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營養不良的症狀有哪些?寶寶營養不良該怎麼辦?

寶寶營養不良,不僅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而且還會影響寶寶的智力。因此我們需要儘早的瞭解,寶寶營養不良時侯的一些症狀,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為寶寶恢復健康。那對寶寶營養不良的症狀有哪些,寶寶營養不良該怎麼辦?寶寶營養不良吃什麼好呢?下面就一起來瞭解看看吧。

寶寶營養不良的症狀

1、消瘦型:皮膚鬆弛,皮下脂肪減少,變薄無彈性,頭髮枯黃,大便頻而量少有粘液。患兒的智慧及動作均有不同程度遲緩,體溫低於正常,脈搏慢,血壓偏低。

2、水腫型:輕者僅有皮下水腫,重者可有生☆禁☆殖☆禁☆器、上肢、腹部及顏部凹陷性水腫(壓之有凹陷),少數患兒可有胸腹腔積水,少數人還可出現皮膚紫瘢。本型患兒以體重突然增加為水腫的可靠標誌。

3、由於長期營養不良,患兒還可以出現各種併發症,如佝僂病、各種感染、腹瀉、中耳炎、腎盂腎炎等等。化驗檢查可發現患兒有貧血徵象。

寶寶營養不良的危害

1、營養不良初期,身高並無影響,但隨著病情加重,骨骼生長減慢,身高亦低於正常。輕度營養不良,精神狀態正常,但重度可有精神萎靡,反應差,體溫偏低,脈細無力,無食欲,腹瀉、便秘交替。合併血漿白蛋白明顯下降時,可有凹陷性浮腫、皮膚發亮,嚴重時可破潰、感染形成慢性潰瘍。重度營養不良可有重要臟器功能損害,如心臟功能下降可有心音低鈍,血壓偏低,脈搏變緩,呼吸淺表等。

2、由於營養不良的患兒免疫功能低下,故易患各種感染,如反復呼吸道感染、鵝口瘡、肺炎、結核病、中耳炎、尿路感染等;嬰兒腹瀉常遷延不愈加重營養不良,形成惡性循環。營養不良可併發自發性低血糖,患兒可突然表現為面色灰白、神志不清、脈搏減慢、呼吸暫停、體溫不升但無抽搐,若不及時診治,可致死亡。

3、重度營養不良可有重要臟器功能損害,如心臟功能下降,可有心音低鈍,血壓偏低,脈搏變緩,呼吸淺表等。常見的併發症有營養性貧血,可有多種維生素缺乏,約有3/4的病兒伴有鋅缺乏,由於免疫功能低下,故易患各種感染病。同時,嬰幼兒時期是生長發育速率最快的發育關鍵階段,缺乏蛋白質和能量對其生長的影響是致命的。嬰兒營養不良可導致免疫功能受損,增加疾病易感性和疾病死亡率。

相關閱讀:寶寶太胖小心是營養不良? 孩子營養不良有哪些症狀?

寶寶營養不良怎麼辦

孩子營養不良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病。孩子營養不良也常常被稱為慢性營養缺乏症。孩子營養不良會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這裡既包括身體上的生長發育又包括腦部的生長發育。孩子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媽媽們都很著急,都想知道孩子營養不良怎麼辦?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吧。

中藥治療

1、取黃鱔魚1條,雞內金10克。將鱔魚去內臟,切塊放碗中,加雞內金,蒸熟後食用。

2、紅薯葉30克,雞內金10克,煎湯,調味服。

3、人乳拌麥芽,煎湯服。

4、山楂數個,紅糖少許,煎湯服。

5、鵝不食草3克,燉豬肉食用。

6、金不換草60克,同豆腐燉服。

西藥治療

1、治療期間宜予以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或維生素B族等藥物。其他輔助治療如苯丙酸諾龍25毫克,肌肉注射,每週二次,同時給予足量蛋白質類飲食。

2、一般認為嬰兒期以牛乳加蔗糖和植物油為最好的食品基礎。年齡稍大可根據當地慣用食品加添固體食物以提高熱卡供給,如無腹瀉、嘔吐,早期即給予每天每公斤190熱卡,逐漸增至200熱卡。不能耐受乳糖者忌用乳類。

3、少量多次輸血、輸血漿,行靜脈或肌肉注射。亦可用胎盤血多量多次灌腸。

4、頑固病例可採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考地松等激素。

寶寶營養不良吃什麼好?

1、蛋白質。骨細胞的增生和肌肉、臟器的發育都離不開蛋白質,孩子生長發育越快,則越需要補充蛋白質,要多吃魚蝦、瘦肉、禽蛋、牛奶、花生、豆製品等。富含蛋白質、卵磷脂、賴氨酸的食物,以利大腦發育和身體生長。

2、維生素。維生素是維持生命的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維生素A、B、C、D,這些都是孩子生長發育所必不可少的,維生素可以從動物肝腎、雞蛋中攝取,而最好的來源是新鮮的蔬菜水果。

3、鈣、磷。這兩種微量元素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在牛奶、蝦皮、豆製品、排骨、骨頭湯、海帶、紫菜、芝麻等食物中含量較高。另外,多曬太陽,增加紫外線照射機會,從而保證骨骼的健康成長。

改善寶寶營養不良的食譜推薦:

1、紅棗泥

食譜原料:紅棗100克。

製作方法:

(1)將紅棗洗淨,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煮15-20分鐘,至爛熟。

(2)去掉紅棗皮、核,調勻即可餵食。

適用人群:10—12個月寶寶

健康提示:紅棗是一種營養佳品,被譽為“百果之王”。紅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等人體必須的種維生素和18種氨基酸、礦物質,其中維生素 C(抗壞血酸)的含量竟高達葡萄、蘋果的70-80倍,路於(維生素P)的含量也很高,這兩種維生素對防癌和預防高血壓、高血脂都有一定作用。

2、棗杏煲雞湯

食譜原料:

主料:雞500克,栗子(鮮)200克,杏仁5克,棗(鮮)150克,核桃100克。調料:薑3克,鹽3克。

製作方法

(1)杏仁放入滾水中煮五分鐘,取起去衣洗淨,栗子肉放入滾水中煮5-10分鐘,取起去衣洗淨,未煲前,仍浸于清水中。

(2)核桃肉放入滾水中煮五分鐘,撈起用清水洗一洗。紅棗洗去核。

(3)雞切去腳洗淨,放入滾水中煮十分鐘,取起洗淨。

(4)水12杯或適量放入煲內滾,放入雞,紅棗,南杏仁,薑煲滾,慢火煲2小時,加入核桃肉,栗子煲滾,再煲一小時,下鹽調味。

適用人群:適合讀幼稚園的小朋友食用。

健康提示:益腎,強筋骨,增高;杏仁:杏仁不可與板栗、豬肉、小米同食;棗(鮮):棗忌與海鮮同食;核桃:核桃不能與野雞肉一起食用。

3、海龍蒸雞

食譜原料:海龍1個,雞一隻,白酒、薑、蔥、鹽、料酒、醬油、味精適量。

製作方法:

(1)將海龍用酒浸泡2小時,雞宰殺後,去毛栓、內臟及爪,薑切粒,蔥切花備用。

(2)將雞放入蒸盆內,抹上鹽、味精、料酒、醬油、薑、蔥,醃漬1小時。

(3)將海馬放在雞身上,置武火大氣蒸籠內,蒸50分鐘即可。

要點:此菜要保證用調料將雞醃制確保1小時,以使雞入味。

相關閱讀:錯誤的餵養方式會導致寶寶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