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行為是吃出來的
兒童的一些異常行為與其所攝入的飲食營養品種和攝入量有直接關係。只要及時調整孩子的食譜,便可改善兒童的異常行為。
1、過多吃糖
可引起情緒不穩定、反復無常、激動、愛哭和摔東西毀財物,脾氣特別壞,被醫學界稱為“嗜糖性精神煩躁症”,危害很大,甚至會導致心理變態。
2、吃得過鹹
可導致體內鉀(鈉)鹽積蓄,出現反應遲鈍,嗜睡等表現。
3、缺鈣
當血清鈣較低時,肌肉、神經興奮性增強,兒童就會出現手腳抽動現象。另外,還會出現夜間磨牙、易驚等症狀。
飲食糾正:即補鈣,多吃些富含鈣質的食物,如牛奶、豆漿、豆類、瘦肉、雞蛋、綠葉蔬菜等,同時並補充魚肝油(維生素D)。
4、缺鐵
這是貧血的主要原因。臨床症狀包括:皮膚蒼白、嘴唇紅、精神不集中、頭暈、不想吃東西、不愛笑等。
飲食糾正:應給孩子多吃富含鐵質的飲食,如蛋黃、動物肝臟、海產品等。
5、缺鋅
主要臨床症狀包括:食欲不振、厭食、生長發育緩慢,智力發育受到影響;有的患兒還會出現異食癖。
飲食糾正:應多吃些含鋅量較多的食物,如堅果類、豆類、動物肝臟、瘦肉、穀類等。
6、缺B族維生素
缺乏此類維生素後,兒童突出表現為容易疲倦煩躁、焦慮、健忘和恐懼等。
飲食糾正:可讓患兒多吃些富含B族的食物,如大豆、糙米、蛋黃、動物肝臟、牛奶、核桃、芝麻等。多吃這些食物還有利於兒童大腦發育和記憶力增強。
7、缺維生素C
臨床表現為:冷漠,感情抑鬱,性格孤僻,少言寡語;嚴重缺乏時還會出現敗血症病,表現為牙齦浮腫、出血、貧血等。
飲食糾正:維生素C廣泛存在於蔬菜、水果之中,因此,患兒應多吃綠色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