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剖腹產後飲食:許你一個不胖、不腫的月子!

剖腹產後吃什麼才能不發胖又恢復良好?這是很多愛美的媽媽們關心的問題。畢竟產後坐月子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吃吃喝喝睡睡長肉的節奏。聰明的媽咪學一學以下的小秘方,輕鬆擁有一個不發胖的月子。

1、巧妙運用坐月子三寶,許自己一個不發胖、不水腫的月子

“麻油、酒、老薑”是俗稱的坐月子三寶,聰明的媽咪要巧妙的運用這三寶,讓自己不要在坐月子期間發胖太多!

麻油和酒有利於子宮收縮;老姜用於去寒利水,溫子宮利於惡露排出,對於剖腹產的產婦來說,由於有開刀傷口,產後一周內建議勿用酒,以免影響傷口癒合。

2、產後的媽咪多見“氣血虛、脾濕”的水腫體質

一不小心吃太鹹就會浮腫的更厲害,除了補品之外,坐月子期間,其餘料理儘量以無鹽 (或放少量蔥、薑、蒜、洋蔥提味即可)、保持食材的天然風味搭配即可

水腫體質的媽咪應嚴格遵守“低鹽分”飲食,以免水分滯留在體內,不只是做菜時添加鹽分須減少。許多加工食品在製作過程中早已添加大量食鹽或味精,應該儘量避免攝取,例如辣椒醬、沙茶醬、甜麵醬、番茄醬、乳酪、各式醃漬品、醬菜、榨菜、煙熏火腿、香腸、豆腐乳、魚肉鬆、魚丸、肉丸、麵線、蜜餞、豆瓣醬,這些看不到的鹽分,很容易讓人不知不覺吃下肚,一旦攝入過多,就會讓水分滯留在體內不易排出,出現臉部或者下半身浮腫的現象!!

3、吃麻油雞不發胖、不上火的訣竅!

a. 一般坐月子煮上一鍋麻油雞,一用就是半瓶、一瓶酒,量實在太多,其實只需要加1杯或幾湯匙酒就有效果;此外麻油的熱量高,建議減量使用,或者可以用苦茶油代替輪流煮,減低熱量的攝取。

b. 體質燥熱的媽咪坐月子怎麼辦?

熱性體質一般較常出現以下症狀:怕熱、口臭、口幹、容易嘴破、便秘、痔瘡、長痘痘、難入睡······此時如果過度進補反而會造成燥熱的表現更明顯,例如嘴破或者痔瘡發作等。

c. 麻油雞添加太多酒,也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因為 100 cc的米酒就有155 卡,已經超過半碗飯的熱量。

d. 每天可以選一餐吃麻油雞,每次吃 4 ~ 6 小塊去皮的雞肉,中間可穿插某天是苦茶油雞湯或只用薑片清煮雞湯。

e. 烏骨雞為藥膳珍品,比一般肉雞或土雞的脂肪更低,優質蛋白質更高,讓產後滋補無負擔,另外可用魚肉替換雞肉

【防止補過頭而上火的妙招】

1. 麻油、米酒份量減半,或只加幾湯匙

2. 可與苦茶油輪替,或者乾脆以苦茶油代替;

3. 也可以彈性調配,不用酒和麻油,只用老薑來煮。

4. 如果仍然覺得身體很燥熱,老姜換成嫩姜片更溫和。

小叮嚀:雞湯一次喝 1-2 碗即可,煮好麻油雞 (或任何湯品) 之後,煮好之後可以先冰在冰箱,隔天撈去浮在上面的油脂之後,再加熱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