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產後惡露標示健康狀況,新晉媽咪要重視

產後惡露是什麼?

婦女產後,由陰☆禁☆道排出的瘀血、黏液。產婦分娩後隨子宮蛻膜特別是胎盤附著物處蛻膜的脫落,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禁☆道排出稱為產後惡露(或稱惡露不盡、惡露不淨、惡露不絕、產後惡露不盡、產後惡露不絕)。惡露持續的時間因人而異,平均約為21天,短者可為14天,長者可達6周。

相關閱讀:惡露,產婦健康的鏡子

產後惡露多久乾淨?

產後惡露一般在產後3周(21天)可排乾淨。產後惡露是痊癒的子宮從陰部排出的分泌物,不過產後惡露乾淨的時間也可因人而異,有些產婦短至2周(14天),有些產婦可達平均6周(42天)。產後惡露在隨著時間也會顏色也由紅到白,具體過程如下:1、血性惡露。產後3-4天,色鮮紅,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時有小血塊。2、色淡紅含多量漿液。持續10天左右,少量血液,但有較多的壞死蛻膜組織。3、白色惡露。持續3周乾淨,粘稠,色澤較白。含大量白細胞,壞死組織蛻膜,表皮細胞及細菌等。

正常情況下,剖腹產惡露大約在產後20天可乾淨,惡露帶有血腥味,但不臭。如果剖腹產30天后惡露反復,同時還伴有腐臭味、腹痛、發熱等症狀,有可能是發生子宮、卵巢、輸卵管、陰☆禁☆道感染。若惡露排出量日漸增多,顏色也日漸變紅變深,或出現瘀塊、伴有子宮出血、陰☆禁☆道創傷,也可能是和感染導致的惡露長時間不淨。若出現剖腹產後惡露不淨的情況要重視起來,及時到醫院檢查和治療。

產後惡露總量約500-1000ml。正常順產後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但個體差異較大,惡露的量也呈“階段性”排出。如果順產後惡露長時間不淨的話,疑出現感染此時要及時檢查和治療。此外,有些產婦會把月經誤當做惡露,要注意區分。如果顏色由紅色轉淡紅、再轉白色,證明是惡露,不然則有可能是月經。

引產後惡露乾淨的時間也因人而異,正常情況情況下引產後惡露基本在一個月左右就能徹底乾淨了,個別產婦由於體質的問題,可在引產後半個月將惡露便排乾淨。此外,如果在引產後出現長時間惡露不盡建,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以儘快康復。

相關閱讀:產後惡露應何時乾淨

惡露不盡是什麼原因?

惡露不淨是指產後6周惡露未盡或伴有不規律子宮出血,也稱為惡露延長。順產和剖宮產均有可能發生,並與產婦產後休養好壞、是否母乳餵養有關。剖宮產後的產婦尤其容易出現惡露延長。產後惡露不盡的三種原因:

1、組織物殘留

可因子宮畸形、子宮肌瘤等原因,也可因手術操作者技術不熟練,致使妊娠組織物未完全清除,導致部分組織物殘留于宮腔內。此時除了惡露不淨,還有出血量時多時少,內夾血塊,並伴有陣陣腹痛。

2、宮腔感染

可因產後洗盆浴,或衛生巾不潔,或產後未滿月即行房事,也可因手術操作者消毒不嚴密等原因致使宮腔感染。此時惡露有臭味,腹部有壓痛,並伴有發熱,查血象可見白細胞總數升高。

3、宮縮乏力

可因產後未能很好休息,或平素身體虛弱多病,或生產時間過長,耗傷氣血,致使宮縮乏力,惡露不絕。

相關閱讀:產後惡露不止 原因為何?

產後惡露不盡怎麼治療?

傳統中醫對於產後惡露不淨之症早有研究,對於產後惡露不淨的治療即應以補虛和祛瘀為主要原則,補虛以補益氣血為主,祛瘀當配合理氣藥,取氣行則血行之意。中藥名方“產後惡露膏”即是中醫治療此症之專用藥。由益母草、紅花、桃仁、急性子四位中藥組成,產後惡露膏以收斂止血與活血化瘀配合應用,通中有守,相輔相成,其益氣養陰之用藥特點亦符合女性體虛之病機,使治療效果更加全面,因而此方千百年來倍受中醫醫家所推崇,沿用至今,經久不衰。

1.氣虛型惡露不絕(子宮收縮不佳)

主要症狀:惡露量多、色淡紅、質稀薄;小腹空墜,神倦懶言,面色蒼白。

常用中成藥:補中益氣丸,十全大補丸。

2.血熱型惡露不絕(宮腔感染)

主要症狀:惡露量較多、色深紅、質黏稠、有臭味;面色潮紅,口燥咽幹。

常用中成藥:丹梔逍遙散。

3.血淤型惡露不絕(宮內有殘留)

主要症狀:惡露量少、色紫黯有塊、小腹疼痛拒按。

常用中成藥:生化湯丸,益母草膠囊。

相關閱讀:產後惡露不盡,怎麼辦?

產後惡露的注意事項

1、分娩後絕對臥床休息,惡露多者要注意陰☆禁☆道衛生,每天用溫開水或1:5 000高錳酸鉀液清洗外☆禁☆陰部。選用柔軟消毒衛生紙,經常換月經墊和內褲,減少邪毒侵入機會。

2、使用墊紙質地要柔軟,要嚴密消毒,防止發生感染。

3、臥床休息靜養,避免情緒激動,保持心情舒暢,安慰病人,消除思想顧慮,特別要注意意外的精神刺激。

4、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祛除穢濁之氣,但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若血熱證者,衣服不宜過暖。

5、惡露減少,身體趨向恢復時,可鼓勵產婦適當起床活動,有助於氣血運行和胞宮餘濁的排出。

6、產後未滿50天絕對禁止房事。

7、加強營養,飲食總宜清淡,忌生冷、辛辣、油膩、不易消化食物。為免溫熱食物助邪,可多吃新鮮蔬菜。若氣虛者,可予雞湯、桂圓湯等。若血熱者可食梨、橘子、西瓜等水果但宜溫服。

8、屬血熱、血瘀、肝鬱化熱的病人,應加強飲料服食,如藕汁、梨汁、橘子汁、西瓜汁,以清熱化淤。

9、脾虛氣弱的病人,遇寒冷季節可增加羊肉、狗肉等溫補食品。肝腎陽虛的病人,可增加滋陰食物,如甲魚、龜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