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新生兒的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

導讀:日盼夜盼的寶寶終於平安出生了,然而這顆懸著的心卻似乎並沒有絲毫的輕鬆,是的,寶寶出生之後的一系列護理問題將是對新爸爸新媽媽的又一輪考驗和挑戰,那麼,寶寶出生之後,究竟需要哪些護理,而護理的時候又有哪些必須注意的事項呢?

一、產房裡的護理措施

1、清理口腔。抽吸口腔內的羊水和胎糞,幫助寶寶呼吸。喉管和氣管裡的異物也要清除乾淨。

2、清理肺部異物。寶寶經過產道時肺受到擠壓,淤積在裡面的異物會從鼻子和嘴裡流出,所以要插上細長的管子清除乾淨。

3、剪臍帶。把臍帶剪斷,只剩下3〜4釐米,並用線結紮。

4、 給眼睛消毒。因眼睛裡有羊水,所以不太容易睜開。要用生理鹽水將眼睛裡的羊水沖洗出來。

5、 給新生兒洗澡。基本護理結束後,要將出生過程中粘到的血跡擦洗乾淨。

6、量身高和體重。量完體重、頭圍、胸圍、身高之後,按腳印。

7、 戴手環和腳環。將寫有媽媽名字、寶寶性別、出生時間、體重等資訊的手環和腳環給寶寶戴好後,送到新生兒室。

二、新生兒的反射反應

新生兒會本能的做反射反應。這些反應可以判斷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的成熟程度。寶寶的神經系統能調節身體運動之後,這些原始反應也會慢慢消失。

抓握反射 用手指輕輕地觸擊寶寶的手掌,寶寶會無意識地握緊手指。如果這時想抽出手指頭,寶寶會將手指握得更緊。到了出生後2〜3個月,這些反應會自然消失。

邁步反射 讓寶寶踩在平地上,將上體立起來稍微向前傾斜時,寶寶會把腳抬高做出欲步的動作。再有如果將寶寶的腳尖或小腿放在桌角上,寶寶會把腳抬高做出爬臺階的動作。 覓食反射 ︱媽媽將乳☆禁☆頭放在寶寶的嘴角附近,寶寶會將嘴朝到那個方向做吸吮的動作。能吮的是吸吮反射,吃飽了就不吃的叫飽滿反射,吸母乳或牛奶之後咽下去的反射叫吞咽反射。

三、新生兒家庭護理

1、通風。冬季,室內要保持空氣流通,不要把母親和嬰兒居住的房間搞得“密不透風”。新鮮的空氣對母親和新生兒是很重要的。每天應定時開窗,只要避免對流風即可。否則,小環境的空氣污濁對母嬰健康不利。還有一點相當重要,煙霧(如爸爸的香煙等)不要污染室內,否則容易引起新生兒呼吸道疾病。

2、母乳。冬天是呼吸道感染等各種疾病的多發時期,而母乳中含有的抗體能幫助嬰兒減少生病的可能。有條件的媽媽,一定要堅持給寶寶哺喂母乳。

3、溫度。室內溫度應該保持在25℃左右為宜。如果溫度過高,可能導致新生兒體溫升高,出現發燒現象,此時應及時給嬰兒補充水分。

4、洗澡。洗澡時,適當升高室內溫度,動作要快,時間要短,水要準備多些,水溫在40℃上下,爭取10分鐘以內洗完,為寶寶迅速擦乾、迅速穿衣。

5、皮膚。新生兒皮膚嬌嫩,尤其皺褶部位容易出現糜爛、炎症,所以不能馬虎。就算不能洗澡,也應該給嬰兒分上半身、下半身地擦身;特別是用尿不濕的嬰兒,要及時洗屁股。

6、如果室溫達不到20℃,可能會使新生兒出現鼻子發堵現象。室溫過低對新生兒的健康是不利的,此時應該設法使室內溫度升高,並把暖水袋放在寶寶的棉被(或睡袋)外面,不要緊挨著寶寶,讓小環境暖和起來就可以了。

7、衣著。一般來說,上述室溫條件下,寶寶穿著薄薄的棉衣,內有一件細薄的小棉衫即可,不必再添加毛衣等衣物。蓋被子(或包裹著)都不要太緊太嚴,要寬鬆、適當。

相關閱讀:

幼兒冬季養生湯 寶寶的養生食譜

給寶寶吃水果有學問 吃水果也要看體質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_給寶寶測量時要注意什麼

冬天吃什麼好:寶寶的冬季養生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