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孩子要到7歲左右 才能逐漸理解時間的概念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孩子對時間、色彩、情緒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基本都是在學齡前(7歲左右)才會有精確的認知。家長切記不好著急。……

如果你讓一個孩子靜止不動5分鐘,那麼對於他們而言,其實跟判了他們幾小時的刑罰沒什麼區別——假如你也曾在小時候玩過“time-out”的話,你一定會明白的。(注:time-out遊戲就是讓小孩靜止不動一段時間)

【最新研究】

最近,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一組研究人員對孩子的時間理解能力進行了研究,考察他們對於小時、分鐘、秒的長度的理解。

這篇研究發表在4月的《認知心理學》上。

結果表明:7歲以前的孩子並不太理解。

4歲時,孩子開始懂得一些要點,例如:1小時比1分鐘長、1分鐘又比1秒鐘長。但直到7歲以前,孩子們在被問及例如小時和分鐘的區別時,仍會被難住(即便他們知道1小時或者1分鐘的定義)。

舉個例子,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小明跑了3分鐘,小紅跑了2小時。請問誰跑得久?”對於成年人而言,這道問題很簡單。因為我們知道雖然3比2大,但小時遠比比分鐘長得更多(1小時等於60分鐘)。

然而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而言,他們會因為“3比2大”和“小時比分鐘大”兩者的比較而被難住。這說明了他們對時間定義的理解並不透徹,同時也並不清楚地明白不同時間長度的感覺。

孩子對其他抽象概念的理解年齡大致也是如此,例如色彩、情緒等,基本都是在學齡前(7歲左右)才會有精確的認知。

不過說句公道話,其實對時間的感知本來就是不穩定的,即便對大人而言也是如此。

比如說,一個外出玩耍的晴朗舒適的周日下午可能讓人覺得幾分鐘就過去了;而接下來第二天上班的那個下午可能就度日如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