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問的尷尬問題 怎麼答
每個剛出生的孩子,都猶如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慢慢有了思想之後,對於周邊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感舉,都是那麼的好奇。為了探索其中的“秘密”,他們會時不時向家長提出各種驚人的問題。面對那些讓爸爸媽媽覺得難以回答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問題,很多家長選擇了回避。如關於性別、生老病死還有大人們的私生活,等等。對孩子們的棘手問題,家長們都想給予最恰當的答案。
為什麼女孩子沒有小雞雞?
在所有讓父母們退避三舍的問題中,首當其衝的顯然是有關“性”的。父母們之所以無所適從,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字眼去描述它——自己平時都難以啟齒呢!向孩子傳播性知識,還得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就要求家長用詞準確,又必須婉轉。
過於直白的解釋可能會對孩子不利。讓孩子直接面對一個被突然揭開的秘密,就剝奪了孩子自己主觀認識事物的必要空間,也因為詞彙中帶有某些情☆禁☆色成分,可能會把大人自己的性幻想灌輸給孩子,偷走了孩子自己幻想它的可能。
因此,大人的用詞應該“適當”,既要讓孩子瞭解,又不能過於詳細清晰,以便孩子能繼續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認知。人的成長,需要按照自己的節奏,經歷認識事物的過程。
大人會本能地感覺到,回答孩子的問題時不應灌輸,而應尊重孩子的主觀認知權利。大人也不願讓自己小時候的尷尬重演。那怎麼說?解釋到什麼程度?
做父母的很難找到最合適的說法,於是在兩個極端之間搖擺不定:一方面是科學的講解,跟孩子探討具體器官的差異和功能,這種方式讓大人感覺這個話題遠離神秘;另一方面,則是隱諱,甚至有些情☆禁☆色的細節描述,或者自然大方地以自己為例—不過這種方式也還是灌輸。
回答有關性的問題的確是困難的:孩子的小眼神早就注意到大人的慌亂不安—大人們自說自話地分析著,孩子卻陷入沉默—這恰恰是家長們自己小時候的經歷。這可能導致孩子長大後,很難開口談性。
對父母們來說,孩子的問題往往喚起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的傷疤或不愉快的經歷。因此,在面對兒子“為什麼女孩子沒有小雞雞?”問題的時候,有些母親張口結舌,好像真的不知道答案。隨後,她們意識到,孩子提的問題讓時光倒流,自己突然被剝掉成年人的華麗外衣,成為從前那個在大人那裡得不到答案、獨自被謎團困擾的小女孩。
媽媽,我是不是也會死呀?
有關死亡的問題,和“性”一樣,很難回答。告訴孩子“死亡是存在的”,就差不多是要對他/她說“所有的人都會死,你會死,你所愛的人也會死”。對任何人來說,談論死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在當下,對孩子回避死亡話題已經不容易了,很可能某一天,孩子在鄉村的路上看到被壓死的金龜子;也很可能,孩子從電視和他人的議論中看到和聽到死亡,會突然對死亡有了概念—孩子會問:“這只金龜子怎麼不動了?”
大人之所以很難回答關於死亡的問題,並不僅僅因為怕讓孩子受到驚嚇,更多的是基於個人的原因。死亡,潛意識裡有著太沉重的涵義。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死亡都是個比喻或是某種象徵—意味著失去和遺棄,但是也折射出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自己的位置(地位、身份)。每個人承受死亡的方式根據各自對死亡的理解的不同而不同。這種對死亡的理解往往是代代相傳。
對有些人來說,死亡是無法忍受的,它意味著絕對的虛無,因為它是“什麼都不存在了”的同義詞。另一些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看到並接納了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也許是在大自然中,看到了果實的出生帶來花朵的死亡;在人類生活當中,他們也看到了類似的繼承和延續。
他們是如何認識這些的呢?通過兄弟姐妹的談話,尤其是從小時候開始,從爺爺奶奶到爸爸媽媽,從爸爸媽媽到他們自己,看到一代一代的傳承,每個人都在接受和變換自己的位置,以便別人能接替自己的角色。讓孩子明白死亡是一個“正常”次序的一部分,能讓他們給予死亡更“人文”的瞭解,而不是“沒有”的同義詞。
爸爸媽媽為什麼要離婚?
