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補充營養有雷區 家長需謹慎!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做爸媽的對寶寶的營養越來越關注,總想把最好的最多的營養都給寶寶,可是在給寶寶補充營養的同時,還有雷區媽媽們要小心!

雷區一:牛奶+雞蛋的早餐方式

很多媽媽覺得外國小朋友身體比較好,都是喝牛奶的原因。於是,早餐中也為寶寶搭配牛奶。實際上由於地域差異,寶寶早餐沒有谷類食品,如饅頭、麵條、稀飯等,很容易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還有若寶寶喝完牛奶,最好喝少量水清潔口腔。

雷區二:攝入高蛋白就是營養好

寶寶的腎臟尚未發育完善,如果天天攝入高蛋白類食物如肉、魚、蝦等,寶寶的腎臟難免不堪重負。所以,要告誡媽媽們高蛋白不等於營養好,營養好是指膳食合理,多樣、平衡、適量。

雷區三:水果和蔬菜互相代替

很多媽媽認為,蔬菜水果都是一類的,寶寶吃其中一樣就可以了。其實不然。水果中富含維生素較多且果肉細膩,利於消化,但含無機鹽少,含糖多,吃多了會有飽腹感;而蔬菜粗纖維含量多,利於腸蠕動不易引起便秘,而且無機鹽含量高,是含鈣、鐵等食物的來源。

雷區四:動物內臟等於動物肝臟

不少人在潛意識中會將動物等同於動物內臟,覺得這類食物營養好,可以多給孩子吃。其實動物內臟除了肝臟,還有心、肺、腰,這類動物內臟可以讓孩子吃些。反倒是肝臟,由於毒素殘留較多,反而不適合給孩子食用。

雷區五:喝湯高效補營養

喝湯確實能夠補充少量營養,不過如果只是單純喝湯不吃湯裡的材料,營養的攝取實際上是相當有限。不要以為湯裡的材料沒有營養,不論熬了多久的湯,都只是含少量的蛋白質分解出的氨基酸、脂肪和很少的維生素、礦物質,營養無論如何都比不上湯裡的肉。

雷區六:大便乾燥吃香蕉

當孩子出現大便乾燥、便秘的情況時,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例如綠色蔬菜、香蕉、粗糧,或者喝點蜂蜜,這對緩解孩子便秘都有幫助。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固定的排便時間可以有效預防便秘。

雷區七:補鈣用維生素d

鈣是許多媽媽看重的營養素,媽媽們會以為給孩子補鈣必然不會少了鈣片,一小部分媽媽甚至砸了不少錢買鈣片。事實上,大部分嬰幼兒的體內並不缺鈣,缺少的是促使鈣吸收的維生素d。一般情況下,孩子們可以從日常飲食中攝取鈣,無需購買鈣片。如果要專門補鈣,可以考慮使用魚肝油滴劑。

雷區八:必不可少物質

蛋白質是寶寶生長發育的基本要素,所以蛋白質類的食物是孩子膳食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奶或配方奶、乳製品、魚蝦等海產品、豆類及豆製品、瘦肉、蛋類及肝類等,是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

礦物質、微量元素也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如鈣、鐵、鋅等,有利於寶寶骨骼、牙齒發育,預防生理性貧血的發生,幫助改善食欲、增強體質等作用。

可以給孩子多吃的食物

除了必不可少的食物,還有一部分食物需要補充到孩子的膳食中。

各種綠葉菜、紅色菜、黃色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等,如維生素c、b族維生素、β-胡蘿蔔、鐵、鈣及粗纖維等。主食中需安排一定量的粗糧、雜豆,做到粗糧細糧搭配。

要給孩子少吃的食物

首先就是被貼上“垃圾食品”標籤的各種食物,例如冷飲、碳酸汽水、非鮮榨果汁、油炸食品、洋速食、膨化食品等。

其次是香腸及醃制食品,例如鹹肉、臘肉、鹹魚、鹹菜、皮蛋等,這類含鹽量高的食品,在製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黃麴黴素等,長期食用有致癌作用,對寶寶健康成長十分不利。

還有保健食品一般不適合給寶寶食用,例如蜂王漿、峰膠、花粉製品、蠶蛹、人參類補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