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哪些孩子容易發燒

養生之道網導讀:

哪些孩子容易發燒?孩子發燒是很常見的情況,媽媽們需要做好這方面的功課。那麼哪些孩子容易發燒?孩子發燒該如何護理?下面養生之道網為你一一介紹。

孩子感冒發燒雖然很常見,但如果得不到及時的退燒治療便會引起多種疾病。那麼,小孩發燒怎麼退燒呢?小孩發燒怎麼辦呢?帶著這些疑問,跟著小編一起到文中看看小孩發燒吃什麼好吧!

一、哪些孩子容易發燒

小孩子抵抗力低,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發燒。今天小編為你盤點哪些寶寶比正常孩子更容易感冒發燒,爸爸媽媽們要注意了。那麼,哪些寶寶容易發燒?

1、“被吃多”寶寶

所謂,“被吃多”寶寶,就是指那些明明就已經吃飽了,還是被家長追著說要再多吃點,再吃點的寶寶。“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小寶寶脾胃功能不足,雖然需要營養,但是如果吃多的話,那麼就容易導致寶寶出現消化不良,體內蓄積過多的內熱,從而誘發感冒。

2、“不愛喝水”寶寶

很多寶寶不愛喝水,反而愛喝飲料,果汁,牛奶等等,這樣不僅僅會傷害到寶寶的牙齒,而且還會影響到寶寶們的消化功能。

3、“穿太多”寶寶

一些老人們帶的孩子,總是覺的自己會冷,那麼寶寶也會冷,因此就算在室內也會讓寶寶穿的多多。我們都知道,寶寶們經常處於活動狀態,如果穿得過多,容易出汗,並引起內熱蓄積,稍有不甚就會引發感冒發燒。

4、“少運動”寶寶

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傷,怕危險,因此就很少會讓寶寶運動,以致于寶寶不能得到鍛煉。從而使得食量小,消化和吸收能力弱,免疫力較低,容易感冒發燒。

5、“睡眠少”寶寶

現在不少的都是年輕爸爸媽媽,都有熬夜的習慣,因此會忽略孩子的睡眠,使得寶寶經常到了夜裡11點才入睡,從而導致寶寶長期的睡眠不足,影響長高。

6、“膽子小”寶寶

膽子小的寶寶,往往都是性格內向,不愛表達,有不開心的事情也經常放在心裡,從而就會導致抵抗力降低,那麼就容易生病了。

7、“不愛洗手”寶寶

有些家長自己平時就不怎麼注意衛生,帶孩子的時候也一樣不注意寶寶的衛生,比如不勤修剪寶寶的指甲,讓寶寶邊吃東西邊玩,又或者是有讓寶寶洗手,但是沒有教對正確的洗手方法,草草了事。

二、寶寶發燒如何正確退燒

孩子發高燒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一般來說,既然已經發燒了就不要馬上人為地讓他快速退燒,這樣反而對身體不好,38.5度以內的時候儘量用物理降溫的辦法。那麼,寶寶發燒如何退燒?

1、溫水浴

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C,每次5~10分鐘。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將病兒置於室溫約為24°C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了讓寶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所以需要少穿衣服。

有條件者,還可採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適用於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

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2、多喝白開水

發高燒時,身體會流汗散熱,也會引起體內水分流失,喝大量的白開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蔔汁,既能提高免疫力,也能補充水分。起到緩解發燒的作用。

3、注意穿衣適量

如果感到很熱,則脫下過多的衣物,使體內的熱氣可以散發出來。還要保持室內溫度在20度左右。

4、退熱貼

退熱貼是最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不過退熱效果一般,並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在寶寶的額頭貼上一貼,寶寶的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三、寶寶發燒護理容易犯哪些錯誤

小孩發燒的時候及時退燒很重要,並且要避免一些誤區。那麼,寶寶發燒護理容易犯哪些錯誤?

錯誤1、沒把握測體溫時間

孩子的平均正常體溫是37℃,但一天中會有上下變化。有的寶寶在短短的數小時內體溫會上下相差近2攝氏度。通常清晨體溫最低,下午或傍晚達到最高。有時體育鍛煉、情緒興奮激動、進食和周圍環境等因素也會導致體溫升高。有些父母就會選擇在這種“高溫”時刻,給寶寶測體溫,結果當然偏差很大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父母在寶寶完全平靜下來,或是在吃完一頓熱菜熱飯30分鐘之後,才測量體溫。另外,向醫生敘述孩子病情時,應告訴醫生你是在一天中的哪段時間給孩子量體溫。

