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產婦怎樣預防月子病

養生之道網導讀:

產婦怎樣預防月子病?坐月子對女性來說是很關鍵的一段時期,如果不做好保養和調理,身體很容易患上月子病。那麼產婦怎樣預防月子病呢?

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做“月子病月子裡治”。

那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這就要做具體分析。如果這句話的含義是指月子裡得了病要抓緊時間治療,不要拖下去,從這個意義上講,“月子病月子裡治”是有道理的。如果是指月子裡得的病只能在月子裡治,過了月子期就不能再治了,或者說只能在下次月子裡才能治好,這種說法就不對了。因為通常的疾病,只要診斷正確,找到病因,治療對症,總還是可以治好的。那種“過了月子期就治不好了”的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至於有的婦女為了治好“月子病”,不惜採用再次懷孕後做人工流產甚至中期引產的辦法,人為地製造一次“坐月子”的機會,這樣做無疑是雪上加霜,其結果是舊病未愈又添新病。婦女朋友千萬不要走進這個誤區。

那麼,怎樣正確對待“月子病”呢,從產褥期保健的角度來講,以下幾點可供新媽媽們參考。

重在預防

對於“月子病”,不能消極地怕和躲,而應積極地預防。科學合理的飲食起居和豁達健康的精神情致,是防止產褥期疾病的關鍵。

產後,新媽媽們既要有充足豐富的營養攝入,以滿足身體恢復和嬰兒哺乳的需要,也要防止攝入過量而造成產後肥胖以及一系列與肥胖相關的疾病。既要充分休息恢復孕產期的疲勞和消耗,也要提倡早下地早活動,並進行適當的體能恢復鍛煉。既要注意保暖防止著涼受寒,也要注意室內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有的產婦生怕自己受風著涼,平日裡門窗緊閉,室內空氣污濁,衣服捂得嚴嚴的,內衣總是濕漉漉的。生活在這種環境裡,自然是弱不禁風的,很容易得病。

有的產婦,生怕自己累著,日後留下腰酸背痛,產後遲遲不敢下地活動,這樣的結果,使全身肌肉和關節的張力不能很好地得到功能上的鍛煉和恢復。通常,產後6個小時就可以下地排尿,24個小時後就可以坐起哺乳和下地進行洗漱,10天左右就可以適當地做一些產後保健操之類的活動,這對於全身肌肉韌帶張力和功能的恢復,防止日後的腰腿痛是很有好處的。

早查早治

在“月子裡”,無論得了什麼病,都應該及早發現,及時就醫。如有的產婦產後發熱持續不退,就必須查明原因,警惕體內可能存在的感染病灶,如盆腔炎、子宮內膜炎、乳腺炎、會陰側切傷口或剖腹產傷口炎症等等,一旦確診,就應及時進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假如自己不以為然,誤認為一般傷風感冒而不及時就醫,使炎症蔓延擴散或變成慢性病灶,病程就容易遷移,甚至久治不愈。

對症治療

無論是平時還是“月子裡”,得了病都應該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師進行治療。而如果盲目亂投醫,熱衷於什麼土法、秘方,或想當然地自購藥物服用等等,那就有可能延誤診斷,耽誤治療,使疾病轉為慢性而長期纏身。如果已經得了諸如腰背疼痛之類的所謂“月子病”,就更應該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採用藥物、理療、體能鍛煉等綜合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

如何預防月子病

1、小心寒氣

產婦在產褥期要避免受寒,不能吹冷風或是喝涼水,飲食方面也不能吃量或刺激性的食物。產婦平時要特別注意避免身體勞累或精神刺激。正常分娩的產婦,剖腹產、自然流產後的產婦,都有患月子病的可能,因此一定要注意。

2、不要過度活動關節

分娩前一點小小的刺激在分娩後都會出現小問題,產後2-3周絕對不能過度活動關節。

3、服用產後補藥

中藥中的產後補藥對補充產婦氣血、幫助產婦產後快速恢復、預防產後病效果顯著,但必須在惡露排淨後服用,堅持甯遲勿早的觀念。因為在惡露全部排出之前,服用補藥反而會誘發產後風,可以煎服具有補充體力之功效的人參、黃芪、當歸、熟地黃之類的藥材。

