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拉肚子怎麼辦?寶寶拉肚子怎麼治療?

腹瀉是嬰兒常見的病症。嬰兒消化功能不成熟,發育又快,所需的熱量和營養物質多,一旦餵養不當,就容易發生腹瀉。

寶寶腹瀉的原因

進食量過多或次數過多,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添加輔食過急或食物品種過多,以及食用過多油膩帶渣的食物,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

餵養不定時,胃腸道不能形成定時分泌消化液的條件反射,致使嬰兒消化功能降低等。

另外,由於食物或用具污染,使嬰兒吃進帶細菌的食物,引起胃腸道感染,嬰兒患消化道以外的病(如感冒、肺炎等),也可以因消化功能紊亂而導致腹瀉。

環境溫度過低、過高時,小兒也可能出現腹瀉

寶寶拉肚子的症狀

嬰兒腹瀉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寶寶。新生兒每天的大便次數通常為一天排便2—5次,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相對人工餵養而言,母乳餵養的嬰兒排便次數較多。隨著嬰兒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爸媽需要首先瞭解寶寶正常的排便習慣,才能在第一時間判斷他是不是拉肚子了。

爸媽通常除了留意大便的次數外,還要注意觀察便便的形態,如果便便的次數比平時多,質地比平時稀薄,甚至出現水樣便,像是從屁股裡噴射出來一樣。這些可能就是嬰兒腹瀉的症狀,通常還會伴有不愛吃飯、肚子脹痛等腸胃不適症狀了。

寶寶拉肚子主要症狀有:

1、輕度拉肚子:每天大便5—6次,甚至多至10餘次,大便呈蛋花樣或水樣,黃或黃綠色,有白色小塊,可有低熱,溢奶的情況,精神飲食尚好或略減,體重不增或略降,無脫水。

2、中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稀水便、氣味酸且臭,可能中度發燒。

3、重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以上,水樣便,黃色,嘔吐,發熱,尿少,食欲差,體重下降,迅速出現脫水和酸中毒,低鉀、鈣、鎂血症等。

4、部分寶寶可出現明顯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如低鉀或低鎂等。

嬰兒拉肚子怎麼辦

1、一般療法:

若寶寶年齡在6個月以內,是母乳餵養,需要繼續母乳餵養;如果不是母乳餵養,可以用寶寶日常食用的奶或者乳製品繼續餵養,輕症的寶寶適當減少吸奶量。若寶寶年齡在6個月以上或已開始食用固體食物,則給些米粥或其他澱粉混合食物,有條件的家庭可加些蔬菜、魚或肉末,每次餵飯可加些植物油。

(1)可以給些新鮮水果汁或香蕉泥,以補充鉀。

(2)喂新鮮製作的食物,這些食物要很好地烹製、研磨或搗碎。

(3)鼓勵寶寶進食,每日至少喂6次。

(4)腹瀉停止後繼續給寶寶喂上述食物,且在腹瀉停止後兩周內每天至少加餐一次直至體重恢復正常。

但如果寶寶拉肚子情況嚴重,要禁食8—24小時,並靜脈補液。

2、液體療法:

(1)口服法:適用於輕度脫水或嘔吐不重的寶寶。補液量按每公斤體重100毫升/日計算,分數次服用。

(2)靜脈補液法:用於中度、重度脫水的孩子。

3、藥物治療:如小兒腹瀉3天不見好轉或出現下列症狀時帶病兒去找醫生:

(1)多次水樣便。

(2)頻繁嘔吐。

(3)明顯口渴。

(4)不能正常飲食。

(5)發燒。

(6)大便帶血。

4、控制感染:針對病因,選用抗菌藥物。

5、對症治療:腹瀉可口服1次碳酸鉍或輕酸蛋白0.3克,一日3次;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劑每歲l毫升欣,一日3次,或多酶片一次l片,一日3次。依病情對症處理。

6、治療偏方:取新鮮胡蘿蔔適量,洗淨切碎,加水煮爛,然後取出胡蘿蔔搗成糊狀即成(煮胡蘿蔔的水留作備用)。

食用時,每100毫升煮胡蘿蔔的水中,加入5-10克(約一小匙)胡蘿蔔泥。進食量主要根據寶寶的食欲,可按平時的食量喂給。一般來說,餵食胡蘿蔔泥2至3天,便便即可成形。