另一類難倒大多數父母的,是孩子對有關大人私生活的提問。在這點上,真正的難度在於:回答到什麼程度?怎樣適可而止?要不要乾脆不回答?
有關家庭事件的問題也會讓大人煩惱,比如離婚。當孩子問:“為什麼你們不願意在一起生活了?”家長要不要詳細地跟孩子解釋離婚的來龍去脈、誰是誰非呢?有時候,孩子和媽媽親完臉,會冒出一句“媽媽,你不跟爸爸親親嗎?”對這類問題,家長們既害怕直白的回答令孩子失望,又擔心讓孩子介入與其無關的事情。其實,有一個簡單的原則——孩子應該被告知與他有關的事情,但是僅此而已。
可以告訴孩子,父母離婚是因為相處得不夠好,無法再成為“夫妻”,但沒有必要告訴孩子細節,尤其是有關私人間的恩怨和在臥室內發生的事情。同樣,在“性”方面,孩子也有權利知道“性是存在的”,性☆禁☆器官是如何組成的,以及父母也是有性☆禁☆器官的。但是,性☆禁☆生☆禁☆活的細節,孩子沒必要看到和知道,這些與孩子無關。
但就是有不少父母很難把握這個度——它實際上基於輩分間的差異和禁止亂☆禁☆倫。也許,這些父母還是孩子的時候,他們的父母沒有告訴他們,長輩的私生活是禁區。另一種可能是,他們的父母沒有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間。輪到他們自己成為父母後,也不知跟孩子的界限要定在哪兒。
為什麼我得比你們早睡?
當孩子質疑大人的權威性時,很多父母也會感到難以應付。為什麼總是爸爸媽媽在命令這命令那的?你們能看電視看到很晚,為什麼我不能?等等。大人在受到質疑和挑戰時,甚至會動搖:說真的,我有什麼權力來要求孩子?把這些強加給孩子?很多父母可都從長輩那裡經歷過權力的濫用。其實,這種問題處理起來,其標準在理論上來說還算是相當簡單的。
你需要認識到,其他的父母在相同情況下也會和你一樣,所以這不屬於濫用權力,你是在盡做父母的責任。可以跟孩子解釋清楚這是普遍規矩,孩子其實能懂,他們之所以質疑,僅僅是為了看看父母的態度是否強硬。
並不存在理想的答案
孩子的問題讓父母經受嚴峻的考驗,他們自己童年經歷的影響無處不在—不得不獨自應付的問題,總認為有最理想的答案,害怕讓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害怕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無知……這還不包括那些錯誤的擔憂:“孩子太小,跟他/她說這些太早了!”
跨越自己的尷尬,勇於回答孩子的問題是重要的。一方面,你回答孩子的問題,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談話物件,你尊重他/她,這對他/她將來樹立自己的人格、建立自信很關鍵。
另一方面,即使在當時,孩子並不能完全理解你的答案,你也已經給了孩子“知情權”,即去探索的權利和繼續提問的權利—孩子因此才變得智慧。當孩子提問時,父母總能回答,那麼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會主動與父母溝通。
撒謊,最糟糕的回答
父母們總是擔心,本應該給孩子的答案,可能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因此經常對孩子撒謊。比如,爺爺奶奶的去世被解釋為“旅遊去了”。父母們應該知道,雖然真相會令孩子痛苦,但如果孩子能在幫助和陪伴下經歷悲痛,對他/她並不是壞事。
孩子有權利知道親人的死亡、分擔家庭的哀痛、參加葬禮等,他們總是在這些事件之後變得更懂事和堅強,因為他們在家庭中有了真正的地位和身份。一個被謊言蒙蔽的孩子將處在危險之中,潛意識裡他/她能感覺到大家在對他/她隱瞞真相,說明自己沒有權利知道—他們對大人將不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