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分娩前媽媽們都要做好哪些準備?臨產前幾天吃什麼好?

在進行分娩以前,各位准媽媽們一定要做些準備工作,因為可以很好的幫助生產的。比如多走走,放鬆自己的心情,不要對生產有過重的壓力,這些都是要做的。具體還有哪些準備呢?下面就給各位准媽媽們聊一下這個問題~

◎ 讓寶寶在子宮裡處於正常位置

正常分娩前的寶寶在子宮裡的位置應該是頭朝下,面向媽媽,稍稍向左斜一點。這樣的位置最容易讓寶寶下降到產道。可有的寶寶不然,糾正不良胎位或引導良好胎位的方法可以是跨☆禁☆坐在椅子上,讓上身趴在椅背上,或手腳著地,呈爬的姿態,每天保持20—30分鐘,應該在舒適的地方練習,腰部不要使勁。孕晚期睡覺的時候最好是左側臥位。

◎ 學習如何呼吸

正確的呼吸方法可以加速分娩過程,聽上去非常簡單,但非常管用,正確的呼吸方法可以讓子宮得到足夠氧氣,使宮縮更加有效。分娩時候的呼吸方法和你日常沒有感覺的自動呼吸是不一樣的,需要練習如何擴張胸腔。

孕晚期幾乎需要每天都這樣練習。參加醫院或社區計劃生育委員會組織的分娩培訓班,然後讓准爸爸配合你每天的練習~

◎ 站起來,多走走

產科專家發現,活動和直立體態如站立、跪立、端坐等,對分娩有提速的作用。多活動可以促進迴圈,讓更多的血液流到子宮,促進宮縮。胎兒因為重力的作用,對宮頸產生更大的壓力,使宮頸擴張加速,宮縮更有力。多數的直立姿態可使骨盆擴張得更大。

◎ 放鬆心情

如果孕媽緊張,就會自動屏氣使子宮供氧受阻,增加疼痛,減少宮縮效率。如果准媽媽感到害怕,身體還會分泌腎上腺激素,延緩分娩時間。所以放鬆對於減輕痛苦和加快分娩進程是非常重要的。

放鬆的方法有呼吸法、放鬆法、想像法等,如果家裡的環境讓你放鬆,開始分娩後應該儘量在家多待一回,在懷孕晚期,要詢問自己的產科醫生關於分娩時的進程和注意事項,爭取在分娩真正進入到關鍵時刻再去醫院,避免過早入院所帶來的緊張不安。

◎ 選擇對你來說最適宜的環境

環境對分娩的影響非常大,只有放鬆才能讓分娩順利進行。一旦決定了要去醫院分娩,就要在懷孕期間走訪幾家醫院,和醫生談談,瞭解一下那裡的環境,選擇一家你喜歡的,自己認為最安全和最細心呵護的醫院來生小寶寶。

◎ 制定一個詳細的分娩計畫

在西方國家,大部分的婦女都會制定一個分娩計畫,其中包括使用什麼方式鎮痛,以及在媽媽給寶寶第一次擁抱前是否要給寶寶洗澡等等。在懷孕第36周的時候就要把計畫制定好,以防分娩過早開始,即使你不寫下來,也要把分娩過程提前想想,並提前與你的產科大夫討論,這都會對分娩有説明,即使做了計畫,還要有隨時根據情況改變計畫的心理準備,最重要的是確保寶寶的安全。

◎ 選擇合適的分娩陪伴

如果一位准媽媽有很信任的看護陪伴,准媽媽會覺得放鬆和安全,所以准爸爸最好積極參加分娩培訓班,閱讀一些相關文章,在分娩過程中,很多醫院都允許准爸爸陪伴待產。還有很多孕媽選擇父母和姐妹或分娩導樂陪伴,一般地說,陪伴的人應該對分娩有比較豐富的知識。准爸爸要注意!