7、保護嬌嫩皮膚:尿布必須勤更換,更需用清水清洗屁股並吸幹。

8、適當增減衣物:嬰幼兒的衣著,應隨氣溫的升降而增減,避免過熱,夜晚睡覺要避免腹部受涼。夏季應多喂水,避免飲食過量或食有用脂肪多的食物。經常進行溫水浴。

寶寶拉肚子吃什麼藥

根據寶寶不同病情,採用消食化積、疏風散寒、清熱利濕、健脾溫腎等功效的藥物,如丁香、肉桂、葛根、吳茱萸、白術、淮山藥、茯苓等藥物。

可口服中成藥:脾可欣、健脾止瀉散、腸胃康沖劑等,對那些久瀉不愈,或伴有嘔吐、吃藥困難的患兒,可採用中藥敷臍的方法進行治療,往往可以收到滿意的療效。

另外,也可選用不同的藥物組合,研成細末,用黃酒調勻如膏狀,敷於肚臍處上,蓋上醫用膠貼,次日揭去,用溫水清洗後再敷新藥。每天1次,3天為一個療程。個別患兒局部可能會輕度發紅,但並不影響治療和療效,停用後即可恢復。這種方法安全有效,簡便易行,經濟實用,寶寶容易接受。當寶寶吃藥、打針有困難,或用西藥治療效果不好時,不妨試試敷臍的方法。

寶寶拉肚子偏方

1、寶寶一吃油膩的食物就腹脹、腹痛,然後就要大便,拉出來的大便很臭,呈糊狀。這一類型寶寶腹瀉可以用保和丸加一些神曲、山渣、陳皮來配合治療,如果腹脹嚴重,可以酌加木香、厚樸等。

2、寶寶腹瀉的大便是清清的、不臭、寶寶手腳常冰冷,經常吃飯後腹脹,常常放屁,可以用理中湯為外加一些六君子湯、木香、砂仁、丁香治療。

3、寶寶面色萎黃、肌肉消瘦、精神很差、大便常常是水瀉,可以用參苓白術散或七味白術散治療。

4、如果寶寶大便色深而臭,兼見黏液,口渴、食欲不振、肢體倦怠,身體覺得微熱,可以用葛根芩連東加一些霍香、佩蘭治療,如果同時有小便刺痛症狀,應外加六一散。

寶寶拉肚子吃什麼好的最快

寶寶拉肚子,讓媽媽憂心不已。除了日常護理外,媽媽還可以從飲食入手,通過食物來減輕寶寶拉肚子的狀況。寶寶拉肚子吃什麼好的最快?寶寶腹瀉時,可以多給寶寶吃一些有止瀉作用的食物,例如蘋果、胡蘿蔔等,還可以多給寶寶吃容易消化的東西。

1、煮蘋果。煮透的蘋果有收斂的作用,每天給寶寶吃一個,有助於緩解寶寶拉肚子的情況。煮蘋果時要隔水煮,或者加些冰糖,這樣寶寶比較喜歡吃。

2、蛋黃膳:將雞蛋煮熟後去殼和蛋白,用蛋黃放在鍋內小火熬煉取油,1歲內嬰兒每天一個蛋黃油,分2—3次服,3天為一個療程,治療腹瀉,並有補脾益胃止瀉作用。

3、焦米湯: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顏色發黃,再加適量的水和糖,然後燒成糊狀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後再加熱,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4、胡蘿蔔湯:胡蘿蔔是鹼性食物,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腸粘膜上的細菌和毒素,是一種良好的止瀉食物。

