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產婦生產將面臨的事情及準備

產婦踏進產房要面臨的事情及準備

踏進產房要面臨的5件事

1、你會被灌腸

灌腸的好處:臨產前醫生可能會先對孕媽們進行灌腸,清除腸內的糞便,減少產道的阻力,使產程順利進行。

此外,如不灌腸排空大便,產婦在生寶寶的時候,注意力會被分散,會有想去便便的感覺,同時還會造成糞便污染產道,容易引發產後感染。

不要過度緊張:灌腸只是醫生用清水沖洗一下肛門內和直腸外端,使積聚的糞便自然流出來,沒有任何痛苦,孕媽們不要太過緊張。

2、會被刮掉陰☆禁☆毛

刮掉陰☆禁☆毛的原因一:如果你選擇的是順產,那麼醫生通常會建議你剃除會陰☆禁☆口下方1/3處的陰☆禁☆毛,剔除陰☆禁☆毛有利於順產而且陰☆禁☆毛可能會暗藏細菌,這些細菌可能會引起產後傷口感染。

原因二:同時陰☆禁☆毛也很容易掉進傷口,這對傷口的癒合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不少醫生會提議媽媽剔除陰☆禁☆毛,而選擇剖腹產的媽媽,則需要把陰☆禁☆毛全部刮掉,特別是有的媽媽肚子上也有陰☆禁☆毛,這些陰☆禁☆毛必須剔除。

可以不刮:剛開始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很不好意思,很尷尬。如果你實在接受不了私處空蕩蕩的感覺,你可以跟醫生充分溝通。

根據個人情況決定:其實現在也有醫學研究表明,刮陰☆禁☆毛不是必須的,只要你注意個人衛生清潔,注意產後傷口的護理,這樣可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3、需要打點滴

避免脫水:為了使你和胎兒體內有充足的水分,避免是分娩的過程中處於脫水的狀態,同時你的待會的“挑戰”補充戰鬥力提供身體熱量,醫生會給你打點滴,打點滴的位置通常是手背或手腕處。

避免產後出血:醫生還會在點滴中,加入一點其他的藥物成分,這些液體是為了預備准媽產後因子宮收縮不良而做的措施。因此點滴中會用藥物加強准媽的產後子宮收縮,避免媽媽產後出血。

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你平常就害怕打針怕痛的話,建議你先做深呼吸或吐氣的動作,減緩不適感。如果你實在不想打點滴,你可以充分諮詢醫生,看能不能通過喝水或者喝其他飲料來代替打點滴。

4、會用到胎心音監視器

胎心監視器:是為了瞭解准媽的子宮收縮的壓力、頻率以及胎兒心跳的連續記錄,它會很聰明地將宮縮與胎兒心跳形繪成圖形,並印表列。

用它的好處:醫生們需要利用這個連續性的記錄,知道胎兒在整個分娩過程中,尤其是在准媽宮縮時胎兒的心跳的情況。醫生使用胎兒監測器進行監測時,可以從外部監測,也可以從內部監測。大多數醫院在准媽入院時,會採用外監測器。

實際上,因內監測器會更加精准。因此,有些醫生在當外監測器量出胎兒心跳頻率減緩時,會改用內監測器做更進一步的評估。

5、可能會被切會陰

切掉會陰的原因:一種以外科剪刀切割會陰(位於陰☆禁☆道與直腸間)的方式,以擴大陰☆禁☆道開口,便於胎頭娩出。

在胎頭初露前,也就是胎頭的最大部份能在陰☆禁☆道口看到之前,醫生會觀察你的會陰的伸展是否正常,如果伸展不正常時,他們就會在你的會陰處注射局部麻醉劑,然後用外科簡單切割你的會陰,擴大陰☆禁☆道開口,使寶寶正常娩出。

特殊情況:有時如胎頭較快娩出時,可能會來不及做局部的麻醉;有的准媽的會陰處甚至可能因胎頭的壓迫,已近感覺麻木了,以至於不用麻醉劑,醫生切開會陰也感覺不到。

愛心提示:一般會陰切開有兩種方式

(1)、正中切開─以陰☆禁☆道的基底往下的切割方式。

(2)、側中切開─陰☆禁☆道斜角切割的方式,這種方式在產後恢復時較疼痛,但它不像中線切開的方式,容易造成直腸或周邊肌肉的撕裂,通常這種方式多應用於巨嬰、產鉗生產時。

進產房前的其他準備

1、你的身份證,健保卡,相關證件及金錢。

2、產婦衛生巾。長一點的,透氣的,產後會有殘餘的東西流出來。

3、內褲。一次性的比較好,省的家人幫你洗來洗去的,也方便醫生給你做檢查。

4、襪子。雖然是夏天,但也要穿。透氣要好,棉的。

5、帽子。你出院的時候誰知道有沒有風,備一頂的好,產婦不要受風。

6、長袖的外套。不要太厚,其實我覺得不需要,但是家裡有老人的就很希望你穿….

7、乾淨的毛巾。你和寶寶都能用到,寶寶的最好是專用的,他的小臉比較嫩,呵呵。

8、喝水的杯子,吸管。如果你不方便起床的話,吸管就能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