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胎教之事莫激進_胎教之事為何莫激進

養生之道網導讀:

許多人以為胎教就是教育胎兒嗎,或者說讓胎兒接受教育,這是一種誤解。胎教之事莫激進,付出總有回報,胎教時偶爾出現一定的胎動固然很重要,下面請看胎教之事為何莫激進?

有的孕婦實施胎教時,期望過高,心太切,往往適得其反,收不到好的效果。比如有的孕婦在進行語言胎教時,長時間將耳機放在腹部,造成胎兒煩躁。胎兒生下來,變得十分神經質,以至對語言有一種反感和敵視態度。聽音樂時,也不能沒完沒了地聽,連孕婦本人都感到疲憊不堪,那胎兒的感覺也絕對不會好。

1、胎教 別過度熱情和太心切

正如某些父母盼子成龍心切一樣,想把胎兒培育得更出色一些,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任何事情都有個度,一旦過度其結果就會適得其反,不僅達不到預期的目的,而且會導致不良結果。

同樣,胎教的每項內容都會使胎兒受益,如果不能適度地對胎兒實施,恐怕胎兒不但不能獲益,還會受害。因此,孕婦對胎兒進行胎教,不能熱情過度,不能太心切。

2、在懷孕初期准爸爸應做到:

戒煙、戒酒,或者到戶外吸煙。因為間接吸煙會對孕婦及胎兒產生傷害,學會有關胎教的知識,同時,學好有關懷孕和生產的知識,能在決定性的瞬間妥善處理問題,與妻子一起制定胎教計畫,經常與家裡聯繫並儘早回家。讓妻子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是准爸爸對胎寶寶的最佳胎教,妻子妊娠嘔吐的時候,要盡力幫助妻子攝取各種營養。從妻子懷孕那刻起,就應該承擔起家務活的重擔,要時刻關注妻子的健康,預防流產。給孩子取一個充滿愛意的名字,以表達對孩子的愛意。

3、胎教之事莫激進

此時最好的胎教是孕婦保持穩定的情緒和愉快的心情。孕婦有節律的心音和規律的腸蠕動聲是胎兒最動聽的音樂,給胎兒以穩定感,使胎兒處在良好的子宮內環境中生長發育。相反,當孕婦生氣、焦慮、緊張不安或憂鬱悲傷時,會使血中的激素濃度改變,胎兒會立即表現不安和胎動增加。如果長時間受不良刺激,胎兒出生後患多動症的概率增加,有的還會產生畸形胎兒。由此可見,一個溫馨的家庭可以使孕婦心情舒暢、心境平和、情緒穩定,始終生活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對胎兒未來性格的發育也都會起到積極、良好的作用。

4、撫摸胎教

撫摸胎教是准父母與胎寶寶之間最早的觸覺交流,通過撫摸准媽媽的腹部,使腹中的寶寶感覺到父母的存在並做出反應。撫摸胎教可以鍛煉胎寶寶皮膚的觸覺,並通過觸覺神經感受體外的刺激,從而促進了胎寶寶大腦細胞的發育,加快胎寶寶的智力發育。

撫摸胎教還能激發起胎寶寶活動的積極性,促進運動神經的發育。經常受到撫摸的胎寶寶,對外界環境的反應也比較機敏,出生後翻身、抓握、爬行、坐立、行走等大動作運動發育都能明顯提前。

在進行撫摸胎教的過程中,不僅讓胎寶寶感受到父母的關愛,還能使准媽媽身心放鬆、精神愉快,也加深了一家人的感情。正常情況下,從懷孕第8周開始,胎寶寶就在母體內活動了,但這時的活動幅度很小,准媽媽不能感知。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活動幅度會越來越大,從吞吐羊水、眯眼、咂手指、握拳,直到伸展四肢、轉身、翻筋斗等。一般過了孕早期,撫摸胎教就可以開始實施。

一般在孕早期以及臨近預產期不宜進行撫摸胎教。有不規則子宮收縮、腹痛、先兆流產或先兆早產的准媽媽,不宜進行撫摸胎教,以免發生意外。曾有過流產、早產、產前出血等不良產史的准媽媽,也不宜進行撫摸胎教,可用其他胎教方法替代。

許多人以為胎教就是教育胎兒,或者說讓胎兒接受教育,這是一種誤解。胎兒是沒有思維能力的,因此胎兒是什麼也學不會的。那麼胎教還有什麼意義呢?胎教進行多久才有效果?這些都是孕媽媽最想知道的事情。

發現很多的孕媽媽們在做音樂胎教時都會問同樣一個問題:“我這樣做,寶寶為什麼不動呢?”實際的答案是:寶寶絕大多數是不可能馬上就會有胎動的。除非肚子裡的寶寶跟媽媽一直都保持有親密的交流和溝通且此時此刻正處於清醒狀態!

1、胎教需要耐心,付出總有回報

胎教時偶爾出現一定的胎動固然很重要,這從某種角度來講,的確是對孕媽媽做胎教的一定程度的回饋,但是,真的需要每一次音樂胎教都要有胎動嗎?

很有趣的一個現象是:很多懷孕三四個月的媽媽們也會問我這個可愛的問題。實際上胎兒在三四個月的時候是還沒有胎動的。既然都沒有胎動,怎麼能指望肚子裡的寶寶馬上能有胎動的回饋呢?

胎教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工程,是需要孕媽媽和准爸爸們用心去操作的。這是需要遵循潛移默化的教育理論的。當寶寶還沒有發展到一定的能力程度時,是不可能指望寶寶能做出不符合年齡特徵的相應動作及反應的!當寶寶出生以後,一旦遇到合適的機會,這些在胎教時期儲存在大腦裡的記憶信號就會顯現出驚人的能力的!

既然付出了,就默默的等待,付出肯定是有回報的,只是回報需要一定的過程,有時,還需要一種睿智的眼光和變向的角度來看待回報。

2、跟寶寶網學胎教小故事:吃不飽的貓

這只吃不飽的貓叫做卡滋拉,但是這只貓並不惹別人喜歡,因為它吃了很多人和小動物,但是最後這只吃不飽的貓遇上了孫悟空,故事會怎樣呢?

從前,有一隻吃不飽的貓,它叫做卡滋拉,它吃了主人還有牧羊人和三十只小羊,但是不管它吃過多少的東西,還是吃不飽。有一天,卡滋拉到森林裡找東西吃,忽然看見小紅帽正提著一籃水果要去奶奶家探病。卡滋拉正想著要去吃掉小紅帽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一隻大野狼跟在小紅帽後面,想吃掉大野狼。卡滋拉也偷偷的跟在後面。

到了奶奶家後,卡滋拉一下子就撲過去,一口就把老奶奶,小紅帽以及大野狼給吞了,可是,它還是肚子餓,於是它又繼續去尋找食物。

卡滋拉走呀走,看到不遠的前方,有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猴子,原來那正是孫悟空。卡滋拉也想吃掉孫悟空,孫悟空當然不願意,他們大戰了三百回合,最後孫悟空拿出金箍棒,一下就把卡滋拉的肚子打破了,這時,老奶奶,小紅帽以及大野狼,還有原來他吞下去的那些人和小羊都從它的肚子爬了出來,卡滋拉也死了,大家回到自己的家,又過上幸福平安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