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懷孕後准媽媽必須要做的四件事

當得知懷孕時,各位准媽媽是不是驚喜之餘又不知所措?驚喜的是寶寶終於來了,不知所措的是懷孕後該做什麼?別擔心,婦產科醫師與營養師為准媽媽提供了孕初期的全方位指南,下面這四件事,孕媽懷孕後一定要做哦。

第一、進行產檢

懷孕初期指的是懷孕0~12周這段時間,不論是高齡還是一般孕媽媽,發現懷孕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確認胚胎著床的情況。首先得看是不是有子宮外孕;確定受精卵是在子宮內著床後,接著就要看是不是正常的胚囊;然後,再看胎數,是單胞胎還是多胞胎等等。第一次的產檢大約是在懷孕6~8周(通常就是“好朋友”沒來之後,立即到婦產科檢查的時候)。

在懷孕8周左右,還得確認胚胎有無心跳以及心跳是否正常。懷孕初期一定要確定胚胎心跳是否正常,因為有可能會是“空包蛋”,也就是敗壞性受精卵;高齡孕婦發生過期流產的幾率也比一般孕婦來得高,也就是懷孕到了一定程度,胚胎心跳突然沒了,這些情況都是需要特別留意的。

關於產檢頻率,懷孕初期是一個月一次,懷孕中期以後是兩週一次,後期(36周後)則是一週一次。

建議高齡產婦做染色體異常篩檢。部分染色體異常疾病與女性懷孕年齡成正比,例如唐氏症,懷孕年齡越大則風險越高。若為一般孕媽媽,胎兒出現染色體異常疾病的風險較小,可以選擇在懷孕初期(11~13周)進行胎兒頸部透明帶篩查,篩檢率為80%~85%,若結果接近灰色地帶或偏向高危險區,則可在懷孕中期(16~18周)做羊膜穿刺確認。

第二、用藥前先確認

一般來說,懷孕的前3周用藥,對胚胎的影響不大,但是3~8周時胎兒正在發育重要器官,若服用藥物,就要特別留意。藥物一般可分為不同的安全級別,建議懷孕前就在服用藥物的孕媽媽,應主動告知醫師。不確定之前所吃的藥物對胎兒是否有影響,要將藥單拿給婦產科醫師評估。孕後用藥更要謹慎,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服用。切記不可擅自亂服藥。

准媽媽也別因擔心用藥對寶寶照成影響而採取“能忍則忍”的態度。准媽媽身體不好對寶寶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所以准媽媽應該建立正確的就醫觀,有問題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第三、保持輕鬆的心情

懷孕初期,准媽媽體內的黃體素分泌比較高,經常感覺想睡、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這段期間,建議准媽媽把握機會多休息少做激烈活動。尤其是高齡孕媽媽,通常在職場的地位也較高,相對來說壓力也比較大,容易有出血的情況出現,而初期出血是先兆性流產的徵兆之一。這段期間如有出血或輕微碰撞發生,都應該立即到醫院檢查。

性☆禁☆生☆禁☆活雖然能給孕媽帶來一定的愉悅,但建議12周以內都暫停,以免准媽媽在此過程中受到撞擊,引發流產,此外,前列腺素容易引發子宮收縮,而子宮收縮則會引起陰☆禁☆道痙攣,對妊娠不利。另外,孕期性行為要注意使用安全套。做好適當的措施之後,還是可以享受性☆禁☆愛的。若過程中感覺不舒服則不要勉強。

12周以內是容易流產的高危險期,醫師表示,這段期間唯一還可以繼續進行的運動,就是散步,偶爾散步對於緩解孕前期孕媽不安和焦躁有很大的幫助,至於其他類型的運動,例如孕婦瑜伽、孕婦太極、游泳等,建議12周以後再進行比較好。而比較劇烈的運動,例如跑步,則整個孕期都不建議做。

第四、調整飲食內容

懷孕之後,體重的增加與營養的攝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何只胖胎兒不胖媽媽是准媽媽們重要的飲食功課。媽咪們可以根據孕前BMI(身體品質指數)值決定孕期飲食菜單。

懷孕初期可多吃富含蛋白質、葉酸的食物,例如每週吃3~4次的鮭魚、豬肉、雞肉、綠色蔬菜、豆類食物等,少吃高熱量、高油脂(油炸、油煎、油酥)、高糖分(糖果、含糖飲料)的食物。此外,生食要注意食材的新鮮度,以免引起腸胃炎。至於煙、酒、咖啡想都別想,統統禁止。

害喜媽可以應儘量吃清爽、幹的食物,也就是要避免太油膩或是湯湯水水的食物,以免更容易感覺噁心反胃。此外,要避免處在充滿油煙味的空間,別讓自己空腹時間太長,這樣也能緩解害喜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