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恒定性】寶寶依戀類型

養生之道網導讀:

瞭解寶寶恒定性對寶媽極為重要,那麼如何瞭解寶寶恒定性?瞭解寶寶恒定性並不困難。

人的恒定性

人的恒定性:這個詞聽起來也有點讓人害怕。它所描述的是下列事實:當寶寶有了這樣的經驗,即使不能再看見一個物體,這個物體仍然存在,那麼他也會越來越感受到不同事物和不同人之間的區分。寶寶在八個月大左右時開始怕生:陌生人的目光會讓寶寶產生這樣的感覺:“這個人不是媽媽。”

這就會引發他對自己媽媽的需要。寶寶希望得到媽媽的保護,因為媽媽是自己存在的基礎。也就是說,當有陌生人在場時,寶寶會表現得不安、焦慮或者害羞。讓整個家庭感到吃驚的是,之前那個一直很友好、對所有人都充滿興趣的寶寶變得不同于以往了。他會回避陌生人,想要逃開甚至會哭泣。

這時他需要確認,例如通過目光接觸,自己在媽媽的懷中或者至少在媽媽的身邊。許多寶寶在媽媽懷中時又會重新對陌生人產生很大的興趣,他會再次微笑,因為他的好奇其實並沒有消失。

在“依戀發展”這一主題中我將再次回到這個問題:由於媽媽帶來的安全感,寶寶又能無憂無慮地探索周圍的世界。自我感知的不同範圍能夠作為一個整體被感知,其中記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現在,寶寶已經對自身有了一個概念,可以進行先進的“思考”行為。

在快要一歲的時候,寶寶已經能夠集中不同的自我感知。他開始建立對自己的認識,就像他理解其他的物品一樣。

嬰兒依戀類型的個體差異

鮑爾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動力機制概括了依戀行為系統的常模動力過程,但他也認識到,在兒童如何評價依戀物件的可親近性、以及兒童面臨威脅時如何調整自己的依戀行為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

直到鮑爾比的同事MaryAinsworth開始對嬰兒-雙親分離進行系統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現對這些個體差異的正式解釋。Ainsworth和她的學生創立了一種叫做陌生情境的技術——這是一種實驗範式,用以研究嬰兒-雙親依戀。

在這種陌生情境中,對12個月大的嬰兒和它們的父母進行實驗,系統地安排分離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數兒童(約60%)的行為符合鮑爾比的“常模”理論。當父母離開房間時嬰兒變得心煩意亂,但當父親或母親返回時,嬰兒主動尋找父母,並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靜下來。表現出這種行為模式的兒童通常被稱為安全型。

另一些兒童(約20%或更少)最初會不安,在分離後會變得極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當重新與父母團聚時,這些兒童難以平靜下來,並經常出現相互矛盾的行為,顯示出他們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懲罰”擅離職守的父母。

這些兒童經常被稱為焦慮-抵抗型。Ainsworth和同事們記錄到的第三種依戀模式被稱為回避型。回避型兒童(約占20%)顯得不會因分離而過於痛苦,並在重聚時主動回避與父母的接觸,有時會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向玩實驗室地板上的物體。

Ainsworth的工作很重要,這至少有三個原因。首先,她用實驗揭示了在安全和驚嚇情境中的依戀行為類型的真實存在。第二,她最早對嬰兒依戀類型的個體差異進行了經驗性分類。她在研究中發現存在至少三種類型的兒童:在與父母的關係中感到安全的兒童、焦慮-抵抗的兒童、以及焦慮-回避的兒童。最後,她表明這些個體差異與兒童出生後第一年內在家庭中的嬰兒-父母互動相關聯。

例如,在陌生環境中顯得有安全感的兒童的父母,一般會及時地對兒童的需要做出反應。而在陌生環境中顯得無安全感的兒童(即焦慮-抵抗或回避)的父母常常對兒童的需要不敏感,或者是以反復無常或遺棄的方式照顧兒童。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