5、栗糊膳:用3—5個栗子,去殼搗爛,加水煮成糊狀,加糖調味後食用,每天2—3次,有溫中止瀉作用。另外還有桔棗茶、胡蘿蔔湯等均有健脾止瀉作用。

6、稀飯。當寶寶拉肚子時,多給寶寶喝稀飯,既容易消化,又有營養。寶寶拉肚子時不要吃過硬的食物。在熬稀飯時要熬的爛一些比較好。

7、軟麵條。當寶寶拉肚子情況出現好轉時,可以給寶寶煮些爛乎的麵條,適當加一些青菜。這樣能進一步給寶寶補充營養,寶寶吃了也比較好消化。

8、喝薑茶。當寶寶肚子受涼引起拉肚子時,可以給寶寶熬制些薑茶,要把姜切成碎末,煮開水後放入薑末,然後放入少量的熟茶,每天給寶寶喝一些能緩解寶寶拉肚子的症狀。

9、山楂麥芽水。當寶寶因消化不良引起拉肚子時,可以給寶寶煮些山楂麥芽水喝,效果不錯,麥芽要選用炒熟的,山楂3—5個就可以了。再加上些紅糖比較好。

寶寶拉肚子吃什麼食物好

如果寶寶拉肚子,沒有明顯的嘔吐現象,媽媽可以借助某些食物的功效來説明寶寶緩解病情,加速康復。寶寶拉肚子吃什麼食物好?主要有以下五類食物可緩解寶寶拉肚子。

1、有抗菌功能的食物。如葡萄、山楂、烏梅等。

2、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如綠葉蔬菜、米湯等。

3、能夠補充電解質的食物。比如柑橘類含鉀多,香蕉含鉀與鈉均多,奶類與豆漿含鈣豐富等。

4、具有吸附和收斂作用的食物。比如蘋果泥、胡蘿蔔泥等。

5、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嬰兒腹瀉後應做好以下幾件事:

(1)千萬不要禁食。不論何種病因的腹瀉,嬰兒的消化道功能雖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營養素,所以吃母乳的嬰兒要繼續哺喂,只要嬰兒想吃,就可以喂。吃牛奶的嬰兒每次奶量可以減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減量後嬰兒不夠吃,可以添加含鹽分的米湯,或哺喂胡蘿蔔水,新鮮蔬菜水,以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已經加粥等輔助食品的嬰兒,可將這些食物數量稍微減少。要根據嬰兒口渴情況.

(2)保證喂水。早期發現脫水。當嬰兒腹瀉嚴重,伴有嘔吐、發燒、口渴、口唇發幹,尿少或無尿,眼窩下陷、前囟下陷,嬰兒在短期內“消瘦”,皮膚“發蔫”,哭而無淚,這說明已經引起脫水了,應及時將病兒送到醫院去治療。

(3)預防脫水。用口服補液鹽不斷補充由於腹瀉和嘔吐所丟失的水分和鹽分,脫水便不會發生。口服補液鹽(ORS)1000毫升,內含氯化鈉3.5 克,碳酸氫鈉2.5克,氯化鉀1.5克,葡萄糖20克,用量遵醫囑,但預防脫水和治療脫水用的量和喝的速度是不同的。口服補液鹽含糖濃度為2%,研究證明這種糖濃度最利於介導鹽和水進入體內,以補充腹瀉時的損失,它的效果已被世界公認,是預防和治療腹瀉脫水的良藥。

(4)不要濫用抗生素。許多輕型腹瀉不用抗生素等消炎藥物治療就可自愈;或者服用媽咪愛等微生態製劑,思密達等吸附水分的藥物也很快病癒,尤其秋季腹瀉因病毒感染所致,應用抗生素治療不僅無效,反而有害;細菌性痢疾或其它細菌性腹瀉,可以應用抗生素,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之下治療。

(5)做好家庭護理。家長應仔細觀察大便的性質、顏色、次數和大便量的多少,將大便異常部分留做標本以備化驗,查找腹瀉的原因;要注意腹部保暖,以減少腸蠕動,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熱水袋敷腹部;注意讓嬰兒多休息,排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防止紅臀發生,應把尿布清洗乾淨,煮沸消毒,曬乾再用。

嬰幼兒腹瀉大多是由於餵養不當和飲食失調引起的,所以採用以下方法,不僅能提供營養,而且還具有止瀉的作用。

一、調整飲食

母乳餵養的孩子如果發生腹瀉,不要輕易斷母乳,這時,可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1/2~2/3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主要含蛋白質之類的物質。而母乳的後半部分主要含脂肪之類的物質,不易消化,所以可以把這部分乳汁擠出來倒掉。如果孩子是用牛奶餵養的,這時就不宜喂全脂奶,而應喂脫脂奶。脫脂奶可以在家裡自己做,牛奶燒開再冷卻後,用筷子把表面一層奶皮挑起來扔掉,反復三次,就成了全脫脂牛奶。不過,等寶寶腹瀉好轉後就不宜再喂脫脂奶,以免發生營養不良。

二、食物止瀉

1.焦米湯 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顏色發黃,再加適量的水和糖,然後燒成糊狀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後再加熱,就成了糊精。糊精容易消化,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2.胡蘿蔔湯 胡蘿蔔是鹼性食物,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黏膜上的細菌和毒素,是一種良好的止瀉食物。製作方法是,將胡蘿蔔洗乾淨,對切開,去掉莖,然後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把渣過濾掉,最後加水(按500克胡蘿蔔加1000克水的比例)加糖燒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