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家長須知:新生兒42天需要做哪些檢查?

為了保障小寶寶的身體健康,當孩子出生以後,醫生都會給寶寶安排一些檢查,明確孩子是否健康。那麼,作為准媽媽的你知道孩子出生以後需要做哪些檢查嗎?下面就為大家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第一:身體外觀的檢查

當孩子出生以後醫生都會從孩子的頭部開始見檢查,並讓頭頸部開始慢慢向兩側延展,細心的檢查寶寶頭頸是否有異常。因為大家都知道自然分娩的寶寶頭部會受到產道的擠壓,擔心孩子因為產道擠壓留下痕跡,因此需要仔細的確認。此外,還需要捏一下孩子的耳部輪廓判斷是否有異常,明確是否有耳道疾病。

大家都知道,剛出生的孩子皮膚比較暗紅,如果說孩子的皮膚發白或者說發青都是不正常的表現,這種情況胎兒很可能有窒息的危險,因此在孩子出生以後醫生會將寶寶倒立並拍打寶寶的屁股,讓他們哭出生來,這樣做也是為了讓孩子能夠通氣,將卡在孩子喉嚨中的羊水或者是其它的物質排出來。

第二:口腔檢查

對於新生兒口腔的檢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醫生通常會摸一下孩子的口腔,看看孩子的舌頭以及上顎等是否發育正常,檢查檢查舌根跟下顎連接的情況。此外,胎兒生☆禁☆殖☆禁☆器的檢查也是不容忽視的,如果是男寶寶需要檢查其陰囊是否對稱,如果是女寶寶就需要檢查大陰☆禁☆唇和小陰☆禁☆唇是否分開,在寶寶出院之前,醫生也還會再檢查一次。

做完以上這些檢查以後,醫生還會用聽診器來檢查孩子的五臟六腑是否有問題,比如說心臟、肺部、腸道等。因為新生兒的心臟與成人有所差異,醫生需要仔細的聆聽判斷是否有雜音,以及瞭解嬰兒是否有先天性的心臟疾病。

第三:黃疸檢查

孩子出生後2-3天黃疸症狀會自然消失,如果說發現有黃疸就需要做血液檢查,嚴重的情況下還需要接受光照治療。

之所以為新生兒的檢查會如此的詳細,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考慮。如果說有先天性的疾病能夠儘早發現並緩解,甚至治癒。因此,為人父母對孩子出生時的檢查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和醫生做好配合。

新生兒出生42天后檢查項目

體重。新生兒的體重是判定寶寶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測量體重時,最好是在寶寶空腹,排去大小便的時候進行,並儘量給寶寶脫去外衣褲、鞋帽等。醫生會根據嬰兒的體重給新媽咪適當的建議。

身高。身高衡量寶寶骨骼發育的一個主要指標。人的身高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遺傳、內分泌、營養、疾病及活動鍛煉等,所以,一定要保證寶寶營養全面、均衡,睡眠充足,並且每天保持一定的活動量。

頭圍。寶寶的頭圍反應寶寶的腦發育情況以及腦容量的大小。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頭大的寶寶肯定比別的寶寶聰明。但寶寶的頭圍長得過快或過慢,都是不正常的。

胸圍。胸圍的資料是評價寶寶胸部的發育狀況,包括肺的發育、胸廓的發育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發育程度。

評價發育智慧。這一測試是由醫生用一些方法來測量寶寶的智慧發育情況,主要是瞭解寶寶的智慧發育是否在正常水準。醫生會如果有疑問,會通過神經心理測試進一步對寶寶的智慧發育作全面評價。對有智慧發育遲緩的寶寶,可以及時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進行早期康復治療。

新生兒體檢前注意事項

1.確定體檢醫院

第一次體檢一般是在出生時所在的醫院或是離家不遠的婦幼保健所,之後只要在所處社區的醫院就即可。出院前要先向醫生確定好孩子出生後四十二天體檢的具體位址,以免出錯。

2.先確定醫院上班時刻表

由於有些婦幼保健中心不是每一天都有人上班,所以需要提前瞭解上班情況,以及他們什麼時間段可以給孩子體檢。然後根據工作人員所說的時間,選擇一個人少的時間段前往。首次體檢並不需要嚴格控制在出生後四十二天,如果有一些特別原因,晚幾天也無大礙。

3.帶齊需要帶的證件

需要帶上孩子的出生證明、戶口本、病歷,父母的身份證等相關證件去體檢。有些醫院或許還要提供疫苗接種情況表。平常要記下孩子的健康狀況,而且越是年幼的孩子越要詳細。記錄的內容有寶寶的胃口怎麼樣、有沒有腹瀉、大便怎麼樣,記下這些在醫生提問時就可以準確作答。

4.選擇寶寶情緒好的時間段

寶寶的情緒容易發生變化,如果媽媽選擇孩子心情焦躁或者孩子餓的時候去醫院,孩子就不能好好配合醫生的檢查了。一般情況下,早晨帶孩子去體檢是比較適合的。這個時候比較涼快,孩子的精神狀態也比較好。

5.體檢前的晚上給寶寶沐浴更衣

把寶寶洗乾淨後換上乾淨、寬鬆的衣服。衣服容易脫,醫生檢查也比較方便,所以最好不要穿難脫的連體衣,推薦背心、短褲之類的衣服。

6.事先準備好需要諮詢的問題

體檢結束,大夫會對孩子身體狀況做出評價,此時媽媽可向醫生諮詢一些育兒注意事項。例如“平時需要注意那些事情?”、“孩子的生長情況是不是正常?”,最好將醫生的回答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