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批評不願上學 家長別強迫
養生之道網導讀:
這是引導孩子面對困難和體會受挫的教育契機,父母要積極應對,而不是將這事當成打擊,認為對孩子不公平。因為這類語言暴力隨時存在,孩子要學會面對。……【網友的困惑:一年級孩子被老師批評後不願上學】
下面是一位網友@饅頭貓兒的困惑:
老師,您好,請問一年級的孩子成績可以,一周之前突然開始不願意上學了。甚至開始裝病。作為媽媽和她溝通多次,孩子也告訴我,因為她生病請假一周後,到學校上課時,老師提問沒有回答出來,老師當著全班說答不出來,就回家去。這個老師比較嚴厲,孩子平時就怕她。我也去學校找老師談過,老師也表示理解,也當著我的面對孩子說,答不出來不怪她,答不出來是正常的。但是,一到上學孩子就不願意,甚至大叫大哭。我現在應該怎麼做,來幫助孩子克服?
【阿達麗老師:在孩子情緒極端時 不要逼孩子做自己不願意的事】
心理專家阿達麗
不知孩子現在情況如何,對於類似的問題,爸爸媽媽要注意以下幾點:
1、如果孩子突然死活不願意去學校了,在當下可以允許並接納孩子的情緒,在孩子情緒極端時不要逼孩子去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
2、用這一天來安撫孩子,儘量嘗試和孩子溝通,瞭解清楚發生了什麼具體事情以及孩子內心的恐懼是什麼;
3、但是提前告訴孩子,今天不去學校,我可以幫你請假,因為我看得出你很難過,但是明天你還不想去學校,就需要你自己給老師打電話請假了,因為我不知道該如何說;
4、在學校或老師一方,沒有明顯或超出“度”的過錯時(沒有造成對身體直接的侵犯及心理傷害),孩子因為這類事情受挫了,這是引導孩子面對困難和體會受挫的教育契機,父母自身要積極應對,而不是將這類事情自己都當成打擊,認為對孩子不公平,或者認為孩子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因為這類語言的“暴力”隨時存在,孩子需要學會面對並處理。
5、就這件事中老師的“回答不出來,就回家去”,個人認為老師的確在態度上不對,在不瞭解孩子一周生病的具體情況下,難免讓孩子覺得委屈。但是就話語本身而言,也不是太過的話語,如果孩子承受不了,一是和老師平時態度過於嚴厲,孩子本來就怕老師有關係,二是孩子的內心承受力弱,家長平時在家裡教育孩子時有可能過於柔和、妥協造成的。
6、遇到這類事情,類似這個問題中的“度”。家長可以找老師交流,但是重點不必放在讓老師認錯,向孩子解釋或道歉上,而是要放在如何幫助孩子度過上。這位媽媽的做法,老師雖然當面給孩子解釋了,但是孩子內心是敏感且真實的,她不會認為這樣就沒事了,她內心的恐懼會依然存在。家長和孩子可互換位置:如果是你,你害怕的人來安撫你,說沒事的,不怪你,你沒錯。你會覺得這樣就沒事了?還是感覺更恐怖呢?所以,反而老師的解釋和安撫會更激化孩子內心的恐懼。
7、和老師交流,讓老師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多給孩子一些自然關注,找合適的機會給孩子一些客觀的肯定或表揚,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她的態度不會因為那一次回答不上來就不好了,才是逐漸消除孩子內心不良情緒的做法。
8、孩子在班裡如果有關係好的好朋友,可以放學請到家裡陪陪孩子,聊聊天,玩一玩都可以。
給孩子一些時間,多陪伴多傾聽,鼓勵她去面對問題,想辦法去解決。只要孩子在父母面前能真正做到放鬆和宣洩,最終會選擇積極面對的。但不要放任由著孩子一直不去,因為超過2、3天不去,就錯過了應對問題最佳階段,會變得更害怕去面對。
【後續網友回復:耐心送孩子去了學校 還找了當事老師聊】
老師,收到您的回復了。首先非常感謝您百忙中給於解答。現在孩子的情況是仍然每天拒絕上學。我們也多次到學校和班主任、批評孩子的老師溝通。希望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前天晚上我也和孩子進行了詳細的溝通,孩子也主動表示只要媽媽送就願意上學,還請媽媽和她一起去找批評她的老師,請老師相信她,她會加緊補課,會努力把老師的問題答出來的。昨天早上,孩子開始是說只要媽媽送就願意上學,但當我送孩子到學校,孩子抱住我不願我走。主動要我和她一起找批評她的老師溝通。我和孩子也和老師溝通,在和老師說話時,我感覺孩子很緊張,很怕這位老師。老師當著我們的面,跟孩子說沒關係,你是好學生,花一點時間,你一定可以趕上的。孩子也答應了老師。
【阿達麗:後續要引導孩子勇敢面對世界上的各種人】
父母做的不錯,很努力,孩子也很懂事。後續的日子就不要刻意再去提這件事情了,多陪伴和信任孩子,幫助孩子將落下的課程內容補齊。週末帶孩子放鬆,緩解和釋放這段時間的焦慮和壓力。
等這段時間過去後,還是需要和孩子聊聊她的每一位老師,聊聊她喜歡哪個老師,喜歡對方的什麼?不喜歡哪個老師?包括這個她害怕的老師,講講她害怕的原因,是老師長相凶?說話聲音大?覺得老師不喜歡自己?害怕在同學面前回答問題?……
根據孩子回答的內容,進行相應的引導,告訴孩子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告訴孩子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與局限性,若覺得孩子不懂,也可以編成故事,比如大森林裡住這一位什麼都懂得“兇狠的貓頭鷹教授”等,用自己孩子喜歡的、能接受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去勇敢面對大千世界裡的各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