錯誤2、用耳朵測溫法

有些父母為了圖方便,或者是不瞭解,就用耳朵溫度計給寶寶測量溫度。說句實在話,耳朵溫度計對3歲以下的幼童不太適合。

為不滿5歲的寶寶測量體溫的最精確的方法是採用直腸測量法。爸爸媽媽可以在帶孩子上醫院看病時,請醫生為你作示範操作。在孩子大約5歲左右時,基本上可以用口腔溫度計為他量體溫。當孩子腹瀉、噁心、嘔吐或熟睡時,也可以採用腋下體溫測量法。就醫時應該告訴醫生你是用什麼方法為孩子量體溫的。

四、小孩發燒不退怎麼辦

1、溫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手為宜)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鐘。亦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

2、服用退燒藥

寶寶發燒超過38.5度時,醫生會考慮使用口服劑或肛門塞劑來為寶寶退燒。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顯時,可口服退熱藥降溫。

3、通風散熱

多通風,注意散熱,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可使用空調,室溫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使房間空氣對流。

4、保證水分

多飲水,吃流質飲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證機體足夠的能量及水分。

5、脫掉過多的衣服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6、保證睡眠

多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於疾病的恢復。

但3歲以內的嬰幼兒發高燒時應首先採用物理降溫方法,一般不打退燒針,不吃退燒藥,以免發生虛脫及藥物毒性反應,其他藥物的使用同樣要慎重哦。不過,很多家長認為,發燒時就應該儘快幫寶寶退燒才安全。事實上,若是輕微疾病,發燒會出現2-3天左右,而且面對發燒的正常態度是找出發燒背後的病因,強行降溫是不科學的。不要一味要求醫生把燒逼退,因為有時發燒是因身體出了什麼特殊狀況而導致的!

五、物理降溫方法

當孩子發燒較高時,使用以下物理退燒方法可讓孩子舒服一些。

1、減少衣被

發燒時切記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蓋太厚的被子。這種傳統捂汗”的方法不利於散熱退燒,反而會因過熱導致高熱驚厥。對於許多小嬰兒來說,只要減少衣被就能使體溫降低。

2、多喝水

有助於發汗散熱,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機體丟失的水份。

3、冷敷法

這個方法簡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額,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用。對年長兒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

將孩子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膚血管擴張,增加散熱;另外水份由體表蒸發時,也會散失一部分熱量。

5、溫酒精拭浴

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自來水1/1,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放在小碗中。擦浴時將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不能直接用酒精擦拭,此法不適於1歲以內的嬰兒。

六、護理發燒寶寶的注意事項

1、38.5℃以下不要緊的,但不能掉以輕心。要隨時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隨時測量孩子的體溫,經常喂孩子水。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物。要保持室內通風,6個月以後的寶寶家裡要準備好退燒藥。

2、溫度在38.5℃—39.5℃之間,按說明書吃退燒藥。藥吃一下10分鐘後,給孩子加衣服。半個小時之後,脫掉多穿的這些衣物,用溫水給孩子擦身子,會看到汗馬上就出來了,這個時候孩子的體溫就會慢慢的降。

3、發燒本身就是孩子體內有病毒,孩子自身也在抵抗病毒,一次是不會解決問題的。4—6個小時之內溫度還是會再上去的,可以繼續前面的第二步。

4、基本4—6次之後,孩子的溫度就被控制住了。

5、發燒39.5℃以上,一定要去醫院,4—8小時之內不會對大腦有損傷,但時間越長對孩子越不好。這個時候可以用酒精擦孩子的手心和腳心,但不能多擦,這個辦法可以快速降溫。沒有酒精,可以直接用自來水擦一下孩子的身子,然後立即上醫院。

媽媽針對小孩發熱類型不同,選擇的食物也有所不同。小孩感冒發燒吃什麼食物?一般發熱急性期或高熱期主要吃流質的食物,而恢復期、退熱期吃半流質食物。

七、小孩發燒可以吃的流質食物

1、牛奶

牛奶可供給孩子一定量的蛋白質,適量加些米湯可供給一些碳水化合物。

2、米湯

米湯可供給孩子碳水化合物,其水分充足,便於病兒腸胃的吸收。把大米煮爛後去渣即得米湯。

3、綠豆

綠豆屬良性,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4、雞蛋羹

準備一兩個雞蛋,打勻後再在裡面放入適量的水並且蒸熟就可以食用了。雞蛋羹可以補充蛋白質,並且較容易消化吸收。

5、補充水分

在孩子發燒期間,應該保證充足的水分,以免小孩出現脫水的情況。同時還要給孩子補充大量的維生素以及無機鹽,並且供給孩子足夠的蛋白質以及熱量,這樣才有利於寶寶病情的恢復。

並且在發燒期間家長還要注意,應該給孩子吃一些流質或者是半流質的食物,這樣也有利於寶寶吸收到食物中的營養。

6、鮮果汁

鮮果汁主要成分是維生素、礦物質及碳水化合物,只含少量植物蛋白質,易於吸收。在夏天,可以喝西瓜汁,它有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作用。在秋冬季節,可以喝鮮梨汁,它有潤肺、清心、止咳、去痰等作用。新鮮橘子汁,具有去濕、化痰、清肺、通絡等作用。