◎ 為分娩準備健康的身體

美國的研究顯示,在孕期做運動的准媽媽分娩比較順利,過程比較短。孕期運動可以使媽媽提高免疫力,肌肉也更有力量,在懷孕的中期,國外的專家建議孕婦練練瑜珈,練瑜珈時要伸展關節,能使准媽媽熟悉分娩的體位。

練瑜伽也能使准媽媽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幫助孕媽集中精力,但是,一定要讓你的瑜珈老師知道你懷孕了,其他的鍛煉形式也會有幫助,比如游泳,它不會讓肌肉過分緊張,但是,在開始進行任何鍛煉之前,都要和醫生商量一下。

對於分娩時,媽媽們的情緒是非常的重要的,只有愉快輕鬆的心態,可以讓分娩更順利。所以各位准媽媽們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哦。

分娩前的徵兆

要生產的前幾天,孕婦會出現不規則子宮收縮、下腹部疼痛的狀況,一開始間隔時間可能是20分鐘,之後越來越不規則,准媽媽此時可以借助走路、休息減分娩輕疼痛。這種疼痛不會造成子宮頸擴張,所以稱為假性陣痛,表示它離真正生產還有一段時間。當然,如果孕婦對這一情況不確定,可以到醫院讓醫生確診。

此外,孕婦感覺輕鬆了也是一種待產的訊號。胎兒頭下降至骨盆腔中,准媽媽會感覺呼吸較平順,容易吃得下東西。一般初產婦會在生產前兩周開始有這種感覺,不是初產婦則不一定。不過胎頭可能會壓迫膀胱,產婦會產生頻尿。

腹部有規律的陣痛:一般疼痛持續30秒,間隔10分鐘。以後疼痛時間逐漸延長,間隔時間縮短,稱為規律陣痛。

破水:陰☆禁☆道流出羊水,俗稱“破水”。因為子宮強而有力的收縮,子宮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加,子宮口開大,胎兒頭部下降,引起胎膜破裂,從孕婦的陰☆禁☆道流出羊水,這時離胎兒降生已經不遠了。

子宮底下降:初產婦到了臨產前兩周左右,子宮底會下降,這時孕婦會覺得上腹部輕鬆起來,呼吸會變得比前一陣子舒暢,胃部受壓的不適感覺減輕了許多,飯量也會隨之增加一些。

見紅:妊娠最後幾周,子宮頸分泌物增加,孕婦自覺白帶增多。正常子宮頸的分泌物為黏稠的液體,平時在宮頸形成黏液栓,能防止細菌侵入子宮腔內,妊娠期這種分泌物更多,而且更黏稠。隨著子宮規律地收縮,這種黏液栓隨著分娩開始的宮縮而排出;又由於子宮內口胎膜與宮壁的分離,有少量出血。這種出血與子宮黏液栓混合,自陰☆禁☆道排出,稱為見紅。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比較可靠的徵兆。如果出血量大於平時的月經量,就應當考慮是否有異常情況,可能是胎盤早剝,需要立即到醫院檢查。 ...

臨產前幾天吃什麼好

臨產前幾天飲食以富於糖分、蛋白質、維生素、易消化的為好。根據產婦自己的愛好,可選擇蛋糕、麵湯、稀飯、肉粥、藕粉、點心、牛奶、果汁、蘋果、西瓜、桔子、香蕉、巧克力等多樣飲食。每日進食4-5次,少吃多餐。肌體需要的水分可由果汁、水果、糖水及白開水補充。注意既不可過於饑渴,也不能暴飲暴食。以下這些食物推薦准媽媽臨產前幾天進食:

1、香蕉

專家建議,產婦在生產前應該適量吃些香蕉,因為香蕉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鐵質,有通便補血的作用。大部分產婦在懷孕期間都愛臥床休息,這就導致了胃腸蠕動變差,從而誘發便秘。另外,生產過程中容易失血,因此在產後需要大量的補血,但短時間內不可能補充充足的血液。因此在產前通過多吃香蕉,就能夠預防產後出現極度貧血的情況。

2、橘子

要想在生產中避免出現大出血,那麼就必須要增強血管的彈性以及韌性。產婦生孩子後子宮內膜會出現較大的創面,從而出血較多,但通過吃橘子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除此之外,橘子還具有通乳的作用,在出現乳腺管不通暢時適量地吃橘子還能解決乳汁過少的問題,同時還可預防急性乳腺炎。

3、山楂

產婦適量吃些山楂具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在山楂中含有大量的山楂酸、檸檬酸,能夠生津止渴、散瘀活血。大部分產婦生完孩子後都會出現過度勞累、食欲不振、口乾舌燥的現象,適當吃些山楂除了能夠提高食欲之外,同時還能達到散瘀活血的作用,並且還能排出子宮內的瘀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