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導致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養生之道網導讀:

導致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哪些?寶寶經常腹瀉,媽媽心疼又心憂。嬰幼兒腹瀉病是小兒常見病之一,那麼導致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哪些?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有關知識。

嬰兒深受腹瀉煎熬的同時家長們也跟著一起揪心,唯有對症下藥才能儘快緩解寶寶腹瀉的痛苦,那麼,寶寶腹瀉應該怎麼做呢?

嬰兒腹瀉是一種大多發生在0~2歲嬰幼兒身上的腸胃功能紊亂急性病,即嬰兒消化不良,主要表現為拉肚子和嘔吐。根據病情輕重,可分為輕型腹瀉和重型腹瀉。引起嬰兒腹瀉的原因多種多樣,症狀也各不相同。

一、嬰兒腹瀉的原因

1、胃腸炎

胃腸炎是嬰兒腹瀉的常見原因,因輪狀病毒等其他病毒入侵腸道和胃從而發炎。暮秋和初冬是輪狀病毒的橫行時期,如果寶寶在這段時期腹瀉、嘔吐、發低燒、胃部肌肉抽搐,那麼很有可能是感染了這種病毒,又發了胃腸炎。

2、細菌感染

沒有熟透的肉類中帶有一種叫大腸桿菌的細菌,如果食用了則會使寶寶嚴重腹瀉。當寶寶糞便中出現膿血,腹部疼痛,發高燒時,一定要立刻就醫。雖說因細菌感染而發生的腹瀉有部分可以自己痊癒,但情況嚴重時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3、寄生蟲感染

多多注意衛生方面的細節,對不良習慣堅決說“不”可以大大減少腹瀉的概率,多洗手多換尿布不僅可以阻止細菌的傳播,還可以減少寄生蟲的感染。要知道,寄生在腸道內的梨形鞭毛蟲很容易引起寶寶腹瀉,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注重對寶寶的身體清潔工作,防止寄生蟲傳播感染。

4、抗生素

有的寶寶對抗生素是過敏的,如果寶寶在使用抗生素治病的期間發生了腹瀉,則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因為對抗生素過敏。此時,可以詢問醫生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

5、果汁過量

果汁的果糖含量過高,寒性偏多,對小朋友的腸胃可能造成刺激作用,從而使孩子腹瀉,大便稀薄。新生兒在半年之內是不被允許喝果汁的,即使滿了半年,也要根據身體狀況、接受能力等因素酌量增添。如果小朋友的果汁攝入量偏多,就要採取行動對其進行控制了。

6、配方奶粉

配方奶粉關係到寶寶的身體健康,因而品牌的挑選和沖調都要認真對待,在做出選擇前先對其進行瞭解。爸爸媽媽可以在買之前先帶寶寶去看看醫生,確定奶粉的品牌,瞭解注意事項。在沖調前,器具要經過嚴格的消毒,沖調時要按照配方進行準確的調配,否則寶寶很有可能因此而腹瀉。

7、季節乾燥

乾燥寒冷的季節為輪狀病毒的散播提供了有利條件,因而爸爸媽媽在秋冬季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來應對小朋友腹瀉的問題,幫助寶寶正常健康消化,調理強健腸胃功能。

8、牛奶、大豆過敏

有的新生BB的食物是以配方奶為主,那麼在餵奶時要先注意觀察其是否有過敏現象。如果發生嘔吐、腹瀉,則有可能是對配方奶中的牛奶、大豆等成分過敏。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再讓寶寶食用這些原料製作的食物了。

對於成年人來說,腹瀉都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折磨了,更被說孩子腹瀉了,寶寶腹瀉家長可以怎麼樣做呢?

二、一歲寶寶腹瀉家長可以這樣做

1、通過飲食來調理

寶寶腹瀉後,應立刻暫停吃乳製品和豆漿,改成喝粥或者吃一些蛋黃,蘋果等,如果繼續讓寶寶吃乳製品和豆漿的話,會加重腸胃負擔,使得寶寶腹瀉的狀況更突出。所以還是等寶寶身體恢復正常後,再讓寶寶吃乳製品和豆漿。另外,在給寶寶餵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寶寶飲食的衛生,防止寶寶病從口入。

2、服用藥物治療

在寶寶腹瀉並且沒有好轉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服用一些兒童沖劑和調節腸胃的益生菌等藥物輔助治療,儘快的恢復兒童腸胃功能,保證腸道菌群的平衡,讓寶寶恢復健康。

3、就醫治療

如果寶寶腹瀉越來越嚴重的話,就需要去醫院就醫了,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除了母乳餵養以外,應該準備輔食餵食寶寶,但是輔食一定要健康且單一,不要集中混在一起,這會讓寶寶腸道無法適應而腹瀉。輔食能夠起到的作用就是鍛煉寶寶的腸胃適應能力,所以可以少量,絕不能過量。

