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乳☆禁☆頭錯覺不吃母乳怎麼辦?
不過准媽媽們千萬別灰心,如果你立志做一名「乳牛」,請堅持母乳餵養,下面小編教各位准媽媽一些糾正乳☆禁☆頭錯覺的小技巧。
寶寶乳☆禁☆頭錯覺不吃母乳怎麼辦
寶寶產生乳☆禁☆頭錯覺的原因
原因很簡單,奶嘴和乳☆禁☆頭對寶寶來說吸吮方式是不同的,吸吮媽媽的乳☆禁☆頭時,必須先伸出舌頭,卷住乳☆禁☆頭拉入口腔內,使乳☆禁☆頭和乳暈的大部分形成一個長乳☆禁☆頭,然後用舌頭將乳☆禁☆頭頂向硬齶,用這種方法來擠出積聚在乳暈中的乳汁;
寶寶是上天賜給媽媽的禮物,母乳就是上天賜給寶寶的禮物
而奶瓶的奶嘴較長,塞滿了整個口腔,寶寶吸吮起來省力痛快,只需用上下唇輕輕擠壓橡皮奶嘴,不必動舌頭,奶汁就會通過開口較大的橡皮奶嘴流入口中。
相比之下,母乳必須靠有力的吸吮刺激才能促進泌乳,吸吮奶嘴更省力,容易得到乳汁。
所以當寶寶習慣了一種方式的時候,很容易引起對另一種方式本能的拒絕,導致乳☆禁☆頭錯覺的產生。
媽咪哪些錯誤導至寶寶乳☆禁☆頭錯覺
注意月子裡奶水不足≠不能純母乳餵養
還在孕期便下定決心要實施全母乳餵養的你是否正遭遇著奶水不足的困惑,甚至開始懷疑自己能否實現當時母乳餵養的理想。
如果你有這種擔心,請逐條檢查自己在哺乳時有無犯下面這些錯誤:
1、開奶晚。新生兒出生後沒有及早地吸吮乳☆禁☆房。
正確做法: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半小時內就可讓產婦直接餵奶,寶寶的吸吮動作會促進母乳的大量分泌。
2、沒有按需哺乳,每24小時哺乳的次數及吸吮的時間不夠。
正確做法:母嬰同室,按需哺乳。嬰兒隨時都可以吮吸母乳,頻繁地吸吮乳☆禁☆房,是增加母乳量的最有效的辦法。
3、吸吮的姿勢不正確。
正確做法:新媽媽坐著或半躺著,兩臂要放在實處,背後墊枕頭或靠墊,然後抱近寶寶以乳☆禁☆頭觸及寶寶面額,在寶寶轉過頭尋找乳☆禁☆頭時,順勢將寶寶的身體稍側,使其腹部貼近母親的胃部。
在寶寶張大嘴時,幫助寶寶含住乳☆禁☆頭和大部分乳暈,因為擠壓乳暈才能使乳汁流出,僅僅吸吮乳☆禁☆頭,會使乳☆禁☆頭疼痛,而且吸吮到的乳汁少,寶寶可能哭鬧甚至拒絕吸吮,怕疼痛的產婦,最好採取坐位環抱式餵奶。
4、使用奶瓶餵奶造成「乳☆禁☆頭錯覺」。
正確做法:儘量不要過早用奶瓶餵養寶寶,這種現象多見於剖宮產的初產婦,一般在產後第2~3天才有少量乳汗分泌,所生足月嬰兒在生後前幾天都是採取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
5、乳☆禁☆頭條件不理想
正確做法:孩子出生後發現母親乳汁不足,可以左手或右手的食指及拇指放在乳暈兩旁,先往下壓,再向兩旁推開;或以乳☆禁☆頭為中心,採取左右上下對稱的方式按摩,使乳☆禁☆頭向外突出。
6、過早過多地增加輔食可導致乳汁不足。
正確做法:等寶寶4~6個月再少量地添加輔食。純母乳餵養不需要再另外喂水喝。
如果乳☆禁☆頭錯覺已經發生,那麼需要新媽媽注意兩點:
一是儘快學習正確的餵養姿勢,讓寶寶吃母乳時保持在一個舒適的體位;
二是在寶寶餓的時候果斷停掉奶粉,只讓寶寶吃母乳,開始的時候寶寶會哭會鬧,只吃一點,
但媽媽要謹記萬事開頭難,一旦有了開始,寶寶會很快的適應,為了防止寶寶吃的過少營養不夠,還要加快餵養的頻率,媽媽需要堅持堅持再堅持。
喂母乳就拼死反抗或者舌頭頂出。
對於這種情況有幾種處理方式:
一是馬上停止奶瓶餵養,堅持用母乳來誘導,使用此方法的媽媽要注意,寶寶處於一個剛剛開始認識、感受世界的階段,心理性格在逐漸的養成當中,所以使用這種方法時一定要對寶寶耐心一點,再耐心一點,溫柔的對待他,而不是以一個強迫和嚴厲的態度逼他就範;
另一種方法就是在寶寶高興或者不是很餓的情況下試著給他乳☆禁☆頭,不然他會因為饑餓而憤怒更加拒絕乳☆禁☆頭,慢慢的讓寶寶適應乳☆禁☆頭。總之,遇到這種問題的媽媽千萬不要過於緊張焦慮,心情對母乳的分泌是很有影響的。
除了上述方法,還有兩個小技巧,一個是在餵奶前用溫水敷一敷乳☆禁☆房,使吸吮變得更容易;另一個是喂前擠出一點奶在乳☆禁☆頭上,讓寶寶的嘗到乳☆禁☆頭上的奶味,有進食反射。
新手媽咪問與答:
Q:剖宮產術後頭幾天乳汁不足,可以餵奶粉嗎?
A:如果有乳汁分泌,而且你決定純母乳餵養,最好不要餵奶粉。如果實在沒有奶水,可以喂配方奶,但也要讓寶寶吮吸媽媽的乳☆禁☆頭以促進乳汁分泌。
Q:都說要按需餵養,我怎麼知道寶寶是不是餓了?
A:儘管寶寶餓了就會哭,但這不意味著一哭就要馬上哺乳。如果小寶寶一邊哭泣一邊左右顧盼,媽媽用手指輕劃寶寶嘴角,寶寶便歪頭尋找,這種情況常常是饑餓的表現,應及時哺乳。
Q:我生完寶寶後用了消炎藥,還可以喂母乳嗎?
A:嬰兒吃進的母乳要經過消化器官吸收和肝臟解毒,手術後所用的消炎藥,乳汁中含量極少,對嬰兒不會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如果寶寶是上天賜給媽媽的禮物,母乳就是上天賜給寶寶的禮物,母乳是集安全,營養,經濟於一身的餵養餵養聖品。所以建議遇到寶寶乳☆禁☆頭錯覺不吃母乳的媽媽們,不要輕言放棄,堅持到最後,勝利終會屬於您和您的寶寶嘀~ 資料來源:百洋健康網,搖籃網,健康網,親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