疾病,家長是非常緊張的,因為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沒有我們成年人這麼強,所以一旦患上了疾病,那麼對於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而且在治療孩子的疾病上面我們用藥又需要非常謹慎,要不不但治療不了疾病,而且還會導致一些新疾病的出現,那麼孩子中耳炎了應該怎麼辦。
我們知道孩子的中耳炎是分為兩種的,所以我們要區別對待,不能亂醫治,孩子的中耳炎分為小兒急性中耳炎以及小兒慢性中耳炎兩種,一起看看下文的介紹。
小兒急性中耳炎的治療
小兒急性中耳炎的治療原則是控制感染,通暢引流及病因治療。早期應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鼓膜穿孔後取膿液作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選擇敏感抗生素。麻黃素滴鼻以減輕咽鼓管咽口腫脹,以利引流。同時要注意休息,調節飲食並全身支持治療。鼓膜穿孔前局部可用苯酚甘油滴耳以消炎止痛,由於該藥對中耳粘膜有腐蝕性,鼓膜穿孔後應立即停止。如症狀嚴重,鼓膜明顯膨出,經治療後無明顯緩解,可在無菌操作下行鼓膜切開術,以利通暢引流。鼓膜穿孔後應徹底清洗外耳道膿液,局部使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感染控制後,穿孔多自行癒合。確定炎症消退而穿孔長期不愈轉為慢性中耳炎者,可作鼓膜修補術。同時應積極治療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樣體切除術,下鼻甲手術等。
小兒慢性中耳炎的治療
慢性中耳炎局部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根據不同類型採用不同方法。
1.單純型:以局部用藥為主。流膿停止、耳內完全乾燥後穿孔或可自愈,穿孔不愈者可行鼓膜修補術或鼓室成形術。
(1)局部用藥:按不同病變情況選用藥物:①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如0.25%
氯黴素液、氯黴素可的松液、3%潔黴素液、1%黃連素液等,用於鼓室粘膜充血、水腫,有膿液或粘膿時。②酒精或甘油製劑,如4%硼酸酒精、4%硼酸甘油,2.5~5%氯黴素甘油等,適用於粘膜炎症逐漸消退,膿液極少,中耳粘膜水腫、潮濕者。③粉劑,如硼酸粉、氯黴素硼酸粉等,僅用於穿孔大、膿液極少時,有助於幹耳。
(2)局部用藥注意事項:①用藥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內膿液,可用3%雙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後用棉花簽拭淨或以吸引器吸盡膿液,方可滴藥。②抗生素滴耳劑宜參照中耳膿液的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擇適當藥物。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用於中耳局部可引起內耳中毒,應慎用或儘量少用。③粉劑宜少用,粉劑應顆粒細、易溶解,一次用量不宜多,鼓室內撒入薄薄一層即可。穿孔小、膿液多者忌用,因粉劑可堵塞穿孔,妨礙引流。
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臥位,患耳朝上。將耳廓向後上方輕輕牽拉,向外耳道內滴入藥液3~4滴。然後用手指輕按耳屏數次,促使藥液經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數分鐘後方可變換體位。注意滴耳藥液應盡可能與體溫接近,以免引起眩暈。
(3)為改善聽力,可行鼓膜修補術或鼓室成形術,但宜在中耳腔炎症消退、停止流膿2~3月、咽鼓管通暢者施行。對較小穿孔可在門診行燒灼法。用50%三氯醋酸燒灼穿孔邊緣,再貼一薄層覆蓋物(如酚甘油薄棉片、矽膠膜等)起一橋樑作用,促使新生鼓膜上皮沿覆蓋物生長癒合。有的需數次才能癒合。
2.骨瘍型:
(1)引流通暢者,以局部用藥為主,但應注意定期複查。
(2)中耳肉芽可用10-20%硝酸銀燒灼或刮匙刮除,中耳息肉可用圈套器摘除。
(3)引流不暢或疑有併發症者,根據病變範圍,行改良乳突根治術或乳突根治術,並酌情同時行鼓室成形術以重建聽力。
3.膽脂瘤型:應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術或乳突根治術,徹底清除病變,預防併發症,以獲得一干耳,並酌情行鼓室成形術以提高聽力。
手術治療
1、慢性單純性及骨瘍性中耳炎
(1)去除周圍感染病灶,影響鼻通氣的鼻甲肥大、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應予手術切除和矯正,慢性鼻竇炎應進行根治,慢性扁桃體炎和增殖體肥大應予切除,尤其是小兒增殖體肥大和發炎,是中耳炎長期不愈的原因,切除後往往中耳炎也加速痊癒。
