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如何教寶寶吃飯】什麼時候教寶寶吃飯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學會了如何教寶寶吃飯有助於寶寶自己吃飯,如何教寶寶吃飯不能怕浪費時間。如何教寶寶吃飯是有技巧的。

如何教寶寶吃飯

7~12個月的寶寶就想學吃飯。當寶寶在7~12個月期間,家長就可以訓練寶寶自己吃飯了。細心的家長會發現,當家長拿勺子給寶寶餵食物時,寶寶會抓家長手中的勺子,自己往嘴裡放,這時家長就引導和鼓勵寶寶自己吃,寶寶剛開始自己吃的時候,拿勺子動作不穩定,送往嘴裡方向也不準確,顯得笨手笨腳的,所以會將食物散的滿地,口周也糊的很“花”,這時家長不能怕清洗麻煩,而中止寶寶自己吃飯的興趣。

引導和訓練寶寶吃飯:

其實,1~2歲的孩子已經希望自己拿勺子正式吃飯了,不願意家長餵飯,所以當家長拿著飯來喂寶寶時,寶寶有很多“反抗”的表現:家長將一勺子食物送到嘴邊,寶寶不張口,家長此時讓寶寶吃飯心切,就往寶寶嘴裡硬塞,同時不斷催其咽下去,而寶寶吃了一口趕緊跑以示拒絕。家長將一勺子食物送到嘴邊,寶寶的手會去“奪”家長手裡的勺子,自己往嘴裡送。

沒有吃飯前,寶寶急著要吃,當家長拿著食物用勺子喂時,寶寶並無積極想吃的表現。對於這些寶寶吃飯的“反抗”表現,如果家長能夠自然引導,就容易順理成章地過渡到寶寶自己吃飯,家長要避免的心理:家長處於種種心理不想讓寶寶自己吃飯,如:

寶寶太小,自己拿不好勺子,吃不好;

寶寶自己拿勺子吃太慢,飯涼了,吃進去傷身體;

寶寶自己吃,衣物會被食物弄髒,給家長添亂;

讓寶寶自己吃,需要花時間,因為寶寶吃飯很慢,沒有家長喂起來乾脆,等等,這樣就剝奪了寶寶想自己吃飯的願望。不訓練寶寶自己吃飯有隱患:

家長不訓練寶寶自己吃飯或剝奪寶寶想自己吃飯的願望,按家長的想法給孩了餵飯,看似節約了寶寶吃飯時間,卻潛藏許多隱患:以後孩子就依賴家長餵飯了,以至於上幼稚園不能自己進餐;吃飯不專心,容易跑來跑去,導致完成吃飯時間很長:容易發生厭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影響上學後的學習效率等。

因此,希望家長適時訓練寶寶自己吃飯,這不僅僅是生活能力的小問題,還關係到孩子今後學習能力的大問題。

注意方面

一般來說,當以下現象發生時,媽媽就可以著手教寶寶學吃飯了。

1.寶寶吃飯的時候喜歡手裡抓著飯。

2.已經會用杯子喝水了。

3.當勺子裡的飯快掉下來的時候,寶寶會主動去舔勺子。 自己動手,學會技巧

1歲左右,寶寶會喜歡跟成人在一起上桌吃飯,不能因為怕他“搗亂”而剝奪了他的權利,可以用一個小碟子盛上適合他吃的各種飯菜,讓他盡情地用手或用勺子喂自己,即使吃得一塌糊塗也無所謂。其實,寶寶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慢慢就學會了吃飯技巧。當然,你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寶寶。
1.如果寶寶總喜歡搶勺子的話,媽媽可以準備兩把勺子,一把給寶寶,另一把自己拿著,讓他既可以練習用勺子,也不耽誤把他喂飽。

2.教寶寶用拇指和食指拿東西。

3.給寶寶做一些能夠用手拿著吃的東西或一些切成條或片的蔬菜,以便他能夠感受到自己吃飯的怎麼回事。如:土豆、紅薯、胡蘿蔔、豆角等,還可以準備香蕉、梨、蘋果和西瓜(把籽去掉)、熟米飯、軟的烤麵包等。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