小孩發燒可以吃的半流質食物有藕粉、代乳粉、稀飯、蛋、爛面等。

值得注意的是,患病急性期一般食用流質食物,在恢復期或退燒期食用半流質食物。

患兒發燒期內不要突然增加他過去沒有吃的食物,以免造成腹瀉。若發燒患兒食欲不好,就不要勉強他吃東西,以免吃了以後胃部不舒服吐出來,但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

八、寶寶發燒物理降溫

1、頭部冷濕敷

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於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

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

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4、酒精擦浴

適用於高熱降溫。準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5、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

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爸媽在孩子發熱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新生兒期寶寶發熱一般不宜採用藥物降溫;嬰幼兒一般感染所致的發熱最好先採用適當的物理降溫措施。但對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兒不宜採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溫,以免刺激皮膚,影響皮疹透發。

九、寶寶發燒如何處理

父母掌握一些寶寶發熱時的科學處理方法,幫寶寶度過生病期,是有必要的。那麼寶寶發燒,家長該如何處理?

一般情況下寶寶發燒分3種:低燒37.5攝氏度—38攝氏度;中燒38.1攝氏度—39攝氏度;高燒39.1攝氏度—40攝氏度。38.5攝氏度左右可用溫水擦身説明物理散熱。38.5攝氏度以上的就需要就醫治療。

發現寶寶發燒後必須先給寶寶降溫,特別是有高熱驚厥的孩子。

在孩子精神狀態可以的情況下可以給孩子洗溫水澡做物理降溫。

當寶寶發燒時用40度至50度的溫水擦拭脖子、腋下、肘窩、大腿根等大血管走形的位置幫助寶寶降溫。

給寶寶做溫水浴是搓寶寶手腳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十、寶寶退燒誤區

1、捂汗退熱

老百姓有個土方子:感冒後用被子捂著發汗。對成人來說,這樣做有時候確實有效,但對寶寶是不適合的。

原因分析:寶寶四肢供血不足,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如果被包裹過嚴,反而無法散熱,同時導致脫水、代謝性酸中毒,更嚴重的還會引起腦缺氧。臨床上有一種專屬於兒童的疾病“蒙被綜合征”。

2、一發熱就吃退熱藥

很多媽媽認為發熱是壞事,見不得寶寶發熱。其實,發熱是機體免疫系統為了抵禦感染而產生的一種免疫保護性反應。

原因分析:研究證明,發熱時機體內的各種免疫功能都優於體溫正常時。這些免疫功能可抑制病原體的生長、繁殖,有利於康復。如果過早用藥物強行降溫,不但存在退熱藥本身的副作用,而且挫傷了機體的自然防禦能力,使病程延長,還可能因退熱而掩蓋了症狀,造成原發病的診斷困難,延誤治療。

3、用冰袋降溫

冰袋常用於高熱不退的患者,但是,這個方法不適合小嬰兒。

原因分析:小嬰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體溫調節功能差,外界溫度過低,尤其是局部大面積應用冰袋,極易使皮下脂肪凝固而成硬腫。

4、帶著高熱寶寶候診

國人看病排長龍的現象很常見。不少媽媽在寶寶高熱後不做任何處理就趕去醫院,排隊等待醫生處理,這樣做是很危險的。

原因分析:超過39℃的高熱對健康影響比較大,所以在寶寶高熱時,應先給寶寶口服退熱藥,然後去醫院排隊等待看病。在看病過程中如果寶寶繼續高燒,也不要盲目排隊,及時和就診醫生聯繫,醫生一般會靈活處理的。

5、泡澡降溫

泡澡是當今時髦的一種養生方法,適度的水溫作用於人的副交感神經,使人身心放鬆,但這個方法對發熱的寶寶並不適用。

原因分析:泡澡水溫過高,對身體刺激加強後,交感神經便發揮作用,使得機體進入興奮狀態。相反,水溫過低,洗澡後猶如給寶寶雪上加霜,又會加重感冒。

十一、孩子發燒如何退熱

感冒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其中以冠狀病毒和鼻病毒為主要致病病毒。臨床表現以鼻塞、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為其特徵。全年均可發病,尤以春季多見。

1、風寒感冒

惡寒重,輕熱或不發熱,無汗,鼻癢噴嚏,鼻塞聲重,咯痰液清稀,肢體酸楚,苔薄白,脈浮緊。

2、風熱感冒

微惡風寒,發熱重,有汗,鼻塞濁涕,咯痰稠或黃,咽喉腫痛,口渴,苔薄黃,脈浮數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