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為什麼孩子總會要求父母重複同一個故事

養生之道網導讀:

為什麼孩子總會要求父母重複同一個故事?很多父母反應,孩子晚上睡覺總是喜歡重複聽同一個故事,為什麼他們就這麼不厭其煩地喜歡聽同一個故事呢?為什麼孩子總會要求父母重複同一個故事呢?

每當孩子反復要求父母重複同一個故事時,再有耐心的父母都會忍不住抱怨:“總是重複一個故事多沒意思?”特別是當情緒不佳或精疲力盡時,就想蒙混過關,跳過幾個情節,對付過去算了。沒想到孩子很快就發現,叫到:“講錯了!”真是令你哭笑不得。孩子的這種“重複”還包括玩玩具、看動畫片等。說實在的,一遍兩遍講下來還可以接受,可接連講上十遍二十遍,每一遍都是同樣簡單的毫無懸念的情節還真會讓閱歷豐富的成年人有點吃不消。

為什麼孩子總會要求父母重複同一個故事

為什麼年幼的兒童總喜歡重複呢?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年幼兒童共同的心理特點,對兒童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為這個年齡的兒童雖然能夠再認知,甚至能覺察和補充故事中遺漏的地方,但自己還不能很好地講述故事,因此,他喜歡“你講他想”的方式。還有,年幼兒童的認知能力有限,因此只有在不斷重複的過程中才能不斷發現新的東西,我們認為“沒意思”的重複對孩子來說並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和體會。

今天,小編就從孩子們自身發展的規律說起,跟大家詳細解釋一下孩子總是喜歡重複聽同一個故事的背後,究竟是無聊還是別有深意!

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孩子和我們成人的閱讀習慣究竟有什麼不同。誠然,正如我們所感受到的,我們成人對於所有的故事,不管多麼精彩,統統都是看一遍或聽一遍就夠了,因為我們的心智已經足夠成熟,我們可以在一遍過去之後就清楚地記住所有精彩的情節,並最大化地體驗到來自這些情節的樂趣或其他情感共鳴。

但孩子就不一樣了,孩子們對這個大千世界的閱歷非常有限,而且他們接受資訊的能力也不像我們成年人這樣快速有效,所以,雖然同一個故事他們已經聽了很多遍,但實際上每一遍他們都會有新的不同的收穫——第一遍,他們可能只是對故事產生了好感,第二遍,他們才開始認真聽故事裡的情節,第三遍,他們則開始慢慢注意故事裡的一些細節,第四遍,第五遍,第六遍……正是在這樣不斷的重複過程中,他們才會逐漸獲得我們聽一遍就能獲得的全部精神體驗,有點類似於“書讀百遍,其意自現”的意思。

其次,瞭解孩子和我們成人閱讀習慣的不同之後,想必大家已經能夠慢慢接受孩子這一獨特的“癖好”了。但是,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因為我們不僅要從態度上認可孩子,還要從行為上支持孩子。這就要說到認真給孩子重複同一個故事的必要性了!

事實上,給孩子重複講同一個故事,絕不僅僅是讓他們更好地吸收故事內容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在支援孩子這種反復行為的過程中,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安全感和成就感。

一個故事也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嗎

也許你很難理解,一個故事也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嗎?沒錯,當孩子重複聽同一個故事的時候,因為對故事的角色,故事的畫面,甚至是故事結局都已經有所瞭解,所以他們便不會再像初聽一個故事的時候那樣精神始終處於緊繃的狀態。正是這種“已知”的感覺,會保護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在聽到一些緊張的情節時不再有那麼大的精神壓力。

在“已知”的踏實感中,孩子的思想活動會變得更加流暢,他們會在心底暗暗回憶和思考接下來故事會有哪些進展。可想而知,這種了然於胸的成就感在故事重複的過程中一定會不斷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的快感,讓孩子的自信心不斷得以提升。

最後,小編要再次從心理學的角度跟大家強調一下重複對於孩子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在心理學上,人們把孩子這種喜歡做同一個動作,聽同一個故事,玩同一個遊戲的行為規律稱為“常同行為”.意思就是說,重複其實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所以,作為父母,就應該無條件支持孩子的這一行為。

那麼,究竟怎樣才算支持孩子的,難道就是每次孩子要求講了就一成不變地把故事再次複述一下嗎?當然不是的,講故事也是講究技巧的,父母只有在講得過程中聲情並茂,全身心投入,並時不時引導孩子討論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以及故事的主人公會做什麼,為什麼要那樣做等等,才能真正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每聽一次都有不同的收穫。

總而言之,做父母的千萬不要厭煩為孩子講故事,也不必擔心孩子只聽同一個故事會耽誤學習新的東西,要始終記得,“重複”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同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睡前故事好處多

好處1:啟發智力早教專家表示,別小看這短短的講故事時間,它不僅能讓孩子安靜入睡,而且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明顯促進作用。

通常,年幼的孩子識字有限,精美的插圖難以全面地傳達故事內容,而孩子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都需要後天的培養,因此,父母的用心講解就成了孩子擴大書本知識面最有效的途徑。有時,孩子的領悟能力會讓父母大吃一驚。所以,父母能較早地重視孩子的閱讀需求、求知欲望,將對孩子今後的智力開發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好處2:親子溝通

于春林認為,睡前講故事的時間也是親子溝通的最佳時間。比如,3歲的小敏特別好動,白天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想要一本正經地對她講道理,肯定不見效。而在臨睡前的這段時間,這個淘氣包竟然乖巧得像只小綿羊,就是為了能聽到好聽的故事。因此,父母大可利用這個機會,通過講故事以及講解白天發生的事情,讓孩子明白事理。

同時,睡前講故事能加深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從而使孩子產生一種安全感,這對兒童感情的發展非常重要。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在講故事的同時,還要仔細觀察他的反應,敏銳地捕捉他的興奮點,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故事中的形象啟發和誘導孩子,説明孩子改正缺點,達到正面教育的目的。

怎樣講好睡前故事

方法1:繪聲繪色 給孩子講故事,需要語言生動、表情豐富,讓孩子有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這樣才能增強故事對孩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發孩子去感知、聯想和想像。

對小年齡的孩子來說,如果能再輔之以一些手勢和小動作來演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效果就更棒!比如,講到小白兔的時候,兩手放在頭兩側展示小白兔的兩隻長耳朵。

方法2:有意重複 孩子學會講一個故事,要經過聆聽、理解、記憶、複述四個階段。當孩子重複聽同一個故事時,能在重複啟動的故事形象中產生愉快感,增加興趣並檢驗自己的記憶和實現自己的期望。

對於2~3歲的孩子,不妨選擇十幾個故事反復給他講,也可以讓他跟著父母一起講,讓他反復模仿,加深記憶。時間長了,他聽熟了,理解了,就記住了,慢慢地就能自己講了。

方法3:耐心啟發 給孩子講故事要有耐心,要穿插著向孩子提出啟發性的問題,答對了及時表揚,答錯了要耐心解答,下一次講故事的時候再讓他答一次。

當然,問題的難度要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循序漸進。一開始,問題可以簡單些,如“兔寶寶在猴子阿姨家吃了些什麼”之類,以調動孩子的思維,讓孩子養成邊聽故事邊思考的好習慣。然後再讓他嘗試填充故事,續編故事,接龍故事等,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