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不斷用玩具“賄賂”孩子只會適得其反

養生之道網導讀:

用買玩具賄賂孩子不要吵,是個錯誤的治標方法,孩子反而會愈來愈吵,因為一吵就有新玩具。治本的方式是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引導他對大自然的興趣。……

作者:洪蘭

案例:媽媽為了讓孩子不吵 答應給他買新玩具

一位媽媽很焦慮地對我說,她兒子已經八歲了,還不會自己玩,一直要人陪。家中有客人來的時候,孩子經常打斷大人說話,吵著說他很無聊。家中其實玩具無數,但是孩子只在玩具剛買來、新奇時玩一下,過後就不玩了。

她軟硬兼施,甚至央求孩子說“只要不吵,讓媽媽把話講完,就帶你去買新玩具”,結果完全沒有效果

。她問該怎麼辦?

分析:想要孩子不要吵 不妨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用買玩具賄賂孩子不要吵,是個錯誤的治標方法,孩子反而會愈來愈吵,因為一吵就有新玩具。

治本的方式是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引導他對生活周邊大自然改變的興趣,如陪他一起看法布林昆蟲的書,為什麼毛蟲會蛻變為蝴蝶,當天上的白雲都可以想像成蒼狗時,他就不會無聊了。

其實無聊是創意的開始,當人呆坐不知幹什麼好的時候,大腦便進入預設的狀態。科學家發現,大腦在作白日夢時,是不同的機制在運作,這時理智的抑制低,大腦在天馬行空、跳躍式的胡思亂想,很多創意的點子在無聊時產生。

所以偶爾發發呆是可以的,父母不必把孩子的時間填得滿滿。

我們小時候,從不知道什麼叫無聊,當時沒有現成的玩具可玩,一切都是就地取材。我母親有個裝鈕扣的餅乾盒,它是我們的寶藏,那些五顏六色的扣子可以是寶石、珍珠,或任何我們想像的東西。假如真的不幸落單到只剩自己一個人時,也可以玩泥巴。

當時,紙頭很貴,蠟筆也很貴,只有泥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泥巴可以從天亮玩到天黑,一點也不無聊,因為那是想像力的發揮。若是不准玩泥巴,那麼就去看螞蟻搬家、抓金龜子;真的沒有任何會動的東西可玩時,樹葉卷起來也可以吹。

現在,時代變了,物質豐盈,大人們以為娛樂孩子是自己的責任,所以動輒就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以為玩具越多他越開心,沒想到適得其反。

若是要倚賴別人才不無聊,他會一輩子無聊。

幫孩子建立理性的消費觀

要讓孩子不買新玩具有一個好方法:人都是花自己的錢時,才會肉痛,有一句諺語叫做“沒有人會去洗租來的車”。

有個朋友就利用這個心理,每次去大賣場時,發給孩子當月的零用錢,告訴他,要買什麼就用這個錢去買。孩子一開始很高興,想了一大堆要買的東西,但是看到價錢時,他就猶豫了,因為買了這個玩具,以後整個月就沒有飲料可喝。

他開始比價、思考值不值得,最後會空手而歸。用這個方法,朋友成功地讓孩懂得“想要”和“必要”的差別,並建立了理性的價值觀和消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