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媽媽想知道 寶寶出牙時間

跟其他寶寶發育里程碑不同,出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只有禿禿的牙床到滿嘴白亮的牙齒,這個過程大約需要3年時間。

寶寶什麼時候出牙

牙齒的形成從子宮裡就開始了。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就有牙蕾,這是乳牙的基礎。絕大部分寶寶會在4~7個月時冒出第一顆牙,但也有非常少的寶寶出生時就有牙。

如果你的寶寶發育快,可能在3個月時就冒出了白色的牙尖(通常會是一顆下門牙)。但如果寶寶發育慢,則可能要等到1歲多,才會長出第一顆牙。而最後一顆牙(第二磨牙,位於口腔最深處的上下牙)通常要到寶寶2歲左右才開始出現。到3歲,寶寶就應該已經長齊20顆乳牙了。

通常寶寶長牙的順序是:先長兩顆下門牙,再長兩顆上門牙,然後再從兩側向後依次長出。寶寶的乳牙要等到恒齒開始長時才會掉,這一般大約在寶寶6歲左右。

寶寶出牙的症狀

有些寶寶輕輕鬆松就度過了長牙期,但有些寶寶則可能在此期間會感到很不舒服。寶寶出牙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

• 流口水(可能導致面部皮疹)

• 牙齦腫脹、敏感

• 煩躁易怒

• 愛咬東西

• 拒絕進食

• 睡眠問題

目前,專家們對出牙是否會導致某些健康問題,比如腹瀉、發燒、鼻塞、身體皮疹、嘔吐等還存在爭論。但按照經驗來看:如果你的寶寶出現了讓你擔心的症狀,別以為都是出牙造成的。如果症狀持續,你就要帶寶寶去醫院看是否有其他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

你沒有辦法加速寶寶出牙的過程,但如果你覺得他因為長牙感到不舒服,可以試著用下面的方法幫他緩解:

• 給寶寶一些可以咀嚼的東西,比如磨牙器或冰箱冰過的濕毛巾。

• 給寶寶吃點涼的東西,比如蘋果醬或優酪乳,可能也會感覺舒服一點。

• 按摩寶寶的牙床。具體做法是,先把你的手洗乾淨,然後用你的手指輕而穩地摩擦他的牙床。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奏效,你也可以使用一些局部用的止疼膏,但大多數兒科醫生都反對這樣做,因為如果用多了,這種藥膏可能會使寶寶喉嚨麻木,削弱他的幹嘔反射(這種反射能幫助寶寶防止被口水嗆到)。

怎樣保證寶寶的牙齒衛生

從寶寶開始長第一顆牙,你就得注意他的牙齒衛生。雖然在寶寶1歲以前,你還不必給寶寶像模像樣地刷牙,但你應該至少一天兩次用紗布或濕毛巾擦寶寶的牙齒和牙床。

千萬不要讓寶寶含著奶瓶睡覺,除非奶瓶裡裝的是水。因為無論是配方奶還是母乳,裡面的糖分都會因此整晚留在寶寶的牙齒上,從而導致“奶瓶齲”(也就是蛀牙)。

為了減少蛀牙,你還應該訓練寶寶使用杯子。當你的寶寶用帶吸嘴的杯子喝東西時,他更可能比較快地喝完杯子裡的東西,這樣就避免了整天用奶瓶,接觸糖分時間太長的問題。

寶寶18個月大時,差不多就該開始學習自己刷牙了。你得幫助寶寶學習,因為他還不能集中精神,靈敏地使用牙刷。要選擇柔軟的牙刷,如果你願意,還可以給寶寶用一點(大概豌豆大小)兒童牙膏。

給寶寶刷牙不必非得按照一定方向,只要把食物殘渣都弄出來就行。如果寶寶不喜歡牙膏的味道,試試別的牌子,或者乾脆不用牙膏。只要寶寶沒有吃太多含糖食品,就不必給寶寶用牙膏。如果寶寶確實吃多了甜食,你一定要在寶寶吃完東西後趕緊給他刷牙。

你需要擔心的情況

如果到了1歲時,你的寶寶還沒有出牙的跡象,就需要帶他去諮詢醫生。不過你應該知道,早產兒可能要晚幾個月才出牙。

如果你的寶寶不僅有出牙的種種跡象,比如流很多口水、牙齦發腫等,而且他似乎還很疼,總是使勁大哭,那你就要帶他去看醫生了。因為寶寶出牙不應該這麼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