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兒童腦癱有什麼症狀

養生之道網導讀:

如果腦癱小兒的家長們不能在早期發現腦癱的存在,一定是會非常後悔的,這是因為發現得越晚,治療就越困難。那麼兒童腦癱有什麼症狀呢?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兒童腦癱有什麼症狀的相關內容。

兒童腦癱有什麼症狀

腦癱分為輕度和重度等,不同的腦癱患者由於病情不同,表現出來的症狀也是不一樣的,但是腦癱症狀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家長們完全可以根據這些發現小兒是不是得上了腦癱。下面就介紹一下腦癱最典型的症狀。

小兒如果有腦癱現象,一定是會表現得與正常小兒不同的症狀的。比如睡眠少,膽小易驚,精神緊張時上述症狀加重,安靜時緩解。身體發硬,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癱。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白塞氏病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頭圍異常: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另外,腦癱小兒還會表現出飲食不正常,體重異常等。固定姿勢,往往是由於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所致,如角弓反張、蛙位元、倒U字形姿勢等。在生後一個月就可見到。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症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

腦癱兒童的症狀

一、運動發育落後、主動運動減少

運動發育落後表現在粗大運動和(或)精細運動兩方面。判斷運動發育是否落後的指標很多,每個動作在不同年(月)齡中表現又不一樣,但一些主要指標在臨床應用時應熟練掌握。正常小兒3個月時能抬頭;4~5個月時能主動伸手觸物,兩手能在胸前相握,安靜時能在眼前玩弄雙手;6~7個月時會獨自坐在較硬的床面不跌倒,8~10個月時會爬,爬時雙上肢或下肢交替向移動;1歲時能獨自站立;l歲~l歲半時能行走。腦癱小兒在上述年齡階段一般都不能達到正常小兒水準。

二、肌張力異常

肌張力是安靜狀態下肌肉的緊張度,通過被動地屈曲、伸直、旋前、旋後肢體,瞭解其肌張力。小嬰兒可握住其前臂搖晃手,根據手的活動範圍瞭解上肢肌張力。測下肢肌張力還可握住小腿搖擺其足,根據足活動的範圍判斷其張力,張力低時搖晃手足時手足甩動的範圍大,張力高時活動範圍小。

有些腦癱可以治

腦癱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病,為什麼這麼難治呢?我們說腦癱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後一個月內,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非進行性的腦損傷,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還常常合併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障礙等表現。

致病的原因包括胎盤異常、胎位不正、宮內窘迫、早產、多胎、出生時窒息以及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核黃疸、感染、外傷、腦出血、腦部畸形等。腦癱的表現可以分為多個類型。例如,有的小孩以四肢僵硬為主要表現,通常屬於痙攣型;有的小孩四肢和頭部出現不自主的無意識動作,做有目的的動作時,全身不自主動作增多,如面部出現“擠眉弄眼”,說話及吞咽困難,常伴有流口水,通常屬於手足徐動型;而有的小孩以四肢肌肉無力,不能保持身體平衡,步態不穩,不能完成用手指指鼻等精細動作為特徵,通常屬於共濟失調型。也有的小孩同時具有多種類型的表現。

腦癱的病因比較複雜,腦部損傷的部位和程度也有差異,因此,長期以來,對於腦癱一直沒有較理想的治療手段,通常只能採用理療、功能鍛煉、使用矯形器材等方法進行對症治療,使症狀部分緩解。

隨著對腦癱研究的逐步深入,現已出現了治療腦癱的手術方法。

對於痙攣型腦癱,通過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術,對緩解病人的四肢肌肉痙攣有一定效果,對患病時間特別長、出現關節變形的,還需要骨科矯形手術治療。

究竟什麼樣的腦癱病人適合手術治療呢?病人應該具有一定的智力,能夠配合手術後的康復治療,四肢肌肉痙攣的程度雖較嚴重,但還沒有出現關節和脊柱變形,睡著之後異常姿勢通常能夠減輕;四肢應該具有一定的力量,平躺時可以抬離床面,病人的年齡一般在4~5歲之後,4歲之前應進行功能訓練和理療,防止症狀發展太快,等到時機成熟後再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當然,具體到某一位病人是否適合手術治療,需要醫生對患者進行詳細的檢查後才能決定。

對於手足徐動型和扭轉痙攣型患者,以往沒有有效的藥物和手術方法。病人往往被迫放棄治療,生活品質嚴重下降,並忍受由此帶來的巨大痛苦。目前宣武醫院採用先進的crw立體定向手術系統,結合高精度的腦部磁共振掃描,對腦內的有關病變部位進行精確的定位和毀損,可顯著減輕這類腦癱患者的運動症狀。

此類手術比較安全,一般沒有嚴重的併發症,手術的目的是改善症狀,為功能進一步恢復創造條件。手術後病人應當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堅持功能訓練。

以上就是對兒童腦癱有什麼症狀的介紹,相信大家都有所瞭解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