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春期孩子談性☆禁☆愛
在性教育過程中我們發現,如果父母對性問題避而不談,就會促使青少年轉而尋求其他管道的行為模本,那麼家長如何與與青春期孩子談性☆禁☆愛?
在性教育過程中我們發現,如果父母對性問題避而不談,就會促使青少年轉而尋求其他管道的行為模本,如小說、電視、網路等。而如今的影視作品,包括流行小說中充斥了大量過分美化性行為的描述,給孩子們帶來了不良影響:
一、過於理想化。文學作品美化、詩化愛情是自古以來的傳統,它們輕易就為情愛套上了激情與虛幻的人造光輝。於是孩子們分不清情愛交織與單純性☆禁☆欲的區別,輕信了,嘗試了,但最終可能發現,生活其實是美好伴隨著苦澀、歡樂中亦有痛苦的,風花雪月的背後可能是墮胎、性病的危險。
二、性☆禁☆愛物質化。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商業化的環境,其商業化和物質化不免影響人在交往中的性☆禁☆愛模式。這在言情電視劇中也有所反映。尤其是流行愛情小說中“麻雀變鳳凰”的故事不斷重複,少女們不知不覺開始迷上了天上掉餡餅的神話,以為愛情能換來貴重禮物、房子、車子等。過多地在交往過程中追求物質主義或享樂主義,而忽視心靈層次的追求和滿足,使少女們一旦面臨物質誘惑,很可能邁出過早涉足性行為的錯誤步伐。
三、無所謂主義。一☆禁☆夜☆禁☆情、多角戀本是生活的一種文藝化反映,但青少年頻頻受到這種資訊衝擊,很可能產生“跟誰發生性關係都無所謂”的想法,性行為的神聖和性☆禁☆愛的安全防護被扔在了腦後。
田國燕呼籲,來自家庭和社會的開放式性教育是避免青少年走入誤區的關鍵,它能使青少年對影視作品中一些新奇怪異的性現象有自己的鑒別能力和免疫能力。千萬不要以為性能力是本能,不教自會。恰恰相反,正確的性意識也如同玉,不琢不成器。責任感、安全感和美好體驗,如果不教,孩子是很難體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