4、食用適當的補養食品

預防產後風的食品有鯉魚、豬蹄、南瓜等。但補養食品不能一次服用太多或者只吃一種。

月子裡怎樣做好保健避免產後風

產婦只要做好月子期間的保健工作,完全可以不受月子病之害。

(1)產婦居住的房間要向陽、通風、乾燥,保持空氣新鮮,避開潮濕、陰冷的環境。

(2)月子期間要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要防止出汗後受風或著涼。

(3)洗漱宜用溫水,遠離冷水。

(4)注意休息,切忌過勞。保持心平氣和,情緒穩定。

(5)堅持正確的坐、立、站、走、睡眠姿勢。

孕產專家支招說下面的這些方法,都是有助預防新媽媽產後月子病的。

1、產後檢查。產後6-8周左右,應帶著嬰兒一起到附近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檢查產婦的子宮收縮情況和子宮位置,以及全身器官和組織的恢復情況。同時要檢查嬰兒的發育和餵養情況,以便發現異常及時治療。

2、乳☆禁☆房護理。產婦分娩後的第二天,母親就可以讓嬰兒吮吸乳☆禁☆頭以促進乳汁的分泌。一般情況下,初產婦產後3天,經產婦產後2天開始分泌乳汁。最初僅分泌少量黃 色稀薄的乳汁,稱為初乳。以後乳☆禁☆房發脹,乳量開始增多,乳汁為乳白色。產婦每天要用肥皂和溫水擦洗乳☆禁☆房及乳☆禁☆頭,餵奶前要洗手,要養成定時喂乳的習慣,每 3-4小時1次,每次哺乳不超過20分鐘。要兩側乳☆禁☆房交替哺喂。

3、經常活動。正常分娩後24小時內臥床休息,24小時後可起床活動,在第三天或分娩傷口拆線後可做產後保健操,目的是促排尿排便,恢復體力,減少靜脈血栓,產褥6周內應避免重體力勞動,以防子宮脫垂。

4、注意清潔衛生。保持外☆禁☆陰清潔,每天用溫開水或千分之一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外☆禁☆陰,如果會陰有水腫或感腫脹疼痛時,可用50%硫酸鎂或75%酒精紗布外敷。大小便後要避免污染傷口。若傷口感染化膿時,要及時找醫生診治。產後代謝旺盛,多汗是正常現象,衣服要及時更換。如果是夏天等到產婦身體能支援,就可以洗淋浴,但絕對不能洗盆浴,以防污水流入陰☆禁☆道引起感染。天氣冷時,則每隔2-3天擦擦身就可以了。

5、注意飲食的調理。產後最初幾天應吃易消化,富含營養而不油膩的食物為宜。如粥、麵湯之類。以後根據產婦的食欲逐漸加飯量。為了母親和孩子的健康,要吃高熱 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的食物。如蛋、肉、雞、豆類、牛奶、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飲食營養要搭配得當,多樣化,葷素菜都吃。不要忌口,並要多喝湯水,以保證 乳汁的分泌。

6、控制室溫。室內溫度要適宜(一般18-20℃)。窗戶要常開,以使室內空氣新鮮。但避免直接吹風。產婦的穿衣,被褥等要適當,切勿過厚過薄,以產婦覺得舒適為度。夏天不要捂得太嚴,有的人認為產婦不能見風,在夏天也穿得厚厚的,這樣產婦體內的熱量排泄不出,易導致中暑。

產後月子病友多種,如產後乏力、產後腰痛、產後關節痛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產後病,孕產專家也介紹說若是產後注意保養和預防是可以避免產後月子病侵襲的,而上面的六招也是有助預防產後月子病的。

總之,治療“月子病”,一要講科學,二要有信心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