(2)鼓室成形術目的為清除病變,重建聽力。
(1)鼓膜修補術 中耳炎幹耳1~2個月後進行。根據穿孔大小選擇修補方法。
①藥物燒灼補貼法
適用於穿孔在3mm以下者,局部用包寧液棉球作鼓膜表面麻醉,亦可用1%利多卡因耳道皮下浸潤麻醉,用50%三氯醋酸小卷棉子將鼓膜穿孔邊緣燒蝕成1~2mm白環,之後取消毒好的幹羊膜片、雞蛋內膜、蒜內衣、塑膠薄膜或幹紙片等,塗以生物膠或甘油,貼在穿孔表面,用酒精棉球堵塞外耳孔,亦可用小明膠海棉塊塞在穿孔內。1~2周後取下貼補片觀察,如穿孔邊緣不見肉芽,可再進行一次燒灼。因鼓膜表層為複層鱗狀上皮,具有較強的增殖再生能力,一般小穿孔燒灼2~3次即可修補成功。
②組織瓣膜移植修補術
適用於穿孔大於0.4cm者。移植材料種類繁多,經證實最好為自體中胚層組織,如顳筋膜、耳屏軟骨膜和乳突骨膜等。鼓膜移植分內植、外植和夾層移植等法。在顯微鏡下用小刮刀或刮匙將穿孔邊緣上皮刮除2~3mm,如穿孔大、邊緣窄,可由穿孔邊緣向外耳道延長2~3mm,刮除耳道上皮,造成供皮創面。取少許蘸有青黴素的明膠海棉顆粒墊在鼓室內,取備好的移植片貼敷在刮好的鼓膜表面,外用明膠海棉填塞,為外植法。如將鼓膜穿孔內層粘膜刮去,將移植物片貼補在穿孔之內,為內植法。內外植入法效果相同,可根據術者習慣選用。夾層法最適用於邊緣部穿孔者,在靠近穿孔邊之外耳道於距鼓環外3~5mm處,環形切開皮膚及鼓膜邊緣表面,取筋膜或骨膜片植入耳道皮下及鼓膜表層與纖維層之間,有利於癒合。
聽骨鏈修復術
慢性中耳炎聽骨壞死很多,最常見的是砧骨長腳,術中應修復聽骨鏈。如砧骨長腳壞死,可將砧骨體下拉與鐙骨相接;如砧骨消失,應轉移錘骨長突與鐙骨連接,亦可做人工砧骨連接;如只有鐙骨或足板,可做鳥聽骨和小鼓室成形。
(2)上鼓室鼓竇鑿開術
于局麻或全麻下進行。耳內切口,將外耳道上方皮片連同鼓膜後份翻向前下,暴露上鼓室外側壁,用骨鑿或電鑽去除外側壁,開放鼓竇入口,暴露所有骨質破壞和膽脂瘤病變。清除所有壞死粘膜、肉芽,清除壞死的部分聽骨和膽脂瘤,剪去錘骨頭,沖洗止血後,將外耳道皮片拉回壓向鼓竇區,並可取顳筋膜或骨膜貼補於鼓膜穿孔之下,外用碘仿條填塞。此術亦稱改良性乳突根治術。
(4)乳突根治術
于全麻下進行,亦可試用局麻。乳突發育很小,用耳內切口,一般用耳後切口。暴露乳突,用電鑽或骨鑿將整個乳突病變小房去除,徹底刮除肉芽和膽脂瘤,如進行根治應擴大鼓竇,去除外側骨壁即斷橋,削底外耳道後骨壁至不低於砧骨窩水準,否則易損傷面神經垂直段。在明視下手術,勿損傷腦膜板、乙狀竇板、面神經和半規管。如疑有顱內併發症,即使骨壁完整,也應磨開骨板進行探查。如病變不重,外耳道皮膚正常,可將外耳道皮片由鼓竇處縱行剪開,分成上下兩瓣推向前方,亦可完全切除,然後清理鼓室病變,最好在顯微鏡下明社中進行。除保留鐙骨及圓窗口外,鼓室內壞死粘膜、肉芽、壞死聽骨、膽脂瘤及鼓膜張肌等,應予一併清除。如鼓室病變不重,聽力損失不大,咽鼓管功能正常,可望二期進行鼓室成形術者,清理病變組織時可以略有保守,否則病變均應清除乾淨,尤其是咽鼓管鼓口病變粘膜、肉芽,清除不盡往往是術後繼續流膿的主要原因。一般乳突根治術後,外耳道、鼓室、鼓竇及乳連成一大空腔,將保留的外耳道後壁皮片分成上下兩瓣翻向乳突腔內,固定在耳後軟組織上,外用碘仿紗條填塞。術後9~10日取碘仿紗條,用4%硼酸酒精滴耳,1~2周後即可幹耳。手術後遺留大空腔的缺點是,遇有冷熱空氣和水刺激可發生眩暈和頭痛。所植皮片很薄,供血不足,容易發生上皮剝脫,產生潰瘍,再度流膿,或上皮堆積形成膽脂瘤。為消除術後空腔,60年代曾盛行乳突腔填塞術,即主中保留完整的外耳道後壁皮膚,然後取附近帶蒂顳肌瓣和胸鎖乳突肌瓣填充幹乳突腔內,亦有用自體肋骨、髂骨移植,甚至充填異體骨者。經遠期隨訪,雖有個別骨頭感染脫落或肌瓣吸收,腔隙複現,還有少數復發膽脂瘤者,一般術後均無痂皮產生,很少再發生感染,仍有採用價值。
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原則是清除中耳積液,改善中耳通氣引流及病因治療。鼓膜穿刺及鼓膜切開在小兒中不常用;對於遷延不愈或反復發作的小兒應作鼓膜置管術,通氣管一般留置半年以上。鼻腔使用麻黃素或激素滴鼻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暢,短期可服用強的松等激素類藥物治療。同時應積極治療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樣體切除術,下鼻甲手術等。
上文我們介紹了孩子患上疾病在治療上面和成年人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所以家長一定要護理好患病的孩子才行,孩子中耳炎我們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小兒慢性中耳炎,一種是小兒急性中耳炎。上文詳細的介紹了孩子中耳炎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