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產後喝湯補營養也有講究

生產後,新媽咪最常見的飲食就是喝湯,各式各樣的湯品,家人輪番上陣,難道產後喝湯真的能補營養嗎?其實不一定,產後喝湯也是有很多講究的。

傳統的坐月子習俗中,一定會有湯的存在。在大家的觀念中,月子喝湯是補營養最好的方式,不僅有益於新媽調養身體,也有利於催乳。不過,產後如果喝湯不慎,也容易產生不適,甚至造成奶水不下,我們一起來看看新媽應該如何喝湯吧。

產後喝湯=補營養?未必

這一幕在不少地方的產房都能見到:剛生完寶寶,家人們大大小小保溫瓶集體出動,為新媽們煮了許多湯水。大家總覺得湯水營養好,而且產後一般沒食欲,喝個湯最好了。產後喝湯真是補充營養最完美的方案嗎?不一定。

湯裡90%多是水分,還有少量的溶出的無機鹽(如鉀、鈉等)、氨基酸、脂肪及含氮浸出物如嘌呤、核苷等。可以說肉湯裡的營養含量還不到肉原料的10%能旺盛,出汗量和尿量增多,乳汁中大於80%都是水分,水分不足會使乳汁減少。

另外,如果多食補品又不食蔬菜、水果,就會導致大便燥化而出現乾澀結滯,不易排出的問題。因此,產婦應注意多飲湯水和多採用帶湯的菜肴,如蛋湯、排骨湯、雞湯等,既有利於乳汁分泌,又有潤腸作用。

產後科學喝湯三個貼士

1、不宜在產後大量飲湯。產後1-2天內機體組織中瀦留的水分迅速返回迴圈,使血容量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大量飲湯會加重心臟、腎臟的負擔。同時,新生兒需乳量少,而多飲湯有催乳作用,可導致乳汁淤滯而引起乳☆禁☆房脹痛,若處理不當易發生急性乳腺炎。因此,分娩後一周內產婦飲湯宜適量。

2、不宜飲高脂肪濃湯。飲高脂肪濃湯,例如老母雞湯、豬蹄湯、肥排骨湯等,易產生油膩感,影響食欲,並導致發胖。還有嬰兒對高脂肪乳汁不能很好吸收而易引起腹瀉。因此,產婦應飲蛋花湯、魚湯、豆腐湯、瘦肉湯、蔬菜湯、麵湯及米湯等,以滿足母嬰對營養素的需要。

3、產後補血別靠大量喝湯。產婦喝湯要適量,一天喝2-3碗就足夠,可多選擇帶湯的菜肴,如魚湯、去皮雞湯、羊肉湯、牛肉湯、瘦肉湯、雞蛋湯等,既可補充水分,又可攝人營養,還能促進乳汁分泌,保證母乳餵養的順利進行。另外適當進食一些如阿膠、紅棗、紅糖、豬肝、豬腰等對補血很有療效,坐月子期間可吃3-5次。

產後美味湯水推薦

瘦肉冬瓜湯

原料:瘦肉75克、冬瓜150克、香菜1棵、薑蔥少許、雞湯750毫升、鹽少許

做法:

1、將冬瓜洗乾淨,去掉籽和皮,切成大塊,蔥洗乾淨,切寸段,薑洗乾淨,切片,香菜洗乾淨,切段。

2、在鍋內倒入雞湯,加入瘦肉、冬瓜煮至熟,再加入少薑蔥略煮。最後加入少許鹽調味,加入香菜即可出鍋。

營養小提示:這道瘦肉冬瓜湯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冬瓜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適合產婦食用。

赤豆鯉魚湯

原料:赤小豆100克、鯉魚1尾、鹽少許

做法:

1、將鯉魚洗乾淨,去腮、鱗、內臟。

2、將赤小豆洗乾淨,將鍋置於火上,加入適量清水,放入赤小豆、鯉魚,用文火烹煮至熟爛,最後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

營養小提示:鯉魚有通水、通乳的功效,赤小豆有通乳、清熱利水、消腫的作用。這道湯水有健脾、活血、通乳的功效,是產婦下奶通乳的優質選擇。