三、如何預防一歲寶寶腹瀉

1、飲食方面要注意

除了母乳餵養以外,應該準備輔食餵食寶寶,但是輔食一定要健康且單一,不要集中混在一起,這會讓寶寶腸道無法適應而腹瀉。輔食能夠起到的作用就是鍛煉寶寶的腸胃適應能力,所以可以少量,絕不能過量。

2、防止病菌入侵是關鍵

為防止病菌入侵,寶寶的衣物用具都要消毒洗淨,雖然要保暖,但是也要保證通風換氣。

3、可以適當採取按摩的方式説明寶寶

每天對寶寶進行按摩,對寶寶的身體很有幫助,讓寶寶增強抵抗力。

寶寶腹瀉及時發現及時護理的話,後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如果媽媽們擔心的話,就需要做好以上預防工作,減少寶寶腹瀉的機率。

四、嬰兒腹瀉注意事項

1、千萬不要禁食

儘管嬰兒在腹瀉的過程中會有厭食的症狀,胃腸的消化能力也大大減弱,但這並不意味著寶寶一定不能進食。若寶寶有進食的欲望,則要儘量滿足,像想喝母乳的寶寶,以平常的狀態對待即可,但其他食物則要控制攝入量了。餵食牛奶前要先兌水稀釋,吃過後寶寶仍覺得餓的話,可以喂少鹽的米湯和新鮮的蔬菜汁,如胡蘿蔔水等。喝粥類食物的寶寶要盡可能減少其攝入量,多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

2、及時發現脫水

嚴重的嬰兒腹瀉會導致寶寶發燒、嘔吐,如果寶寶在這段時期內口幹口燥、嘴唇開裂、少尿無尿、皮膚乾枯毛糙、眼窩和前囟下陷、哭時沒有眼淚等症狀,那麼寶寶很可能已經處於脫水的狀態了,一定要立即送往醫院。

3、預防和治療脫水

含糖量為2%的口服補鹽液對於寶寶由於腹瀉而導致的脫水很有效果,既能預防也能治療。每100毫升的口服補鹽液中含有0.35克氯化鈉、0.25克碳酸氫鈉、0.15克氯化鉀以及2克葡萄糖。這樣的配方有利於及時補充體內缺乏的水分和無機鹽,緩解脫水問題。

寶寶腹瀉了千萬不要慌,首先要找對腹瀉的原因,然後才能對症下藥,希望上面的建議能夠幫助到大家哦!

五、腹瀉的護理誤區

誤區1、寶寶高燒急死人,拉稀跑肚小毛病

醫學觀察:父母可不要小瞧幾泡稀,其中含有大量的電解質和水分,而電解質是維繫人體血漿容量必不可少的,是維持體內酸堿平衡的物質基礎,水對人體的作用就更重要了,嬰幼兒嚴重脫水可導致生命危險。相反,高燒是嬰幼兒對抗疾病的一種機制,並沒有父母想像的那樣可怕。

誤區2、治療腹瀉,最重要的是吃藥打針

醫學觀察:因為寶寶腸道環境受到侵害,藥物並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惟一的治療方法。口服補液、食物療法、精心的飲食護理在腹瀉病的治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有些藥物對此時的腸道來說難以吸收,而打針輸液藥物有效成分作用到腸胃並不理想。總而言之,藥物治療腹瀉不是最主要的,所以父母的家庭和飲食護理最重要。

誤區3、寶寶一拉稀,父母就立即自行給藥

醫學觀察: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腹瀉,馬上會使用藥物,這些藥物來自:上次腹瀉時沒有吃完的藥物;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藥店的推薦自行購藥等。不恰當的醫藥處理導致頻繁更換藥物和人為的藥物耐受。事實上,每一次腹瀉的病因、症狀、治療方法都可能不同,父母是沒有能力總結和辨別的。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而且,不要僅僅盯住止瀉藥,換了一種又一種,白白花錢,孩子受罪。瀉是結果,不是病因,所以應治本,不是僅僅止瀉。

誤區4、拉稀是病從口入,限制飲食就天經地義了

醫學觀察:嬰幼兒腹瀉不提倡限制食量,更不能限制飲水。嬰幼兒正處於身體和大腦的快速生長階段,腹瀉的孩子已經丟失了養分,再禁食禁水豈不是雪上加霜。許多腹瀉孩子往往由於處理不當,導致“饑餓性 腹瀉”的發生。腹瀉就是這樣造成遷延的。

結語: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家裡的慣寶寶,孩子生病了,爸爸媽媽們比孩子還要傷心難過,但是,面對這些小病小痛,家長們應該掌握基本的應對措施,多多瞭解這方面的常識,這樣才能對寶寶有更好的成長,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